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位于芜湖市,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合作建立了"安徽省水产院士工作站";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立项,通过种质资源场建设,培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公司拥有养殖水面1500亩,工厂化室内循环水繁育车间22600米~2,孵化设备120套,一个批次可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6亿尾,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重要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到目前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个批次约10亿尾。  相似文献   

2.
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二、三龄鱼作母本,兴国红鲤作父本,在室内人工催产、授精、孵化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子代,经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龄亲本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70.2%及83.8%,二龄为48.6%、50.1%、72.5%。三龄亲本子代养殖面积60亩,总产量46200kg,亩产770kg,平均规格为100g/尾;二龄亲本子代养殖面积60亩,产量43890kg,亩产731.5kg,平均规格为95g/尾。  相似文献   

3.
江都市渌洋湖养殖场于2008-2010年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引进与示范推广》项目,在项目完成的基础上,2011年4-5月,项目组又进行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半人工繁殖试验.试验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F2母本规格450 g/尾9 500尾,兴国红鲤父本600g/尾3 500尾,繁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苗19 500万尾.现将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们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后,为了保证亲本质量,克服单独进行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本培育成本高,同时规避鳜鱼成鱼养殖风险,逐步探索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鱼和鳜鱼混养技术。一、养殖环境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通风、向阳、面积10~20亩为宜,池底平坦,塘埂无渗漏,池底淤泥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为配套杭州市池塘内循环"水槽式"流水养殖示范点对优质鲫鱼鱼种的需求,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位于杭州市富阳区东州街道的五丰岛上新设立了一个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培育示范户,总面积6.5亩池塘放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270万尾,经30天左右培育,共捕获夏花鱼种234万尾,培育成活率86.67%。现将培育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级江苏洪泽水产良种场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异育银鲫中科"3号、5号"良种繁育基地,已熟练掌握了涵盖亲本饲养、苗种繁育、鱼种培育到成鱼养殖的整套技术。目前,年生产和推广异育银鲫"中科5号"2亿~3亿尾。本文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培育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亩左右为宜,长宽比3∶1,东西走向,注排水方便,阳光充足;池底经曝晒后清整推平,并略向排水方向倾斜,倾斜坡差0.3米,保证池水能自流排干;加高堤坝,可用无结网片进行护坡;池塘堤埂坡度1∶2;池塘深度2.0米,养殖期间可保持水深1.5米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历经多年选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其遗传性状稳定,有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发病率低等优点。目前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2020年4月底,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40万尾,在高青县低洼盐碱地基地开展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8.
"中科3号"异育银鲫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发病率低等特点。从2013年至今,天津市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先后引进"中科3号"异育银鲫水花共计1800万尾进行苗种、成鱼养殖试验、示范,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为拓展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河北省廊坊地区引入异育银鲫"中科3号"、长丰鲢淡水养殖新品种,开展试验性养殖,试验的养殖模式为主养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搭配品种为草鱼、青鱼,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在廊坊地区进行移植驯化,拓展了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通过试验,该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饲养成本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长丰鲢是长江水产研究所采用人工雌核发育、分子标记辅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盐碱池塘的利用率和农(渔)民的经济收益,在北方盐碱池塘进行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健康养殖试验。于2014年5月份放养15万尾夏花,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收获秋片8 200 kg,成活率达到85%以上,投入产出比1∶1.35。试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能够适应盐碱池塘的养殖模式,可以在北方盐碱池塘广泛养殖。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北方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Ⅲ)提早繁殖的可行性,在4月初池塘融冰后,从越冬池塘挑选个体重400 g以上的母本异育银鲫"中科3号"400尾和个体重1 500 g左右的父本兴国红鲤80尾,移入阳光温室内分池强化培育,促使亲鱼性腺快速发育。通过阳光温室提温和人为调控,将温室内池塘水温控制在18.1~22.3℃,高出室外池塘水温5.4~13.6℃。经过22 d强化培育,人工繁殖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100%、87.3%、88.8%,共生产水花456.0万尾,每尾雌亲鱼生产水花1.14万尾。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早繁殖较室外池塘自然环境中人工繁殖提前半月左右时间,为延长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时间,提高出池规格和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1.新建福瑞鲤培育基地及繁育基地各1个,扩繁推广福瑞鲤、异育银鲫"中科三号"、良种草鱼、长江原种鳙鱼、长丰鲢等大宗淡水鱼新品种苗种6030万尾、示范面积14400亩,新增核心示范区500多亩、示范片2000多亩,增幅较大;2.鲤鱼良种选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鲤鱼新品系F2育种值评估、配对繁育及8个家系的种质鉴定,并于9月通过了查定和现场测产;3.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三号"、福瑞鲤、良种草鱼、长丰鲢的养殖试验、"鱼菜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站将异育银鲫"中科3号"引入河南,在郑州站几个示范片开展了池塘养殖试验。"中科3号"引进的第一年长势不好,一些养殖户不愿意进行饲养,从第二年开始,"中科3号"生长快、个体匀称、不繁殖的优点逐渐显现。尤其近两年鲤鱼价格持续低迷,坚持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户得到了实惠。现将洛阳地区开展的"中科3号"高产、高收益养殖模式进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银鲫鱼的养殖品质有所下降,并出现一些问题,另外银鲫鱼的养殖热度也有所下降,造成效益明显衰退,严重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2012年宁化县被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列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宁化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推品种之一。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质好,生长快,成活率高,市场广阔,适合大规模推广养殖。泉上镇有10户示范户养殖该品种,通过近几年来的养殖,现总结一套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态养殖技术,旨在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具有不易脱磷、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成活率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本试验主要是2014年通过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普通鲫鱼的生长进行观察,总结其生长动态并分析比较,为异育银鲫"中科3号"在崇明地区养殖推广提供基础资料,本试验在崇明县绿华养殖场进行。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为一口面积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中科3号"异育银鲫池塘高效养殖技术,重点介绍了"中科3号"异育银鲫养殖的池塘选择条件、投苗前的准备、鱼种放养以及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通过加强管理,达到高效养殖目的,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我市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10万尾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在天津市西青区畜牧水产局水产养殖基地,东西向长方形,面积为7亩,池底土质,四个坡由0.35毫米厚的黑色土工膜覆盖,池深3米,有效水位2.5米,池底无淤泥。水源为养殖区外环河河水。配有1台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和1台120瓦投饲机。  相似文献   

18.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我国科研人员从筛选出的少数银鲫优良个体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评价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选育出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异育银鲫"中科3号"在全国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很受欢迎的名优鲫鱼养殖品种,也是农业部公布的适宜推  相似文献   

19.
正鲫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肉质细嫩,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养殖品种优化及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科学研究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因势培育出鲫鱼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其具有养殖成本低、抗病力强、易于垂钓等优点,现已成为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的新品种之一。2019-2020年,陕西省连续两年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效果显著。2020年通过引进育银鲫"中科5号"乌仔,在眉县渭河苗木花卉园鱼场进行培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贾景瑞 《河北渔业》2014,(10):33-33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寄生于肝脏造成肝囊肿死亡的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目前冀州湖养殖品种主要以鲤鱼、草鱼、鲢鱼为主,养殖模式陈旧,处亏损状态,渔民收益不佳。为增加效益,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