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优化河蟹套养不同品种养殖效益,构建河蟹+鳜鱼、河蟹+青虾+鳜鱼以及河蟹+小龙虾+鳜鱼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净利润分别为33552、32856和33369元/hm^2,模式间净利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河蟹池套养鳜鱼能显著提高养殖效益,鳜鱼利润贡献达到4374~5622元/hm^2;河蟹价格波动显著影响三种河蟹套养模式净利润,河蟹池套养青虾、小龙虾能较好地分担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仙桃市是湖北省的河蟹主产区之一,河蟹养殖面积近10万亩,养殖模式多为河蟹"3+5"养殖模式,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大部分养殖户未进行品种套养。近几年来,由于小龙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连年上涨。为此,本研究于2017年在湖北省仙桃市排湖渔场雷台分场进行了小龙虾、河蟹池塘混养技术试验,通过试验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小龙虾、河蟹池塘混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来,小龙虾、河蟹是洪泽湖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依托江苏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泗洪推广示范基地对小龙虾、河蟹养殖新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小龙虾、河蟹池塘轮养技术模式。该模式利用小龙虾、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在同一个池塘中,3-6月养殖小龙虾,小龙虾起捕上市后再投放河蟹苗种,  相似文献   

4.
<正>小龙虾肉质丰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河蟹因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小龙虾、河蟹已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2012年,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将小龙虾、河蟹确定为主推品种,在金湖县示范户韦爱良的40×667 m2的池塘内进行小龙虾与河蟹套养技术试验,有效地解  相似文献   

5.
正河蟹、小龙虾产业是江苏省特色水产品第一、第二大产业,也被列为江苏省十大主推品种之中。姜堰区是江苏省小龙虾和河蟹的重点产区之一,姜堰区里下河地区水网纵横,水源丰富,水质优良,现有池塘多数适合小龙虾、河蟹的混(套)养。因此,为摸索出池塘主养小龙虾配套河蟹以及主养河蟹配套小龙虾养殖效益情况,姜堰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小龙虾养殖已经从原来的稻田套养模式、藕田套养模式、河蟹池套养模式等逐步发展为以小龙虾为主、种植水草、浅水生态的养殖模式,通过这种生态养殖技术,不但提高了小龙虾养殖的亩产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上市规格,同时提升了小龙虾的品质,增加了效益。现就高淳区桠溪镇9×667 m~2池塘的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河蟹混养小龙虾是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的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但近期却不断接到养殖户反映,称2013年小龙虾产量比较满意,河蟹产量偏低,且未发现明显死亡和暴发性病害等情况,为此,笔者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发现出现此类现象的塘口普遍存在以下几点"共性特征":一是小龙虾捕捞不彻底。养殖后期捕捞力度不大,有些塘口甚至故意降低捕捞量,为来年小龙虾养殖准备苗种,导致小龙虾打洞现象严重,造成河蟹顺洞逃逸。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河蟹小龙虾生态混养技术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河蟹摄食后的残饵资源,优化养殖水体环境,又能够有效提高河蟹和小龙虾上市品质,符合当前渔业产业发展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转换,从环境胁迫型向环境友好型转换,从资源破坏型向资源节约型转换,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模式转。济宁市是山东省淡水渔业大市,全市渔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  相似文献   

9.
<正>为充分发挥池塘的养殖效益,将小龙虾、河蟹和青虾苗种分别单养、轮养、混养在不同的养殖区域内,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发挥不同品种的生长优势,实现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化养殖。笔者在当涂县心心粮油种植家庭农场的塘口中进行了该种模式的养殖试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由于其适应性广、繁殖力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为充分利用池塘资源,发挥物种间的互利作用,提高生产效益,许多生产者尝试了克氏原螯虾不同的养殖模式。笔者为使养殖产量更加稳定,养殖经济效益更加理想,开展了克氏原螯虾与河蟹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试验方法1.1池塘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小龙虾与河蟹混养是淮安市小龙虾高效养殖的主要模式之一。小龙虾与河蟹都属于甲壳动物,它们食性、习性、活动空间上基本相似,同时混养同一个池塘时会有一些矛盾。小龙虾的存塘时间为8月至第二年6月,河蟹存塘时间在3—11月。在两个品种的存塘时间加以调整,即在8月底投放小龙虾,或9月中旬投放虾苗,4月中旬开始收获,  相似文献   

