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水稻分段收获,是当今一种先进的水稻收获方式,它具有延长水稻收获期,提高水稻品质,降低水稻水分,减轻晒场负担等优点。经过近几年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分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水稻播种、整地、插秧、植保、秸秆还田等作业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真正影响水稻丰产却难以丰收的是收获环节。晚霜、秋涝、早雪是三江地区秋收气候的特点,导致粮食水分大、品质下降、效益大幅度降低。因此如何在东北地区延长收获期,因地制宜化加快水稻收获进度,提高水稻收获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结合黑龙江省水稻收获生产现状,指出分段收获是水稻生产中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水稻分段收获工艺的技术要求,并指明与水稻分段收获工艺相配套机具的研究开发方向。水稻分段收获对于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约占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插秧和收获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针对以上问题,该文系统论述了水稻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水稻施肥机械化技术和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基本技术特征与常见的机械类型。研究结果以期为提升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内容之一。水稻收获劳动强度大,因此提高水稻收获机工作效率是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技术环节与作业工序。基于水稻收获基本要求,介绍了目前我国水稻常见的收获方式与设备发展现状,对我国水稻收获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我国水稻收获机的主要研究趋势与发展建议、研究结果旨在为提升水稻收获机工作效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稻丰产、优质、绿色、高效目标及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需求,对建三江水稻智慧农场的实际案例和以实时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投入、智慧服务为特征的智慧农场技术模式进行分析,并围绕建三江水稻生产耕种管收等关键技术环节、综合性智慧农作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应用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智慧农场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一直以来都是人力收获水稻,农民劳作很艰辛,而且人工收割水稻生产效率低。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补贴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水稻机械收获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但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使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然而,由于缺乏驾驶(操作)技术和技能,导致时有机械故障、收获质量、安全等问题发生。本文简明扼要的论述了水稻机械收获的基本技术要领,对水稻机械收获发展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凯斯6088水稻收割机投放黑龙江垦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市场需要,凯斯纽荷兰公司引进了在美国使用多年的AXIAL-FLOW6088ST型小滚筒水稻联合收割机,并于2011年正式投放黑龙江市场。2010年9月至11月,凯斯公司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和胜利农场进行了水稻收获效果试验。试验中,共收获水稻面积近2000亩,收  相似文献   

9.
秦泗君 《农业机械》2012,(26):84-85
随着水稻的栽植技术日臻成熟,建三江管理局职工种植水田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生产方式和人们的观念逐渐改变,渴望从高体力、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中脱离出来。合理进行水田机械装备配置成为减少广大职工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经营收入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水稻生产周期各主要环节的农业机械使用配置情况入手,重点阐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从水稻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水稻钵苗行栽技术、水稻节水直播技术、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高效植保技术、适机适时收获减损技术角度,与常规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效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农田精准平整技术、水稻精准种植技术、水田精准喷施技术、水稻精准收获技术和稻谷干燥技术,同时分析了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是根据水稻生产的特点,研究建立水稻机械化栽培的关键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水稻生产机械化为核心,以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为主线,以农艺栽培为基础,以机械作业为支撑,是一项以水稻机插秧为主体,集育秧、耕整地、大田栽插、田间管理、收获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先进适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采用的核心技术主要有水稻播种前土壤处理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一种集育秧、耕整、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于一体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3.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收获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陵山区的水稻种植和收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收获机械化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内容。针对丘陵山区的自然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对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模式进行了探析。同时,阐述了当前丘陵山区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使用现状和性能特点,并提出了加快丘陵山区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关键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加水稻产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水稻农艺要求,分析传统施肥方式的利弊,进行了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关键环节探讨,确定了水稻绿色施肥技术规程,通过建三江浓江农场多年应用表明: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对于提升水稻产品质量及综合产量,节本增效,减少土壤环境的污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联合收获机是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的重要装备,工作参数与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水稻收获质量。在水稻收获过程中根据水稻生长状态,对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动态参数,如机器前进速度、割台高度等工作部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实现收获路径优化。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水稻联合收获机辅助导航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如导航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与控制技术等,并进行田间验证。研究结果以期为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工作效率,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途径与方法,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提高玉米科学种植及生产的重要措施,其综合机械化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玉米种植效率及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快速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加快玉米生产技术水平,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但是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收获效率与小麦、水稻等技术差距较大。基于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必然要求及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常见类型及主要应用方式,研究结果旨在为提升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提供技术参考与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推广应用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减轻了稻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介绍水稻收获机械的分类,针对水稻联合收获机械操作技术不易掌握的实际情况,从农艺技术要求、作业前及作业中机械技术要求方面,总结水稻收获机械使用中应把握好的几个技术环节,以期为稻农熟练掌握其操作技术提供指导,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水稻收获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作业环节.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收获,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作业工序,能减轻劳动强度,保证收获期和作业质量,减少收获损失,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生产是上海地区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植保作业作为诸多的生产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农产品高产、优质、安全的一种必要手段,常年需要病虫草害防治6~10次。目前上海市水稻植保作业主要采用担架式和背负式植保机械,相对于当前上海市水稻生产全程中耕整地和收获环节全面实现机械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植保作业机械化技术模式单一,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不高。随着上海水稻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不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万亩,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作为水稻生产大省,我省已基本实现水田耕地机械化及水稻种植机械化,但水稻收获机械化仍是我省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省地多人少、气候冷凉,收获时间短,所以研究我省水稻收获方式、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