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世界人们对电的依赖越来越强。在远离电网的地区,独立供电系统就成为人们最需要的电源,需要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独立电源系统。在此种环境下风光互补供电系统较为合理,因为现代能源服务尚不能达到的地方往往是蕴藏着丰富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地方。而且风、光互补系统本身独有的一些性质也恰好与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吻合。因此对于满足偏远地区能源需要和中国最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风光互补发电是一项关键的能源建设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1供电方案的确定解决无电苏木的供电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网电。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全部采用网电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离网电较近、电力负荷较大的苏木乡所在地上网电较合理。(2)风力发电。苏木所在地集中供电容易,一般在10~20kW之间,而我国目前10kW量级的风力发电机还没有特别过关的产品,只能采用多台5kW风力发电机,但增加了维护和保养工作量。风力发电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每年7、8、9月,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风资源较差,不能满足正常用电。所以集中供电系统不宜…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原环境对风力发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有较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利用风能、太阳能解决无电地区居民的电力供应,对保持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的特点,主要分析了西藏环境对风力发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中减小这些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漫话新能源     
《农村电气化》2004,(5):46-46
世界已探明的石油、煤炭储量已不能满足人类需要。人类为了生存,必然得向大自然索取新能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这些新能源大都是可再生的。初步估算,我国有1/3以上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太阳能年均辐射每cm2超过140kcal,这是相当可观的一笔财富。此外,全国可开发的风能总量约1.6亿kW,东南沿海有效风能密度每m2达200kW,全年有5000h至7000h可以利用风能;我国沿海的潮汐能资源有1亿多kW,其中可开发量约为2000多万kW;中低温地热资源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正等待着开发。漫话新能源…  相似文献   

5.
从“’ 2000环境、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国际展览会暨研讨会”获悉,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每年的开发利用量约相当于 300万吨标准煤,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 0 2%左右 (没有包括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和小水电 )。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据统计,太阳能年辐照总量大于 502万千焦 /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在 2 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2/3以上;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 32 26亿千瓦;地热资源的储存条件较好,其远景储量相当于 2 000亿吨标准煤以上,已勘探的 40多个地热田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日有效发电量的跟踪和数据采集显示,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冬季的有效发电时段是9:00-14:00。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在沈阳地区冬至日太阳能系统与遮挡物水平安装距离和遮挡物高度的比例系数为2.93,按此比例安装的太阳能系统,可保证在峰值日照时间5h内不受任何遮挡。  相似文献   

7.
能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洁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将清洁能源的发展作为21世纪的首要选择。而风能和太阳能是最普遍的自然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本文选择了运用风能和太阳能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锡盟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的应用情况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西北地区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用来发电,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对西北荒漠化地区进行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以及建立新型的用能模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状况基础上,设计风光互补提灌模式,从经济效益、节能和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等角度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推广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表明该系统在此地区推广有其经济和社会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谈谈太阳能资源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有2/3以上的地区,年辐射总量大于120万千卡/米~2,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其分布趋势有五个特点: 1.太阳能资源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区域内。青藏高原是太阳能的高值中心,由于青藏高原南部是海拔7000~8000米的喜马拉雅山,阻挡着南来的印度洋水汽,因而年日照高达3200~3300小时,年辐射总量为160~200万千卡/米~2,四川盆地由于处在青藏高原东麓的背风坡,是南北两股气流高原的南支暖湿气流和北支冷干气流交接处,所以云雨天气多,形成太阳能资源的低值中心;  相似文献   

10.
主编漫谈     
最近,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重点。其中明确提出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加快淘汰落后农业机械,开发推广节能农业机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地区推广风能、太阳能利用,组织生物质能资源调查及生物质能技术示范和推广;推进农业节水,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底 ,随着“送电到乡”工程的实施 ,我国将彻底消灭无电乡。国家计委 2 0 0 3年将投资 2 0多亿元 ,在我国尚存的 362个偏远无电乡 ,继续实施“送电到乡”工程 ,于年内完成。2 0 0 1年底 ,我国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西部省区有 10 61个乡约 30 0 0万人没有用上电。为此 ,国家计委于 2 0 0 2年启动“送电到乡”工程 ,利用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应用现代光电转换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和小水电技术 ,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光互补电站和小水电站 ,解决这些无电地区农牧民的生活用电问题我国将彻底消灭无电乡…  相似文献   

12.
绿色能源在温室中应用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能源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温室用绿色能源供电能够降低温室对市电的依赖。以减小市电对温室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的供电系统,详细地分析了风光互补的绿色能源供电系统应用于温室中的总体方案和太阳能、风能发电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牧区常规能源较为短缺,电网覆盖有限,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但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却非常丰富,在我国广大偏远北方牧区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风能太阳能供水已经成为解决牧区及偏远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的主力军。但由于风能太阳能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靠单一能源供水保证率不高,不能很好满足牧区供水的需求。提出高保证率北方牧区风能太阳能互补供水新型高保证率的供水模式。  相似文献   

14.
非洲不但有十分丰富的天然气、煤等矿物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等,而且有十分丰富的水电资源,但这些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通过非洲的电力发展状况和农村电气化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非洲地区电力发展的障碍,以及非洲农村地区小型水电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牧区常规能源较为短缺,电网覆盖有限,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但在我国广大偏远北方牧区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将风能太阳能能源动力系统与供水系统相集成,在牧区水源、水质相对较好地区采用新能源分散供水即一家一户的供水模式;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解决牧区利用深层地下水,采用集中供水的供水模式。并将现代控制技术与供水系统相集成,实现全天候、高保证率、自动供水技术。从能源容量计算、泵站供水模式、典型实例、经济性分析等方面进行北方牧区泵站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风能一氢能混合供电系统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一个特例的模拟结果。该系统是一套可持续发展的,零排放的电力供应系统。随着系统各个部件特别是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商业化及价格下降,该系统有望与现有的常规能源系统在经济技术上进行竞争。  相似文献   

17.
福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近年来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也计划在2000年前开发100万kW。福建是风能丰富地区,风能分布特点和径流式开发水电有很大互补性,作者就福建风能特点和开发利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牧区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远离电网,缺少常规电源,这些已成为牧民提高物质文化生活和发展生产的一大障碍。而且由于财力和物力有限,在目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全部解决牧区和边远山区架设常规电网的供电问题。因此,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资源,坚持以风能为主、多能互补方针,是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此,内蒙古自治区把开发利用风能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新能源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拨专款,对购买风力发电机的牧民实行每台补贴200元的政策。内蒙古冶金机械厅还积极组织生产,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加剧,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而研究和实践表明我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因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以再生、环保,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特别是太阳能资源更为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从近期看,光伏发电可以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解决特殊应用领域,如  相似文献   

20.
绿色电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峰 《农村电工》2004,12(9):43-43
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电力,因其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等),且不需消耗煤炭、石油等燃料,节省了有限的资源,相对于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