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江苏省徐州市水产站从2012年承担省《泥鳅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项目以来,徐州地区的泥鳅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泥鳅与藕田立体种养殖更具有地方特色,现有养泥鳅藕田面积8 500 m~2。藕田养泥鳅是依托藕田湿地环境形成的藕鳅复合生态种养殖系统,藕田为泥鳅提供生活场所和栖息场地,同时为泥鳅提供水草、昆虫以及底栖动物等各种优质饵料,促进泥鳅的快速生长;泥鳅在藕田中活动、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泥鳅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兴起了一定规模的菱、藕田套养泥鳅。在不影响菱、藕产量的情况下,可产100~250kg/667 m2的大规格优质商品鳅,此种模式的泥鳅养殖可使其经济效益成倍提高。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现将菱藕田套养泥鳅这一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藕田高效养殖小龙虾技术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种藕成本的增加导致种藕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莲藕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甚至有许多种藕大户种植的莲藕任其腐烂,也不去采收。为了提高藕田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各地在藕田综合种养模式中发展了套养特色鱼类、泥鳅、甲鱼、河蟹和小龙虾等技术,但考虑到水产养殖品种的生态学习性、种养茬口衔接、养殖技术水平和养殖综合经济效益等问题,发展最快的是藕田套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因为小龙虾对水质和饲养场地的适应性较强,莲藕和小龙  相似文献   

4.
小龙虾在藕田中套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加林 《水产养殖》2010,31(8):25-26
<正>2009年,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推广了藕田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套养小龙虾,藕田中的水草可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既起到了为藕田生态除草的作用,又提高了藕田的利用率,龙虾的排泄物还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良性循  相似文献   

5.
2009年,我们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推广了藕田套养小龙虾养殖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套养小龙虾,藕田中的水草可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既起到了为藕田生态除草的作用,又提高了藕田的利用率,龙虾的排泄物还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良性循环,属于种植和养殖互相利用,互相补充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我们帮助种养大户张乃贵在吉水县醪桥镇固洲三和店村利用空闲地开挖42亩藕池,种植美国雪莲藕3号并套养本地泥鳅获得成功,莲藕产量达2512千克/亩,套养泥鳅产量105千克/亩,亩纯利润达1.26万元。现将雪莲藕池套养泥鳅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品种选择莲藕选择美国雪莲3号藕种。该品  相似文献   

7.
<正>兴化地区“藕虾共作”是在不影响荷藕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在藕田里套养一定数量的小龙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以藕田的水草、生物饵料等为食,与此同时小龙虾的排泄物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形成良性循环。2017年沙沟镇荷藕种植套养小龙虾逐渐成规模、2019年全面推开藕虾共作、田沟共作生态复合型种养模式,面积达36 300亩。这些都充分说明兴化地区“藕虾共作”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池塘养殖泥鳅和莲藕田种植成本增高,荷田+泥鳅生态种养模式成为大势所趋~([1])。莲藕田套养泥鳅,可以充分利用莲藕田的水生环境,改变莲藕田固有生产模式,在不影响莲藕产量的前提下,大幅增加泥鳅产量,提升莲藕及泥鳅品质~([2])。安乡县采用荷田+泥鳅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荷田+泥鳅生态种养模式关键技术1.1荷田选择荷田面积大小以1×667~5×667 m~2为宜,水源  相似文献   

9.
为开拓克氏原螯虾养殖新模式、提高藕田效益、增加藕农收入的目的,项目组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藕田套养克氏原螯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藕田套养克氏原螯虾的模式是可行的,在不影响莲藕生产、不投饵的情况下667㎡增效益可以突破1000元;要掌握好苗种放养和商品虾捕捞的时间;每年5月下旬克氏原螯虾捕捞结束后要迅速用药物对遗留在藕田内的克氏原螯虾进行灭杀,否则会对藕的生长产生极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荷藕种植面积的扩大,鲜藕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为规避单纯长藕的风险,近几年我们在渔业科技示范户的藕田中试验套养小龙虾的复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套养田块一般亩产鲜藕1500千克、小龙虾50千克左右,比单纯长藕亩增效1000元左右,现将其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一、藕田条件与田间工程建设1.藕田条件宜选择地势低洼、保水性能好、光照充足、土壤pH值6~7、田底平坦的田块,每个藕田面积在100亩左右。要求水源充足、上游无任何污染源、水质良好。2.进排水系统在田块的一角建进水口,抽水入田,并用密眼网袋套住进水管,防止野杂鱼、虾随水进入。在进水口对角田块的另一端环沟底部建出水  相似文献   

