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四川省内江市重点项目之一的隆昌市10万亩(15亩=1 hm~2,下同)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自2019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工程进展顺利。计划在5年时间内新建及改造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其中,今年新建及改造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万亩,目前已建成1. 06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了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品,隆昌市自2016年开始,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优质粮油示范区,组织有条件的专合社、大户联合实施了养鱼不用饲料、水稻整个生育期间不打化学农药和不施化学肥料的生态稻渔  相似文献   

2.
姚颖  杨洁  余护 《当代水产》2022,(4):66-68
这几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快速发展,其中,安徽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本文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为例,一窥近几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宣州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本情况 这几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迅猛,2021年,种养面积突破16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突...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以来,湖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稻-小龙虾”“稻-鳖”“稻-青虾”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综合效益显著。截至2023年12月,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0.29万亩,严格规范稻渔共生种养模式,重点鼓励稻渔轮作种养模式,培育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5个,在浙江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其中南浔区、长兴县通过省级第一批验收,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8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安徽无为市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现稻渔种养面积发展到17.26万亩,稻渔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得",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无为水产绿色高效发展.本试验在无为市陈斐家庭农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选择了2块田,共50亩,开展水稻一小龙虾一鳜鱼种养试验,水稻为"桃优香占...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坚持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来抓,2018年全区稻渔种养面积达105万亩,同比增长48%,覆盖了全区90%的贫困县,带动农民增收25亿元以上。今年将安排1.2亿元,支持20多个县区实施以稻渔种养为主的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安排资金是去年的2.6倍。广西壮族自治区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了系列文件,2013年起累计投入资金3.2亿多元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强  相似文献   

6.
<正>宿迁是农业大市,常年水稻种植总面积稳定在327.7万亩,沿湖、沿河约有95万亩低洼稻田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6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以及稻渔综合种养具有"投本少、易种养、周期短、产品优、效益高"的优点,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到2018年,宿迁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23.8万亩,取得了较好社会、经济、生态效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对安徽省常见稻渔种养产业化模式进行了系统介绍,稻虾种养原生态模式解决"小龙虾五月瘟"病害问题,稻虾种养369模式控制留田小龙虾密度,平板式稻田养虾模式预防土壤可能发生的潜育化,稻虾鳖模式可使老稻田和新开挖的稻田一样小龙虾密度可控,稻鳖蛙综合种养模式鳖蛙可全方位捕食害虫,稻鳅综合种养泥鳅服务水稻生产。2019年~2020年,安徽省累计推广稻渔种养产业化主要模式687.02万亩,实现总产值311.15亿元,利润174.24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说最近几年,农业领域呼声最高、底色最靓的新业态,一定非稻渔综合种养莫属。且不说省肥减药、控制投入多么给力,光是小龙虾、大闸蟹、福瑞鲤这些"流量明星"就足够耀眼。在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特别是稻虾产业,不仅是农渔民增收的"利器",更是安徽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神器"。2018年底,安徽提出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力争到2022年,每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100万亩,每亩水稻产量达到1000斤,亩年产值达到10000元。  相似文献   

9.
<正>天津自2020年起连续3年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2022年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到54.58万亩,以稻蟹综合种养模式为主。近年来,由于河蟹“牛奶病”病害,导致引入的扣蟹质量和数量都无法保证,且单一的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无法支撑起天津地区稻渔产业的发展。本试验以天津市旺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基于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构建了稻-蟹-鱼、稻-蟹-虾两种多元化养殖模式,并通过种养产量和经济效益来探讨稻田多元化养殖模式的可行性。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稻渔综合种养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技术模式成熟、产业链齐全的稻渔产业。2020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新增15.6万亩,总规模达到1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农民增收、渔业增效和农村富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在桐城市孔城镇九年村的一大片新扩展的稻虾综合种养水面,3位老人正从水中提起虾笼,笼底的小龙虾活蹦乱跳。4月-6月底正是起虾期,桐城市宝地家庭农场共雇用了9名工人,负责日常喂料、起虾、看管,目前家庭农场共流转了190亩稻田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农场负责人2019年在九年村发展了90亩稻虾综合种养,年底收益15万元,还获得了2万元的稻  相似文献   

12.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广东省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基地韶关市,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大力推广,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43万亩,占广东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大半。"水中鱼跳,坝上稻香"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经成为韶关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     
《海洋与渔业》2019,(1):11-11
<正>流通2018年12月22日凌晨2点左右,总重量近百吨的加拿大鲜活大龙虾,被空运到杭州,并于当天顺利完成清关。这距离这批大龙虾在哈利法克斯起飞,才仅仅过了20个小时。"稻虾共生"湖南南县发展稻虾种养面积50万亩,年产小龙虾8万吨,稻虾米24万吨,综合产值达100亿元;全县贫困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近2万亩,有效带动15000名贫困人口脱贫,基本达到了一亩稻虾助推一人脱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中的定义,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的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2006年起,安徽开始实施小龙虾进稻田工程,大力发展稻虾轮作和稻虾共作。2016年以来,安徽小龙虾养殖可谓是发展迅猛,全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成倍速式增长(图1),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起,张家港市依托"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开展了虾稻综合种养试验,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一、种养条件准备1.稻田准备(1)开挖环沟:试验田块位于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红社区虾稻综合种养试验基地,试验面积为186.7亩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湖北省依托水稻、水产两大资源优势,着力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水平,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量增效、粮渔双赢、生态环保",有力地推进了转型升级、产业融合、提质增效。2019年,湖北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690万亩,产优质稻谷379万吨、水产品82万吨。今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0万亩,总面积达到730万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以来,滁州市把稻虾种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依托资源优势,借助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推动、示范带动,稻虾种养取得了较快发展。到5月底,全市"稻虾共作"面积达65.5万亩,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比2018年增加27万亩;小龙虾产量5.2万吨,产值17亿元。主要做法:规划引导加快稻虾种养基地建设,政策扶持加快稻虾种养规模化发展,生态优  相似文献   

19.
湖北荆州市和潜江市稻虾综合种养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传统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这种立体式种养结合的模式已经延续千年,在此种养模式下既能稳定稻田生态、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三产"融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18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以上,现已发展为稻田养虾、养蟹、养鱼、养鳖等17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其中小龙虾养殖已被推至水产行业的最高点。湖北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水土资源优越、气候适宜,特别是江汉平原,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水稻是湖北的主要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湖北又是水产大省,淡水水产品产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促进稻田种养产业迈上新台阶,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并充分释放潜在效益,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双水双绿"理念,作为产业发展升级的模式和目标。华中农大成立了"双水双绿"研究院,建立"双水双绿"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示范与推广。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稻虾综合种养的养殖模式,湖北省便是调研首选之地。近期科学养鱼杂志社调研了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养殖户提供最真实的一线养殖方法和养殖效益数据,从而更好地促进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40号正式公布2017年33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名单。辽宁省申报的大洼县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和盘山县绕阳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两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均榜上有名,成为首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