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对1987~1997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盐城点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及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重、株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沿海地区小麦育种亩产400~500kg适宜育种目标为:亩穗数35万左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株高85~95cm,株型较紧凑,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19”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于1994年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科所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系中选出的一个株系,经多年定向培育而成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高90cm左右,穗粒数125粒,千粒重27g左右,全生育期135d,中抗或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1998年示范平均产量10320.0kg/hm^2,1999年示范平均产量10386.0kg/hm^2  相似文献   

3.
水稻在分蘖期和始穗期喷施新型高效植物生物生长调节剂“BR-120”,对穗粒结构、产量、株高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亩有效穗数平均增2.2万,增11.7%;每穗实粒增加1.1-8.9粒;结实率提高2.7个百分点;千粒重增1.2g;平均亩产增27.4kg;平均株高增3.5cm;投入产出比为1:5.0-5.7。并且以分蘖期和始穗期各喷一次“BR-120”药液的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喷施灵。  相似文献   

4.
水稻喷施“BR—120”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分蘖期和始穗期喷施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BR-120”,对穗粒结构、产量、株高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亩有效穗平均增2.2万,增11.7%;每穗实粒增加1.1-8.9粒。结实率提高2.7个百分点,千粒重增1.2g;平均亩产增27.4kg;株高平均增3.5cm;投入产出比为1:5.0-5.7,并且以分蘖期和始穗期各喷一次“BR-120”药液的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喷施灵。  相似文献   

5.
皖麦2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阜8269是用杂交系谱法育成的新品种。半冬性,株高85~90cm,茎叶附有蜡粉,分蘖成穗率高。亩产300~450kg,经稳定性参数分析属中高产、稳产型品种。棒形穗,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0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14.5%。高抗三锈,中感白粉病,轻感赤霉病。早熟,落黄好。适合我省淮北、沿淮及黄淮南片中高产肥水条件种植。播种期10月中旬,播种量8~10kg/亩。  相似文献   

6.
“罗表3号”小麦新品种是通过多品种复合杂交,经多年选育和示范试种而成的R粒新品种系。1994年经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该品种株高90~95cm,幼苗呈半匍匐状,但春性偏强,穗呈纺经形。每亩有效稳35万左右,穗长7.5cm,每穗32~40粒,千粒重36g左右。花期集中,灌浆速度快。全生育期190d。“罗麦3号”品质和产量明显优于扬麦5号。  相似文献   

7.
登海 1号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经 1994~ 2 0 0 0年 7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种植 ,表现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株型紧凑、中大穗、出籽率高、综合性状好等优点。 1998年 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 ,是国家授权保护品种。1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山东省夏播生育期 95天左右 ,株高 2 6 0cm左右 ,穗位高 10 0cm左右 ,穗长 2 0cm左右 ,穗粗 5 .5cm左右 ,穗行数 16~ 18行 ,行粒数 35~ 40粒 ,穗粒数 6 0 0~6 5 0粒 ,结实性好 ,千粒重一般为 32 0 g左右 ,出籽率 85…  相似文献   

8.
协优92以协青早A为母本与恢20964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3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协优92全生育期123d左右,具有米质优,高产急 , 生育期短,抗倒能力强等特点,株高85cm,每穗总粒数95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6-28g;除整精米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外,蛋白含量等6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抗病虫害一般抗寒性,抗旱性较强,大面积种植一般产量6750-7500k  相似文献   

9.
“黑小麦-76”为春性品种,生育期98d,株高87~103cm,穗粒数34~36粒,行粒重39.5g,高抗“三锈”白粉病,抗黄矮病,在密度为420万株/hm^2,施纯氮180kg/hm^2时产量可达5066.7kg/hm^2。  相似文献   

