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龙游县献军种粮专业合作社是以“合作社+农户”为运作模式的衢州市首家农民种粮专业合作社,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增效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春节过后,在河北省元氏、栾城等地出现了一些由农化企业与农民联合经营的农业合作社,每个村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都达到了80%以上。这些合作社与以往的农村合作组织不同,它们有个新功能——土地经营权流转。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公共投资项目和投资规模明显增加,投资主体也日益多样化,但是,农村公共投资项目、投资规模和投资主体在村与村之间的分布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试从非正式的集体决策角度来解释这种差异,认为非正式的集体决策能够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服务方面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它可以解决农村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困境问题,实现对农民的整合,从而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匮乏问题。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集体决策形式,因此,村与村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顾公新 《茶业通报》2006,28(1):29-32
近年来,我公司为稳定和扩大我省茶叶出口,积极探索新的茶业经济发展模式,以解决跨越“绿色壁垒”和茶业发展中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从源头抓起,建立基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茶厂(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取得了一定实效,给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目前,我公司在我省茶区的金寨县齐山村、石台县红桃村、歙县蜈蚣岭村、休宁新安源分别建立了四个有机茶示范基地;投资参股或控股建立了出口茶加工示范基地,共有茶园面积1.33万hm2(其中列为有机茶示范基地的茶园面积为413.3hm2)。示范茶…  相似文献   

5.
<正>这几天,江苏昆山市千灯镇陶桥村农民钱金林和邵永根精心"伺候"着几百亩水稻秧苗。去年5月该镇推出"股份合作社经营农场"新模式后,钱金林和邵永根这两个种粮大户的身份由农民变成了集体农场管理员,而"定产、包本、全奖全赔"新模式运营一年来,他们的收入大增,合作社农民的收益也得到了保证。作为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什么要改变原来的发包方式?陶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陈祥兴说,前些年一些不  相似文献   

6.
正到2015年10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数量达147.9万家,比2014年底增长15.5%;入社农户9997万户,覆盖全国41.7%的农户,各级示范社超过13.5万家。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农民分工分业深化,合作社的创新形式日益多样。在组织形式上,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的社区股份合作社方兴未艾,在人的合作、生产合作的基  相似文献   

7.
黄金城  范非 《种子科技》2008,26(1):14-16
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可解除生产后顾之忧,促进制种产业的发展。采取“公司+公司”、“公司+村”的保险模式,解决收保费难、理赔操作难的问题。制种保险关键是政府推动,农民主动,保险企业积极参与,建立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村救灾保障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产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孔有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420-426
内容摘要:我国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取代了已存续五十多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文以江苏省陈巷村股份合作社为例,对这种新型的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产权结构分析。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产权较明晰,股东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股东权益不因迁移而被剥夺,集体资产不因社区合并而被简单合并或平调。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原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比具有诸多制度绩效;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利于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摆脱了传统体制的束缚,农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生产率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新蒲村也是一样。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工作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千家万户农民分散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主要表现在(1)作为既是生产主体又是经营主体的农户,分散弱小,势单力薄,难以抵御市场竞争的风险;(2)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单一分散的农户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生产经营存在着很大的肓目性;(3)农户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近日,顺义区木林镇的大林、唐指山等10多个村的20个玫瑰种植农户,决定以合作社的模式进行食用玫瑰种植,利用集体的力量闯市场。目前,这些花农已在北京鑫宗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带领下,注册成立了顺义区首家食用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社功能发挥及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国家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合作社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倒逼、相对匮乏的物质生活资料、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导向下成长起来的。随着农民合作社从横向合作向纵向合作深化,其功能也从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拓展,对于应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存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利益分化明显、乡村社会信任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农民合作社以及农民之间的关系,实现国家与乡村社会发展的利益整合。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最主要的领导力量,村域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凝聚和协调作用。针对很多地区产业不断发展而农民依然贫困、集体经济实力依然薄弱、基层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能力不够等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基层党支部的发展历史,结合各地区党组织的经济发展实践,提出了打造“支部+”平台为核心的利益联结机制设想,并以江苏省句容市唐陵村“支部+”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唐陵村通过构建“支部+”平台利益联结机制,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村民对党组织和经济发展效果具有很高满意度。以“支部+”平台为核心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我国村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支部+”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激发各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而且通过党组织把握村级产业的性质与发展方向,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广西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类型划分与扶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玲  黄晓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6):157-164
贫困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贫困问题呈现多样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广西贫困乡村类型,推进广西精准扶贫工作。本文以广西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社会四个方面选取影响贫困的28个指标,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制约广西贫困的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影响贫困的主成分作为变量,对广西的贫困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制约广西贫困的主要的因子为:“人口”因子、“经济收入”因子、“交通基础设施”因子,“工业化程度”因子、“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子、“通讯”因子、“教育”因子;2)广西贫困县的地域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农业生产力-工业化水平较低型贫困县,交通通讯基建落后型贫困县,文化教育落后型贫困县三大类,并针对各类型贫困县提出相应的减贫脱贫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贷款难问题是制约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析结果发现,经营能力、无形资产、银社关系、社长个人特征以及外部环境是影响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主要因素,其中经营能力对合作社贷款的获得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规模这一因素上,无形资产对合作社是否获得贷款影响不明显,银社关系、社长经历以及外部环境对合作社能否获得信贷有一定程度影响。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政府倾斜和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职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re three key aspects of agriculture related to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Rural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of multi‐participation, which involves actors from governments, village committees, villagers, rural economic cooperatives, enterprises, financing institutions,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NGO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actor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Yanhe village,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village committee and village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rural development; NGOs are the leader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village cooperatives are the promoters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are the accelerators of r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study outlines the rural development model in Yanhe village where the village committee is the leader and multiple forms of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are present; there are excellent partnerships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The endogen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identified from Yanhe village is valuable for other villages in China to adopt.  相似文献   

16.
将农民工从农民中分划出来,将农民工视为一个特别群体,并以此为支点分析其在破解三农问题中的核心作用。认为“农民工经济”应当包括外出打工经济与回乡创业经济两个部分,而发展“农民工经济”的关键就是在二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发展农民工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到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土地整治规划及工业、商业等建设用地规划满足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采用调查和统计方法,测算了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结果表明:从潜力来源类型看,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从潜力来源组合的区域分异看,广平县可分为: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区、耕地整治开发区、耕地整治为主兼顾农村居民点整治区。由此得出,优先安排广平镇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及东张孟乡沙荒地开发项目,适度推进其他乡镇耕地及农村居民点整治,制定鼓励村集体和农户自主开展土地复垦的政策,而无需安排复垦项目。  相似文献   

18.
Village layout planning is a fundamental wor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also a global work involving vital interests of vast farmers. Taking Fengyang Town of Fenxi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pplied Arc GIS to analyze natural facors, social economy, and construction factors quantitatively by evaluating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of each village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Classifying the villages into 4 types, namely urban reform type, concentrated development type, controlled construction type and relocation type, this paper tried to guide the scattered rural settlements to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户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资料,以湖南省新农村示范点——工联村为例,探索制度约束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特征、困境与优化路径。在集体合作经营体制下,工联村人居环境建设在筹集资金、约束农户人居行为、改善基础设施、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制度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困境。从4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即鼓励制度创新,完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优化村庄布局,规范农户居住行为;加快村庄整治,引导农户生活行为;整体营销村庄,扩大人居环境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