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机收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才能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47-247
油菜机收具有省工、工效高、节本增收显著、节能减排显著等优点。但目前油菜机械化收脱还存在品种不配套、氮肥施用不适期、倒伏、畦面高低差距较大和油菜局部产区无机耕路等问题,不便收割机进田作业,影响油菜机械化收脱技术应用推广。为了解决我镇5月中旬抢收油菜、抢栽棉花、抢播(种)中稻“三抢”时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提出油菜机收配套栽培技术应用的主要途径与措施,尽快实现我镇油菜机械化收脱,提高“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该文展了不同播种量、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熟油菜秀油杂610机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植能够增加油菜的机收产量,在肥力水平一般的粘性壤土中,秀油杂610机收高产的最佳播种量为6.0kg/hm~2;秀油杂610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比传统的育苗移栽、人工直播、半机械化种植方式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国审丰油701是湖南省农科院选育的三系杂交优质油菜品种,为了改变传统手工油菜种植模式,推广油菜机播机收,2016年在龙山县苗儿滩镇六合村、黎明村、捞车村开展了百亩机播机收油菜栽培示范,测产平均亩产123 kg,为百姓每亩节约成本210元,实现了机播机收油菜高效、省力、省工、省本,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黔油29号机械化播种示范效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大力推行油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方式,对黔油29号杂交新品种进行了小型机械化播种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早播单产达178.5kg/667m2,稻田机播单产150kg/667m2左右,其生产效益高于传统育苗移栽和稻田免耕移栽。说明,大力推广机械化播种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对全面推进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油菜生产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油菜生产主要靠人工播种和收获,油菜种植成本较大,油菜种植的收益较低,迫切需要发展油菜机械化生产。本文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油菜机播机收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表明,两季田种植油菜实行全程机械化栽培(机播、机防、机收)可减少生产作业工序,缩短耕作时间,确保不误农时,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有利于推动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水稻种植新技术。在黔北地区湄潭县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示范,包括水稻机耕、机播、机插、机收、烘干全程机械化。试验表明:全程机械化栽培亩产量为537.4 kg,较常规种植亩平均增加21.5 kg,增产4%,节本160元。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油菜生产大国,近年来,各级农机部门在冬油菜产区开展了精量联合直播机试验示范等技术推广工作,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在适宜地区也进行了大量试验示范。据统计,2016年,我国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55%,比2015年提高了2.7%,其中油菜机播率提高3.19%,机收率提高5.35%。目前,油菜种植的大田耕整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分别为25.2%和34.74%,仍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9月29日,农业部在京召开的油菜生产机械化座谈会上指出:2008年农业部将以油菜机播、机收等示范为重点,全面启动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免耕直播油菜是指前作收获后土壤不经整理直接播种油菜的一种栽培方式。具有省工节本。抗灾避灾,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产量与移栽油菜基本持平的特点。随着油菜机播、机收技术的推广,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省、市、县专家组的指导下,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临夏州春油菜主要种植在高寒阴湿的和政县、积石山县、临夏县、康乐县。收获环节是整个春油菜生产过程中最复杂、最耗时也是用工量最大的环节,机械收获损失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种植效益。本研究以陇油杂2号作为指示品种,分析不同时期机收损失率。结果表明:陇油杂2号90%成熟期机收产量为3 135.4 kg/hm2,较80%蜡熟期、95%完熟期分别增收9.6%、5.2%;机收损失率3.0%,较80%蜡熟期、95%完熟期机收损失率分别降低2.0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本研究得出陇油杂2号适宜机械收获最佳时期是90%成熟期,为机械化收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阐述了油菜机播与机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探索油菜高效种植方式,以实现油菜轻减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油菜轻型栽培农机农艺措施配套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油菜机播、机收技术越来越受欢迎。在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下练畈用5个新品与当地推广品种作比较,表明实施油菜轻型栽培技术,油菜产量稳定,由此总结出机播、机收的瓶颈和相关的农艺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规模的秋收、秋种、秋整地机械化生产已经全面展开.2013年9月9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13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地组织做好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力争全国投入"三秋"生产的各类农机具达到2 900万台(套);力争玉米机收水平提高5%,达到45%;水稻机收水平提高1%,达到74%;小麦机播水平稳定在86%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菜机播面积要比上年有明显增加,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甘肃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玉米是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2014年种植面积达到1 501.4万亩,总产达到564.5万t,分别占全省粮食的36%和49%,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甘肃省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6%,其中机耕水平70.3%,机播水平37.6%,机收水平22.1%,机械化水平较低,重点是机播和机收环节薄弱。西方发达国家在近半个世纪之前就已基本完成玉米机械收获籽粒的升级,而本省机械籽粒收获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机械直播、机械收获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以重庆市主栽的6个油菜品种为材料,测定机械直播条件下油菜的苗期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机械收获与人工收获的效益。结果表明:播种量为4.5 kg∕hm~2时,‘庆油1号’的苗数、密度最大,生育期最短,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适宜机械化播种。‘渝油28’的人工收获产量最高。‘庆油1号’的机收产量最高,损失量和损失率最低,分别为178.72 kg∕hm~2和6.91%,增加效益最大,适宜机械化收获。油菜对机械化种植的适宜性存在明显的品种差异,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机械种植可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7.
油菜机械化收获具有省工、节本、高效等特点。但由于油菜子粒小,角果容易炸裂,收获不当损失严重,导致高产不能丰收。油菜机械收获方式有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1.分段收获是按照传统人工收割油菜的标准,在全田有80%~  相似文献   

18.
中双11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良军  李波  陈义  张钧寿  袁迎春  郑祖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1964-1965,1979
为探索中双11高产栽培技术和油菜节本高效生产的途径,进行了不同播期(9月15~16日,9月19日和9月30日)、不同播种方式(人工条播和人工撒播)、不同收获方式(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等对其生长、产量、效益及品质的影响示范。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中双11平均单产达到2 526.5 kg/hm2,机收比人工收割节省时间170.1 h/hm2,机收比人工收割节省成本438.5元/hm2。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增加肥料用量,确保密度,适时机收。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垦区紧紧围绕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内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地区5.54万km2范围内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覆盖所辖9个管理局及113个农牧场耕地面积288万hm2,力争把垦区建设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1发展建设现状按照农业部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黑龙江垦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13年末,垦区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60万hm2,旱涝保收农田占耕地面积55.41%。农作物机耕水平100%、机播(栽、插)水平96.47%、机收水平95.19%,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大专学历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成本高、效益低、面积逐年萎缩的情况,通过多年试验与总结,探索与完善了机械化直播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省工节本、提高机械化水平的目的,也为大面积油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