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牛性控繁育技术是继牛人工授精、胚胎移殖技术之后繁育领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此技术可使母牛在配种后胎儿性别比例得到控制,产母犊率达到90%以上,从而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加快奶牛改良步伐,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增加高产奶牛比例,稳步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就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应用中的关键环节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交流。1母牛的选择选择中、高产奶牛品种及其后代作为使用对象;年龄和胎次首选初配母牛和生产三胎以内的母牛;体型要选择膘情适中、健康无病的母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进配种技术,预防和治疗子宫、卵巢疾病等综合措施,提高了奶牛繁育率,提高了奶牛养殖业繁殖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利用优质高产种公牛冻精,采用不同繁育技术措施,对奶牛进行人工输精遗传改良。本试验通过对情期受胎率、产犊率、产母犊率及产奶量、乳脂率变化对比研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影响奶牛遗传改良效果的综合技术措施。结果显示:(1)同种细管输精后,同组间高中(低)奶牛产犊率、情期受胎率、繁殖率、产母犊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2)性控与高产组间,产犊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情期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繁殖率、产母犊率差异极显著(P﹤0.05);(3)高中低产奶牛头次产奶量分别达6 225±12kg、5 270±15kg、3 360±10kg,提高2.05%、3.33%、8.39%;高中低产奶牛乳脂率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P﹥0.05)。表明在奶牛遗传改良工作中,改进繁殖方式,优化技术措施,利用优质冻精,精准化授精,对加快良种奶牛繁育速度,改善牛群整体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可持续的增加奶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DHI报告是提高奶牛群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之一,可以为奶牛场饲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利用白城地区某奶牛场2018年9月~2019年8月的DHI数据资料,对牛群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尿素氮、胎次、泌乳天数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明确奶牛场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有利于牛群保持较高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该牛场胎次2.3胎,平均泌乳天数203 d,牛群整体繁育工作失衡;牛群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低,牛群的遗传和饲养管理存在问题;体细胞数>50万/mL,牛群乳房炎发生率高;MUN水平22 mg/d,日粮能氮失衡。建议牛场管理者应加强奶牛繁育工作,调整日粮结构,改善奶牛应激期的饲养环境以及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新疆畜牧业》2022,(3):4-5
<正>一、技术名称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近年来,性控冻精在奶牛人工授精技术上广泛应用,对于奶牛遗传改良起到了较大作用。它能快速扩繁母牛数量,加快育种进程,从而使奶牛繁育改良的速度提高将近1倍。同时,它可以改善牛群基因价值,降低难产率。奶牛性控冻精同人工授精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高产、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业长期发展和选育过程中,对奶牛单产的片面追求,导致奶成分比例降低,牛群健康、繁殖等次级性状下降。因此提高群体的综合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已成为目前奶牛生产的首要问题。杂交繁育能够结合不同品种的优点、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奶牛群总体经济效益,因而备受奶牛业的关注。本文从不同重要经济性状角度介绍了奶业发达国家对奶牛杂交繁育的研究结果,并探讨了奶牛杂交繁育体系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加大,这就促使奶牛养殖业得到大力发展.奶牛繁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水平,需要加强研究,提高奶牛配种受胎率.而性空冻精冷配技术是一项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繁育效率的新技术,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良种奶牛的繁育速度,扩大良种奶牛所占的比率,引导农牧民饲养高产奶牛,增强我国奶业竞争力,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从2005年起,实施奶牛良种繁育项目补贴(以下称良种补贴)".  相似文献   

9.
<正>性控繁育技术是继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之后,家畜繁育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目前,X/Y精子分离技术是较胚胎性别鉴定和生殖道环境控制更先进、更有效和更经济的畜禽性别控制手段,能显著提高母犊率,实现母牛多产或连续产母犊的愿望。为验证奶牛冻精授配效果,研究影响因素,我们通过《奶牛高效繁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对奶牛性控冻精的授配效果、犊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技术要领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奶  相似文献   

