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剑白香猪为材料,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对其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及其C-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剑白香猪体细胞染色体数2n=38,染色体类型为12m 10sm 4st 12t;C-带均存在多态性,但又存在共性。各染色体均不同程度显带,发生在着丝粒处或长臂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在1号、2号、13~18号和Y染色体C-带呈强阳性,出现频率最高,表现为大型带,Y染色体C-带几乎占据了整个长臂,呈椭圆形;中型带发生在3~8号和12号,呈阳性;小型带发生在9号、10号、11号和X染色体上,呈弱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及C-带、G-带和银染技术,对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大河猪进行了显带染色体研究.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Ag-NORs定位于7号和10号染色体.撒坝猪、大河猪的G-带带型与其它家猪相似,C-带和Ag-NORs具有多态性.撒坝猪和大河猪的C-带和Ag-NORs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及C带显带技术,对剑白香猪Ⅰ系和Ⅱ系的染色体核型及C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剑白香猪两品系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38,二者的第3、4、7、9、10、11号染色体的部分核型参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其余染色体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核型似近系数为0.9692,进化距离为0.0313,说明亲缘程度很高;染色体条比值均为1.01~1.05,其纯合性高;染色体C带发生位点均一致。C带的发生频率、带型特征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剑河香猪与长白猪血液常规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久仰香猪、剑白香猪和长白猪作为试验动物,分别在 0、4、7、21、28日龄采血,作血液常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剑白香猪红细胞比久仰香猪、长白猪红细胞数含量高,差异极显著(P<0.01);久仰香猪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比长白猪高,差异显著(P<0.05);嗜中性白细胞的参数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久仰香猪嗜碱/酸性白细胞比例比剑白香猪和长白猪低,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淋巴细胞含量比久仰香猪、剑白香猪低,差异显著(P<0.05);久仰香猪和长白猪单核细胞比例比剑白香猪高,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家鸡(Gallus domesticus)和中国原鸡(Gallus gallus spadiceus)的染色体组型和G-带带型.其结果是,二者的染色体数目2n=78,性染色体均为ZZ(雄性)和ZW(雌性)型;测量和计算了两种动物全部染色体(包括微小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双臂染色体的臂比和着丝粒指数,二者各对染色体形态和相对长度基本相似,据此绘制了两种动物染色体相对长度、着丝粒指数比较模式图.对家鸡和原鸡1-19号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Z进行了G-显带,并比较和分析了二者染色体G-带带型特征,发现家鸡1号、2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均浅染,而原鸡1号染色体长臂区域为浅染,短臂区域及2号染色体整个着丝粒区域均为深染.3-19号及性染色体Z的G-带无明显差异,据此绘制了家鸡、原鸡1-19号染色体G-带比较模式图.根据家鸡和原鸡的染色体数目、形态相似,1-19号染色体G-带同源这一事实,讨论了家鸡和原鸡的核型进化关系,进而为家鸡起源于原鸡的说法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外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胰酶G—带技术,以皖南花猪为材料,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并分析了染色体G—带带型,比较了X染色体和第9号染色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海门白山羊染色体核型研究及C-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海门白山羊的染色体核型与C-带。结果表明,海门白山羊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的大小介于1号和2号染色体之间,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公羊核型为60,XY,母羊为60,XX。大部分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显示阳性C-带,但不同染色体的阳性C-带区域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8.
经对SD—I系染色体C-带分带核型分析和带纹的量化记述、观察到C-带的分带规律,即在足够的碱处理条件下,每条染色体均可显带。但当处理低于这一水平时,尽管处在同一的处理条件下,各C-带并非同时显带。一般情况下各C-带发生在着丝点处,带形为圆形,仅y染色体的C-带发生在染色体的长臂,带形为椭圆形。文章中对其C-带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提供了家猪高分辨G 带染色体典型核型和色谱扫描图形,对家猪高分辨染色体相对长度与臂比指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绘制了家猪高分辨G 带染色体577条带模式图,并按SKDP(1988)和ISCN(1981)对其带(亚带)进行了命名编号.采用色谱扫描法,增加了模式图绘制的客观性与方便性,所绘制的577条带模式图,是目前显带最丰富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间性猪的生殖遗传发育基础和优化猪的种质资源,对一例间性猪进行了外部形态、细胞遗传、性激素、解剖以及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5月龄间性大白猪为试验组,以与试验组同窝的正常公母猪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内外生殖器官检察;PCR检测SRY基因;染色体组型和带型分析,取外周血进行常规短期淋巴细胞培养,获取中期细胞分裂相,制成染色体标本,G显带和C显带处理;放射免疫法测定静脉血睾酮(testosterone, T)、雌二醇(estradiol, E2)、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孕酮(progesterone, PRG)和催乳素(prolactin, PRL)含量;生殖腺病理切片制做及观察,取2 cm×2 cm大小生殖腺组织,10%甲醛固定后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制作,苏木(Hematoxylin)与伊红(Eosin)染色(H.E.染色),镜检并显微照相;下丘脑和垂体电镜切片制做及观察,取2 mm×2 mm大小脑部组织,2.5%戊二醛固定后进行常规电镜切片制作,透射电镜观察并拍摄。【结果】结果表明,间性猪外生殖器为雌性表型,外阴位于肛门下方,阴蒂肿大突出于阴门之外,左侧可见睾丸,右侧隐睾,阴囊发育良好。间性猪和正常母猪染色体组型为38, XX,SRY阴性,核型组成为10sm+4st+12m+12t,G带带型没有差异,C带的显带基本相似,1、3、4、6、8、9、10、13、14和16号染色体均不同程度显带,以圆形带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及臂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睾酮和雌二醇水平均介于正常公、母猪之间,促黄体素、促卵泡素、孕酮和催乳素水平均高于正常母猪,LH/FSH比值明显低于正常母猪。剖检发现间性猪有雌雄两性生殖腺,有两个卵睾体,左侧有附睾,子宫体、子宫角和阴道明显退化,阴蒂中隐藏有假阴茎。病理组织镜检发现卵睾体为睾丸和卵巢混合组织,柱状上皮细胞退化,有正常莱氏细胞,无精原细胞或其残留物存在;附睾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正常,内腔无精细胞或其残留物;子宫内膜有较低程度退化,部分内膜腺正常。试验组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细胞较对照组发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神经元核大且饱满,细胞器增多并融合;垂体以促性腺激素细胞为主,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分泌颗粒大小不均;催乳素细胞数量较正常母猪多,分泌颗粒电子密度也较大。【结论】该间性猪为真间性,无染色体易位现象,性激素紊乱,无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