11.
连克聘 《齐鲁渔业》2006,23(4):35-36
茭白田套养泥鳅是利用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互利共生原理,采用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茭白、泥鳅双丰收的生产方式,已成为一些地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种植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福建大田县城郊鸭尾寮  相似文献   

12.
泰州市藕田资源丰富,但进行藕田养虾的很少,既浪费了藕田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又使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结合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推广"(项目编号:ZB2009-2)的实施,我们开展藕田套养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成功探索出莲虾共生高效模式。2011年,96亩试验田实现亩平利润4081元,而单纯藕田亩平利润在1200~1500元,经  相似文献   

13.
正在自然状态下,小龙虾和莲藕是一对矛盾体,在莲藕出苫时,小龙虾往往会夹苫,给莲藕生长带来较大影响。以前,农民种莲藕之前均会用菊酯类药物灭掉小龙虾,来保护莲藕生长。为了解决小龙虾与莲藕的矛盾,达到虾和莲藕双赢的目的,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现已成功地探索出了藕田套养小龙虾模式。藕田套养小龙虾模式不仅效益好,每亩平均产值6000元左右,分别比单纯种莲藕或养虾增收80%、75%,还凸显了生态效益,莲藕田为小龙虾提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小龙虾养殖已经从原来的稻田套养模式、藕田套养模式、河蟹池套养模式等逐步发展为以小龙虾为主、种植水草、浅水生态的养殖模式,通过这种生态养殖技术,不但提高了小龙虾养殖的亩产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上市规格,同时提升了小龙虾的品质,增加了效益。现就高淳区桠溪镇9×667 m~2池塘的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藕池套养泥鳅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咏梅  曹艳红  闫行 《河北渔业》2012,(9):23-23,36
藕池内套养泥鳅,既减少了莲藕的病虫害发生,又为泥鳅提供了天然的饵料,是渔(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近几年来,种养结合的模式很多,这不仅是当前渔(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渔(农)民增收的又一条好路子.  相似文献   

16.
从藕田建设、鳝鳅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适期采收等方面介绍藕田混养黄鳝、泥鳅的生态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据统计2015年宿迁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4.35万亩,产量2814吨,初步形成了小龙虾池塘单养、鱼虾套养、藕池套养、蟹虾套养、稻虾套养等多种不同养殖模式。其中莲藕塘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因具有藕池利用率高、管理较为容易、立体生态、藕虾产量高、养殖效益明显等优势,近几年发展最快,不少藕池套养小龙虾养殖户纯收入达4000元/亩以上。沭阳县陇集镇李爱龙养殖户2015年利用155亩进行莲藕套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水生动物绿色综合种养模式,推动绿色渔业发展,以莲藕田套养泥鳅、黄鳝为实例,介绍了绿色食品认证的养殖环境选择、苗种来源、养殖管理、申报认证、实施认证等程序和要求,并对绿色食品泥鳅、黄鳝和莲藕的认证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藕田养鳅属于生态养殖,莲藕能净化水质,吸肥和保持高溶氧量;藕田腐殖土含量一般都比较高,这种土壤有利于泥鳅天然饲料如水蚤、丝蚯蚓等小型水生动物繁殖,天然饵料资源丰富;而泥鳅钻泥穴居,又能促进田内物质循环,能疏松藕根部土壤,摄食水生昆虫,有利于莲藕生长。因此,利用藕田养鳅是一项增产增效的好措施,一般每667米2产泥鳅150千克以上,现介绍该项技术要点如下。1藕田改造凡水位较低、淤泥层较薄的藕田,均可用来养鳅。在田块四周挖一条宽2.5~3米,深1~1.2米的环状鱼沟,两角或四角各设鱼溜1个。挖出的泥土…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笔者在雪野水库良种场实施雪藕池内套养泥鳅试验,经过1年的栽培、养殖试验,掌握了一定的种、养管理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