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又名草鳊、油鳊、长身鳊。鱼藕共生是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鱼藕共生技术既能提高长春鳊品质,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鱼藕互利、生态共赢。一、养殖池塘准备1.试验条件试验地点位于江苏鼎和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该公司养殖基地周围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周边地区无污染源。池塘共10亩,池塘蓄水性能好,水深1.5~2米,坡比1∶(2~3),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长春鳊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于2013年在长江口横沙岛基地,利用生态湿地净化水源营造适合于长春鳊的池塘生态环境,开展了长春鳊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运用生态养殖技术,经8个月养殖,长春鳊平均亩产(15亩=1 hm~2,下同)700 kg,规格550 g/尾,成活率达98%以上;同时,混养的鲢、鳙共计亩产120 kg。养殖的商品长春鳊经2次药残检测全部合格,符合水产品安全标准。养殖期间,采用以配合饲料为主,草饲料为辅的投喂方式,降低了配合饲料系数(1.45),提高了长春鳊的肉质,是一种绿色环保健康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30日,河北省农业厅组织7名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5个项目(青虾规模化苗种繁育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集成与示范;泥鳅苗种工厂化繁育与鱼种培育技术研究;七彩鲑引种、繁育研究及养殖技术推广;黑龙港流域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技术研究;硬头鳟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鉴定。与会专家分别听取  相似文献   

4.
<正>长春鳊俗名鳊鱼、长身鳊、草鳊、油鳊、鳊花鱼,鲤科。体侧扁、呈菱形,腹棱明显,自胸鳍直至肛门背鳍刺粗壮而光滑,是黑龙江、松花江名产"三花五罗"之一,目前在东北地区池塘养殖前景非常好。2014年4月20日,笔者接到电话,我地区郊区一长春鳊养殖户在经过越冬期池塘开冰后,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5.
<正>长春鳊的池塘养殖技术示范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市场出售的长春鳊主要来自天然水域捕捞,产量有限。随着自然资源的衰退,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长春鳊市场价格稳定,有些地方一直保持在24元/千克以上(高于团头鲂价格4~6元/千克),近年市场的需求引发了生产需求,养殖者已提出养殖该品种的技术要求。我站于2013年在马桥镇小农庄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14,(11):43-43
<正>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海南省科技厅组织水产专家组,2014年10月对海南省产学研一体化专项"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进行现场测产。经随机抽样苗种测定与统计,该项目所培育的糙海参苗种超过80万头,这意味着海南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获成功。由海南大学和海南定利养殖种苗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2014年6月10日至8月10日在海南定利养殖种苗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共进行亲参诱导产卵10次,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和污水的排放,适宜缢蛏生长繁育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缢蛏资源逐年减少。为了恢复缢蛏的自然资源,发展缢蛏池塘养殖,2009年至2011年我们通过学习和借鉴外地经验,在唐山市希忠水产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缢蛏的苗种繁育和规模化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8.
《河北渔业》2011,(7):F0002-F0002
<正> 2006-2007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应用海洋动物生理学、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学、水产增殖学等多学科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采用系列技术措施使乌贼亲体越冬培育成活率达到60%;人工繁育出体长1.5cm苗种5.9万  相似文献   

9.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在江苏省全面推广的一种新的渔业养殖模式,它具有不污染外部环境、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精准投饵和用药方便管理等优点。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自主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该文以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为例,梳理其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为养殖户、生产企业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7月8日,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对《刀鲚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及养殖模式的研究》项目的刀鲚全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并现场查验和随机抽测了人工繁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长春鳊是长江名特优水产品之一,营养丰富,病害少,是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的最佳替代品种,市场前景广阔。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又称"跑道"养殖模式。该模式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养殖"跑道",将整个池塘分为养殖区和净化区两个部分。"跑道"为养殖区,面积占整个池塘水面积的3%~5%,其余部分均为净化区。养殖区配备微孔增  相似文献   

13.
<正>拟穴青蟹简称青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青蟹具有味道鲜美、耐干露、易运输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青蟹养殖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养殖较少。在北方地区,青蟹池塘养殖存在适宜生长时间较短和养殖模式单一的问题,阻碍了青蟹养殖健康发展。针对这两个方面问题,2020-202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试验站海水蟹类规模化繁育技术创新团队开展了“北方地区拟穴青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北方地区的青蟹池塘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10,(4):65-65
为提高渔业养殖效益,酒泉市一渔业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进行亚冷水性鱼类的研究、开发、繁育、养殖和推广。目前,已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西部内陆湖库亚冷水性鱼类规模化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鉴定。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信息     
<正>"云纹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成为长江以北首个通过验收的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技术由山东省莱州市明波水产有限公司、福建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云纹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于10月通过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组织的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6.
<正>嘉善县净水渔业种苗基地在2010―2012年间开展了沙塘鳢苗种规模化繁育生产试验,成功突破了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2013―2014年该基地又率先在嘉善地区开展探索池塘沙塘鳢、水稻共生的"鱼稻共生"生态种养殖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池塘"鱼稻共生"模式通过生态种养结合,发展环境友好型渔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现介绍如下。一、养殖模式的主要做法1.试验池塘2013年准备两个养殖池塘作为试验塘,分别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黄颡鱼养殖发展迅速,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养殖方式有主养、混养和网箱养殖等,养殖技术也有很大的提升。随着规模化繁育苗种技术的完善和创新,黄颡鱼商品鱼养殖已得到进一步推广。一、池塘主养  相似文献   

18.
池塘工程化养殖设施建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2015年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省水产三新工程《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如皋市中心沙水产养殖场作为执行单位之一,两年的项目实施中,共建养殖水槽4172米2,其中2014年为1100米2、2015年为3072米2。笔者全程参与了该项目工程的设计和建设,积累了一些技术经验,现将池塘工程化养殖设施建设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改造建设实施改造的池塘为原有鱼塘,2014年利用一个100亩左右的池塘改造建成,2015年利用9个连片的鱼池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通达水产繁育试验中心和日照海水良种示范基地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事海、淡水技术示范推广的水产养殖基地。其中通达水产繁育试验中心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和通州区之间距北京机场10多公里的宋庄镇寨辛庄村南,交通极其便利,中心占地100余亩,兼备室外养殖池塘和养殖、育苗大棚。中心还有水产疾病防治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集约化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是工厂化养殖和规模化池塘养殖。以往的池塘化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清淤和换水、混凝、投加pH调整剂、投放益生菌等,随着生产规模化及人们对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配养滤食性鱼贝、人为调控藻类优势种和种植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