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巨峰葡萄大小粒发生原因及防治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生产中,巨峰葡萄常出现大小粒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我县经过调查和研究,找到了巨峰葡萄大小粒的原因,并推广了防治巨峰葡萄大小粒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2.
巨峰葡萄是目前的主栽鲜食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现象严重,影响产量,降低商品价值。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才能实现生产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巨峰葡萄是用美洲种品种石原早生与欧亚种品种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鲜食品种,具有穗大、粒大、适应性、抗病性强的特点,成花易、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巨峰及巨峰系品种的栽培面积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一半,巨峰葡萄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仍是葡萄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经营中,不少巨峰种植户重产量、轻质量、滥用激素、超前早采,导致巨峰葡萄品质下降,落果、烂果严重,价格低,效益差.近几年来,我们在全市巨峰葡萄产区大力推广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葡萄褐斑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2005年锦州地区由于降雨较多导致此病大面积暴发,造成大量落叶。目前生产上常用药剂对此病多数防效不佳,为此我们用新型杀菌剂罗克(己唑醇)进行防治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在锦州市凌海双羊镇长山子村进行。试材为6年生巨峰葡萄。小棚架,株行距0.5m  相似文献   

5.
巨峰葡萄不同负载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是我国北方鲜食葡萄产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其栽植面积约占鲜食葡萄栽培总面积的80%以上.但是近年来随着巨峰葡萄产量的增加,生产效益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甚至出现"卖果难"的现象.据调查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太高,果实品质差.控制产量、提高品质已成为当前巨峰葡萄栽培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生产者根据葡萄园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负载量是促进生产优质葡萄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巨峰葡萄产量指标都有明确规定.日本要求666.7 m2产量控制在1200-1500kg.我国的山东、河北等一些葡萄产区要求1 400~1 500kg,最高不能超过2000kg.为了摸清辽西葡萄产区适宜的负载量,我们于2003年进行了此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其主要为害叶片及新梢,造成葡萄早期落叶,新梢生长受阻,枝条不充实,影响葡萄产量及幼苗越冬。近两年来此病在我省各地发生较重,为给生产上提供防治依据,1983年我们对其发病情况做了初步调查(如表),并利用现有农药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巨峰葡萄是最近几年东北地区普遍栽培的葡萄品种。因它口感好、耐贮运而受广大消费者及广大种植户的欢迎。而葡萄病虫害直接影响葡萄的品质、产量和市场供应。近年来,随着葡萄生产面积的迅速扩大,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所以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葡萄生产中极其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郝义  陈杰 《烟台果树》2001,(3):26-27
近年来,葡萄产业化发展迅速,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仅辽宁省盖州市陈屯镇,1999年,葡萄面积达1300hm~2,产量达4.38万吨,其中巨峰葡萄面积为1000hm~2,产量达3.75万吨。在巨峰葡萄生产上,当地果农摸索出一套采前采后相配套的技术,使巨峰葡萄可贮藏至翌年5月中旬,葡萄色  相似文献   

9.
葡萄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近年来,滦县葡萄发展较快,但因农民从市场定购的苗木未经检疫部门检疫,不少苗木带有根癌病,导致此病大发生。葡萄根癌病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不同,玫瑰香、巨峰表现感病,尤其巨峰表现高度感病;而同一园片内龙眼、康拜尔、郑州早红表现抗病。低洼...  相似文献   

10.
巨峰葡萄是用美洲种品种石原早生与欧亚种品种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鲜食品种,具有穗大、粒大、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特点,成花易,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巨峰及巨峰系品种的栽培面积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一半,巨峰葡萄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仍是葡萄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经营中,  相似文献   