12.
小龙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恒彦  颜昌胜 《中国水产》2009,404(7):40-42
为了探索小龙虾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于2006年~2008年在洪湖市滨湖河蟹板块养殖基地进行了小龙虾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小龙虾156kg,河蟹115kg,亩产值6932元,每亩纯利4500元。  相似文献   

13.
正鳜鱼和河蟹均为宝应县重要的特种淡水养殖品种,多年来两个品种养殖发展迅速。河蟹、鳜鱼单独养殖普遍通过提高放养密度追求产量效益,特别是鳜鱼池塘精养,过高的放养密度带来了疫病频发难治、渔业生态破坏、养殖效益下降的风险。在传统河蟹生态养殖基础上,宝应县近年来尝试"蟹鳜双百"养殖模式规避养殖风险,即通过调整放养结构,降低河蟹  相似文献   

14.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水域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安徽省政府对稻虾种养模式的政策大力扶持下,淡水虾蟹(河蟹、小龙虾、青虾)的养殖得到较快发展。为全面了解安徽省2018年河蟹、小龙虾、青虾养殖情况,总结出河蟹、小龙虾、青虾不同的养殖致富模式,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在安徽虾蟹养殖中的使用情况,科学养鱼杂志社对安徽省虾蟹重点养殖大户和经销商进行了走访,走访的地区包括芜湖市无为县、马鞍山市当涂县、和县、含山县以及宣城市宣州区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中,将小龙虾作为主推品种,积极推广小龙虾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当地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受到了渔(农)民的普遍欢迎。笔者根据当地科技示范户的养殖实践,将小龙虾的几种养殖模式归纳整理并介绍如下,供养殖生产者参考。一、小龙虾主养模式小龙虾主养模式是在池塘内以小龙虾养殖为主,合理搭配放养部分大规格的鲢鳙鱼种,以调节水质,增加综合养殖效益。小龙虾放养模式有2种:一种是秋季投放虾种。放养规格为20~30只/千克,雌雄比  相似文献   

16.
藕田高效养殖小龙虾技术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种藕成本的增加导致种藕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莲藕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甚至有许多种藕大户种植的莲藕任其腐烂,也不去采收。为了提高藕田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各地在藕田综合种养模式中发展了套养特色鱼类、泥鳅、甲鱼、河蟹和小龙虾等技术,但考虑到水产养殖品种的生态学习性、种养茬口衔接、养殖技术水平和养殖综合经济效益等问题,发展最快的是藕田套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因为小龙虾对水质和饲养场地的适应性较强,莲藕和小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蟹养殖模式逐渐进入高产值、高品质的时代。为加快产业转型,充分利用现有池塘资源,笔者重点介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参与的以“诺亚1号”为主养品种搭配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大口黑鲈4种新型池塘混养技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配合池塘生态化改造、水下森林建设、微生态制剂运用、水质调控等技术改善养殖环境,综合提升水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河蟹、小龙虾均为兴化地区的主要特色水产养殖品种,对推动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河蟹池套养小龙虾模式也是兴化的一大特色,全市虾蟹混养面积突破38万亩。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加上生态环境面临养殖压力,同时原有的繁育一体化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虾蟹混养趋势,甚至产生了一些生产上的误导和误会,给推动虾蟹混养模式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相似文献   

19.
曹红军 《水产养殖》2014,(12):19-21
<正>近年,河蟹的单一养殖和与常规品种混套养出现了产出不佳、经济效益滑坡等问题,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经济品种搭配养殖,集成新的养殖模式。为探索河蟹主养池塘品种搭配新模式,提高单位产出和养殖效益,2013年笔者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  相似文献   

20.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通常在浅水环境中生存,是几种适合在藕田中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藕田养殖小龙虾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较为成功的综合种养模式。对藕田养殖小龙虾种养模式调查后发现,该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致使产量、效益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