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报刊要闻     
<正> 养殖对虾的病害 黄海水产研究所李健以《我国养殖对虾病害发生与池塘环境生态的关系及对策探讨》为题,论述了养虾业的方方面面:1.我国对虾养殖历史回顾;2.对虾养殖池塘生态结构特点;3.目前我国池塘对虾养殖技术操作的缺陷;4.对虾养殖用苗种存在质量较差,病害传播速度加快等问题;5.污染物增加使近海环境日益恶化,对养  相似文献   

2.
<正>对虾是河北省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以土池养殖为主,养殖品种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全省对虾养殖面积约309hm2,年产量约4.5万t。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使生产者蒙受严重损失。为掌握2017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为今后组织防控工作积累资料与经验,笔者组织开展了全省对虾养殖病害调查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养殖对虾以来,养殖产量递增的同时也受到对虾病害的影响,致使发展滞后。经对虾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福建对虾养殖业开始逐渐复苏。但对虾养殖在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虾苗育种核心技术较落后和对虾病害蔓延等问题。为促进对虾产业健康发展,福建省政府加大了对对虾产业的财政、科研等政策支持力度,笔者也提出加快原  相似文献   

4.
正为解决当前海水养殖中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威胁、地域气候限制、养殖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探索清洁、生态、高效、可控的水产养殖新模式,2016年我们在乐亭县向光海水养殖场,利用2000米2室内工厂化设施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生态高效多茬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到5月中旬第一茬虾示范养殖结束,对虾未发生病害,整个养殖过程使用生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种质质量下降、养殖水体污染及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调查海南省南美白对虾养成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记录各种疾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等,并研讨南美白对虾、水体、病原菌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致病机理。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与对虾体质下降和养殖水体的恶化程度有直接与间接关系,而病害防治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对虾体质,促进养殖环境的物质转换和物质能量流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减少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从而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成率和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6.
正凡纳滨对虾也称南美白对虾,引进我国后经十几年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和规模的快速扩大,种质退化、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发等问题凸显出来,严重阻碍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养殖者采用微生物技术替代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以达到调控养殖环境、减少病害、促进水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用苗一般是由南方引进,只有少数单位是直接引进亲虾自行繁育的。近两年来,天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疾病增多。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在半咸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产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就肯定不会发生白斑病;如果池塘环境条件控制得很好,对虾摄食、生长旺盛,体质健壮,即使对虾感染上了白斑病毒亦不易暴发出来。故病害发生是病原、养殖环境条件和对虾自身免疫机制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近三年的养殖生产中已遇到很多这样的例证。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对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预防必须…  相似文献   

8.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6,31(7):10-10
对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但近年来的病害严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虾病已成为制约对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1对虾病害的主要原因对虾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环境理化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环境因素主要是水质。水质恶化,许  相似文献   

9.
正为保证无公害健康养殖的养殖质量,提高对虾的抗病力和存活率、预防对虾病害的发生,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离不开药物,现代化的对虾养殖也是如此。但是药物有两面性,使用方法得当,可以防病和治病;使用不当,滥用药物,就可能危及食品安全并污染环境。尤其是渔药的使用,不能使用在虾体内或生物体内长期残留以及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治疗或消毒药物,应以防为主,在万不得已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虾养殖生产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对虾是我国最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出口创汇品种之一。近年来,养殖水环境污染、病害频发、渔业投入品尤其是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我国对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健康虾苗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情况 :如大面积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养殖和育苗时滥用药物对环境产生污染 ,并且使得成虾体内药物残留超标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等。因此 ,人们越来越关心对虾养殖业的“健康”问题 ,关心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健康养殖”贯穿于对虾养殖的整个过程 ,本文就南美白对虾健康虾苗的培育技术进行探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虾苗的生产 (包括工艺、饲料、药品、管理等 )基本符合“绿色”环境的要求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 .对虾育苗达到优质、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恶化、良种不良及养殖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对虾病害严重,生长速度慢,养殖成功率下降,尤其是对虾肝胰腺坏死症、对虾白斑综合症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和对虾细菌病(副溶血性弧菌)的控制力不足,对虾病害已严重困扰了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家都在寻找对虾养殖的出路。本项目通过优质虾苗筛选技术、鱼虾混合生态养殖调控水环境及病害防治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及规范养殖管理,形成鱼虾混合生态养殖技术规范,该技术易理解、  相似文献   

13.
“亚太地区对虾养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今年9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主要议题有:对虾养殖与环境;对虾的营养研究;对虾养殖中的病害及防治;对  相似文献   

14.
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连民 《河北渔业》2007,(9):31-31,45
池塘水质的调控和管理是对虾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养殖的成败.目前,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水质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病害频发,因此,加强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1 5月份全省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 5月份,全省17个市共测报了19个养殖品种,共有9个养殖品种发生了30种病害(包括病因不明病害)。另外,鲈、梭子蟹、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海参、鲍鱼、扇贝、杂色蛤和海带共10个养殖品种无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虾是我国水产经济动物的一大品种,随着人工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自身抗病力减弱,环境污染,病原体较多,对虾病害已成为威胁对虾养殖业的一个严重问题。多年来,我们对养殖对虾主要疾病的病原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养殖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消毒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建立了实用、灵敏、准确的病原监测程序,推广使用快速、灵敏的对虾病毒检测技术(PCR检测方法及核酸探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利用海水养殖闲置车间,使用菌相养殖模式来进行南美白对虾的无公害工厂化养殖,对其关键控制点进行研究探索。现阶段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多以藻相养殖为主,但藻相养殖不易控制,藻类死亡容易产生藻毒素,易对南美白对虾形成危害,从而造成死亡,而且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投放大量的药物来控制病害,而菌相养殖模式全程不需要使用药物,主要依靠活菌来控制水体环境以及病害。1基础设施以对虾育苗池或者海参、扇贝等育苗车间作  相似文献   

18.
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大高产养殖虾种之一,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养殖。但由于近年来养殖密度过高、投饵过剩等原因,造成养殖水质恶化,对虾病害频发,给生产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旨在为凡纳滨对虾健康科学养殖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某养殖场随机选取了3个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池塘进行水质跟踪监测。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包括前期第1~28天、  相似文献   

19.
<正>"对虾是我国水产养殖重要品种和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受种源限制、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多发等问题影响,近年来我国对虾业总产量下降,当务之急是对虾核心种源的自主创新。"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建勇指出,要想发展壮大对虾行业,创新育种方法是关键。遗传育种要注重遗传评定面对纷繁复杂的对虾选择育种现状,多年从事育种研究的刘建勇指出,目前  相似文献   

20.
<正>"好苗一定出好虾吗?"广东海洋大学教师杜国平指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养殖环环相扣,种苗是第一环节,好苗未必好养,差苗必定难养。无论是对虾育苗病害防控、育苗用水处理、车间环境、空气质量等相关环境的控制,还是亲虾选优与消毒育苗、水质调控等,都影响着对虾养殖的成败。"打破思维定式,跳出‘唯病原思维’陷阱。"杜国平建议,养殖从业者应掌握对虾特性和水体水质分布变化规律,了解养殖用品、设备与操作对水体与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