10.
日前,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示范项目在呼兰区和依兰县启动。据了解,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是利用优质胚胎生产优质高产奶牛的一项技术,对加快全市奶牛良种繁育速度、提高奶牛单产、扩大高产奶牛群有重大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奶牛良种化工程”要求,市畜牧局引进了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技术。根据哈尔滨市养牛业的特点,以提高奶牛品质和生产性能为目的,在呼兰区金山奶牛现代园区开展了奶牛胚胎移植示范;以肉牛繁育奶牛为目的在依兰县开展了奶牛胚胎移植示范。目前,共检查受体牛85头,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22头,胚胎移植16头。采用的优质胚胎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奶牛性控冻精配种繁育技术进行奶牛性别控制是近年来世界上蓬勃发展的一项提高奶牛繁育效率的新技术,是迅速增加能繁母牛存栏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昌吉州从2007年开始大量推广奶牛性控冻精,4年来共使用奶牛性控冻精24211剂,冷配牛16520头,受胎率达69.3%。冷配每头牛平均使用冻精1.47剂。至2010年12月底,已产犊6620头,其中母犊6138头,母犊率92.7%。本文把在推广奶牛性控冻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介绍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对奶牛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奶牛保健包括奶牛乳房、肢蹄、产后保健,以及奶牛产后监控和繁育保健。做好奶牛保健,不仅可以提高泌乳期产奶量,还可以提高繁殖效率,降低淘汰率,从而提高牛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养殖奶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繁殖配种、产犊,激发奶牛产奶机能,获得量多质优的奶产品,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笔者曾考察过我国北方多个奶牛牧场的繁育配种工作,其繁育水平不尽相同。饲养管理较好的牧场十分重视对奶牛发情的管理,能及时配种,配种率和产犊率很高,并能够及时治疗或淘汰因繁殖疾病无法正常受孕的奶牛。一般情况下,对产后85天仍未参加配种的奶牛定义为繁殖障碍母牛,应于每星期固定的某一天进行直肠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性别控制繁育技术是继常规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之后,家畜繁育改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目前,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是当前提高母牛繁殖最为先进、最为现实,而且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繁殖潜力的一项高新技术。该技术有利于奶牛育种计划的实施,对改良奶牛的遗传性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种公牛的利用率。把握好奶牛X性控冻精在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能量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能量与奶牛繁殖性能的关系 随着奶牛饲养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奶牛场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有更高的要求.繁育工作是奶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维持较高的产犊率是泌乳量的可靠保证,不产犊就不可能产奶.能量在同产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首要因素,能量过高或偏低都会造成奶牛繁殖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免渡河镇经过3年的改良试验,通过利用优质种公牛冻精改良本地杂种牛,藉以提高杂种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及其他生产性能。经过精心的品种选优选育,使荷斯坦黑白花奶牛在北方寒带地区生长和繁育,为发展当地奶牛养殖业,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寻找出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计步器监测系统对奶牛场繁育指标(受胎率、发情揭发率)的影响,及奶牛活动量同牛只健康状态的关系,本试验筛选出未孕健康牛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利用计步器监测系统及人工观察方法对奶牛进行发情鉴定及配种工作,然后统计这两种方式对奶牛受胎率和和发情揭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人工观察相比,使用计步器观察奶牛发情后,两名配种人员所配牛的受胎率均有所提高(32.71%VS 35.65%,34.94%VS 38.91%);且使用计步器的发情揭发率远远高于人工观察方法(99.15%VS 71.59%);计步器所记录的活动量同奶牛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结果表明,计步器的使用可在帮助规模化牧场提高繁育指标的同时,也帮助技术人员及时找出病牛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奶牛产雌率,国内尚处于试验阶段。传统的奶牛繁育技术产雌率很低,一般只有30%~40%。1990年初,婺城区将提高奶牛产雌率研究列为重要科研项目。先后从科委、农业、畜牧等部门抽调了5名科技人员,选择四个国营牧场和340个农户的441头奶牛,进行了“精氨酸提高奶牛产雌率”的试验攻关。经过近两年的反复摸索,终于获得了成功。受孕母牛388头,产雌犊254头,平均产雌率65.46%。并于1991年12月25日通过省级鉴定。这项新技术的要点是在奶牛的子宫里注射经配制而成的精氨酸针剂,利用精氨酸的弱酸性,调节奶牛子宫内环境,增加配种的 X 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从而明显提高产雌犊率。例如,金华县某农户的奶牛,前两年配种都产公犊,用上新技术后,即产一头雌犊。  相似文献   

19.
1能量与奶牛繁殖性能的关系 随着奶牛侧养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奶牛场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有更高的要求。繁育工作是奶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维持较高的产牲率是泌乳遍的可靠保证,不产犊就不可能产奶,能量在围产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首要因素,能量过高或偏低都会造成奶牛繁殖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性临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归芎益母散推荐有效剂量400 g/头治疗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的临床疗效。将纳入研究的193头血瘀型奶牛随机分为2组,其中药物对照组96头和归芎益母散组97头,以滞留胎衣排出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受试奶牛产褥期子宫炎继发感染率和产后180 d内繁育性能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归芎益母散的临床效果。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归芎益母散组中受试奶牛的首次给药72 h内滞留胎衣排出率提高(89.7%vs. 72.9%,P0.01),一次给药滞留胎衣排出率提高(70.7%vs. 50.0%,P=0.013),而给药次数减少(1.7±0.9 vs. 2.0±1.4,P0.05);产褥期子宫炎感染率降低(15.5%vs.24.0%,P0.01),同时可提高受试奶牛的繁育性能,包括产后首次配种时间提前(66.6±19.1 d vs. 78.7±25.6 d,P0.01),首次配种怀孕率提高(70.6%vs. 26.4%,P0.01),配种次数降低(1.8±1.3 vs.2.6±1.3,P0.01),产后180 d内总怀孕率提高(90.6%vs. 71.9%,P0.01),同时空怀时间缩短(87.3±42.7 d vs. 120.9±47.3 d,P0.01)。试验期间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归芎益母散推荐有效剂量(400 g/头)治疗奶牛血瘀型胎衣不下,可有效促进滞留胎衣排出,降低产褥期子宫炎的发生风险,并能有效改善患牛的繁育性能,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