11.
周军 《烟台果树》2001,(2):33-33
巨峰葡萄是我国北方葡萄产区的主栽鲜食品种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现将我们近几年来进行的巨峰葡萄优质高效的栽培实践加以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负载量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晶 《山西果树》2007,(6):42-42
巨峰葡萄是天水地区葡萄产区的主栽品种,但近年来,随着其产量的增加,生产效益却呈下滑趋势。据调查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太高,影响了果实品质及新梢的生长,从而影响了来年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控制产量,提高品质是当前巨峰葡萄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果园具体情况,确定合理负载量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摸清天水地区葡萄生产适宜负载量,2005年我们在麦积区进行了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选在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峡口村。当地海拔1100m,年平均气温11.7℃,≥10℃的有效积温3500℃。正常年份降雨量50…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持续推进,目前全市葡萄面积已达1600公顷、总产量3800万千克、产值1.5亿元。葡萄面积、产量、产值与"十五"末的666.7公顷、1300万千克、3250万元相比,分别提高了140%、192%、362%。并形成了以灵宝焦村镇南安头村为中心的红提葡萄生产基地,以灵宝西阎乡东邱村为中心的户太8号葡萄生产基地,以陕县张湾乡桥头村为中心的巨峰、红提葡萄生产基地,以湖滨区建房村为中心的巨峰葡萄生产基地。实现了葡萄产业快速发展,产量效益快速提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巨峰葡萄生产发展迅速,截至2000年,巨峰葡萄栽植面积达2000 hm2,产量达4 500万kg,总产值8 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巨峰’葡萄在青岛地区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果粒大、含糖量高、品质好而倍受消费者的喜爱,至今仍有大面积种植。由于‘巨峰’葡萄长势旺,加上技术措施运用不当,每年总有不同程度的落花落果现象,对产量和质量都有影响。我们通过试验,发现保持中庸树势是提高生产效益和品质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16.
用赤霉素和链霉素生产无籽巨峰葡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赤霉素和链霉素生产无籽巨峰葡萄技术我地巨峰葡萄落花落果比较严重,着粒稀疏,果粒大小不匀,着色差,栽培经济效益低,为了克服此弊并形成无籽果粒,我们于1992-1995年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链霉素溶液对巨峰葡萄花序进行了浸蘸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巨峰葡萄优质及调节供应期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以丰产、抗病、果粒大、色泽艳丽、风味佳美等独特的优点,几年来,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迅速上升,给生产者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但由于巨峰葡萄成熟期正值高温高湿季节,上市集中,品质欠佳,销价低廉,少数地区今年出现了积压滞销的预兆,使葡萄生产者忧虑不安,开始担心巨峰葡萄的发展前景,笔者针对这一情况,撰写此文,提出生产  相似文献   

18.
2012年阜新地区葡萄栽植面积达到0.33万hm2,产量7 500万kg,其中一半以上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巨峰’葡萄.‘巨峰’葡萄由于果实口感好、果粒大等特性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栽植和管理技术的相对容易也是促使种植户加大‘巨峰’栽植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巨峰’葡萄商品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着色程度、果粒大小的均匀度、果穗的紧实程度、是否有病斑病粒裂果等,都成为栽植户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实用有效提高‘巨峰’葡萄品质的技术,希望能为广大栽植户带来一定的帮助. 1 加强肥水管理 1.1 施肥管理 ‘巨峰‘葡萄每生产100kg浆果需要氮、磷、钾分别为1.5、1.0、1.5 kg.在肥料的利用上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并配合喷施叶面肥.  相似文献   

19.
巨峰葡萄是目前阜新地区主要栽培的鲜食品种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巨峰葡萄的品质严重低下,主要表现为黄叶病较为严重,果实成熟不良,果穗不紧凑,果粒大小不一致,着色较差等。影响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给广大果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按资料介绍,葡萄多元微肥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树势,提高坐果率、单果重和产量,促进着色、早熟,提高含糖量,改善果品质量。本试验主要研究葡萄多元微肥在巨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1材料与方法葡萄多元微肥是由辽宁阜新微肥厂生产的,成分为Fe、Zn、Mn、B、Cu、Mo、Cl。我们于2004年在阜新镇西关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巨峰’葡萄表现果实成熟期适中、植株长势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成为浙江省浦江县主栽的葡萄品种,生产面积逐年扩大,2017年达到0.41万hm2。但是在生产上出现了落花落果、花期受气候影响易僵果、果粒大小不匀、果穗商品性差等问题。根据浦江县‘巨峰’葡萄生产实际,提出了以设施改造促早、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水管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控产提质栽培技术,对提高‘巨峰’葡萄果实品质、增加生产效益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