10.
漯珍 2号 弱春性、中早熟。幼苗半匍匐 ,长势壮 ,分蘖力强 ,抗寒性好 ,两极分化快 ,成穗率高。株高 72cm ,株型紧凑 ,叶片较窄而上冲 ,顶部小穗排列紧密 ,呈棍棒形 ,穗粒数 45~ 5 0粒。籽粒黑色 ,长椭圆形 ,角质 ,千粒重 35~ 38g。亩产 45 0kg左右。抗倒伏 ,高抗条锈和叶锈病 ,中抗白粉病和叶枯病 ,感纹枯病。漯珍 3号 春性、早熟。幼苗半匍匐 ,长势壮 ,分蘖力强 ,抗寒性较好 ,两极分化快 ,成穗中等。株高 90~ 95cm ,株型紧凑 ,旗叶短而宽 ,叶片上举 ,抗倒伏 ,穗长方形 ,穗粒数 40粒左右。灌浆期间籽粒色泽迅速而明显地由红变紫…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在平凉,临夏等地对玉米进行稀土,硫酸锌配施试验结果表明:稀土,硫酸锌配施能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使其生育期缩短2d,株高增加6.6cm,穗长增加3.2cm,穗粒数增加96.2粒、百粒重增加5.0g,最终收获产量较对照增加1431.10kg/hm^2,增产率为14.20%。  相似文献   

12.
豫籼5号(原名信03),全生育期140天,株型松散,茎秆粗壮,剑叶挺伸,分蘖较强,成穗率高。平均株高109.3cm,穗长20.7cm,每穗121.2粒,千粒重25.7g,品质中等,耐肥抗倒,平均亩产500kg左右。适合我省南部籼稻区作春稻或麦茬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京科糯2016于2016年分别通过了江西省、广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形半紧凑,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0厘米。芽鞘紫色,花药淡紫色,花丝绿色。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8粒,穗长19厘米、粗5厘米。籽粒白色,甜、糯粒分离,甜粒与糯粒数之比为1∶3,绵软甜糯,清香。早熟,从播种至采收平均需83天,比  相似文献   

14.
皖麦23号(87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亩产350~400kg,适合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5~90cm,长芒、白壳、红粒,千粒重359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3.21%,高抗三锈和白粉病,特别是对赤霉病抗耐性强,耐湿性好,熟期转包好,不早衰。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15~20万之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秧龄、栽插密度和施肥量对87641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合肥地区5月上旬播种,单苗栽插,其适宜的秧龄、栽插密度和施肥量分别为30天、13.3×15.6或13.3×18.9cm和每亩10kg纯氮。理想的德粒结构是:亩有效穗23万左右,平均每穗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3%以上,千粒重26.0g左右,亩产可达550kg以上。  相似文献   

16.
协优57产量结构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径分析表明,协优57产量构成4要素对产量的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有效穗及每穗总粒数较大。协优571.05万kg/hm2产量结构应该是:有效穗255~285万/hm2,每穗总粒数170~180,结实率83%~85.0%,千粒重27g。在栽培上重点做到培育壮秧,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相似文献   

17.
大麦品种浙原18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原18系用^137Csγ射线辐照(朝日19×G11)选育而成,1996年经浙江省品审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具有半矮秆耐肥抗倒,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色好,穗大粒多,品质优良等特点,株高87.8cm各级试验分析每666.7m^2有效穗为33.3万,每穗实粒数27.7粒,千粒重40.2g,籽粒蛋白质含量达到14%,中抗赤霉病,黄花叶病和网斑病,耐湿耐寒性好,较耐  相似文献   

18.
皖麦27号(皖91808)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半冬偏春性,单产5250~6000kg/hm2,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5~90cm,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千粒重40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14.95%;高抗三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抗穗发芽。落黄性好,不早衰。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基本苗可掌握在15~18万  相似文献   

19.
大麦新品种鄂大麦7号是我省育成的第一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为四棱皮麦,属春性。具有产量高,综合抗生好,适应性强,品质优,而迟播等特点,全生育期175d左右。每公顷成穗600万,每穗实粒数40粒,千粒重32g,株高90cm。,1995-1996年两年省区平均每化顷产量达6674.3kg,比对照鄂皮2号增产19.6%。在省内外试种示范,一般每公顷产量4875.0kg,比对照增15.0%;高产地区每公顷  相似文献   

20.
麦草覆盖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麦草覆盖小麦较常规露地小麦0~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地上部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分蘖数量增多,分蘖叶龄降低,质量下降,群体变化幅度加大,成穗数增加27万/hm^2,穗粒数增加52.5粒,千粒生提高1.1g,增产927kg/h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