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的工艺参数,然后和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89s和微波功率298W,此时瓜蒌籽油得率为53.38%;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瓜蒌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831,折光指数为1.467,皂化值为193.44(KOH)/(mg/g),酸值为0.436(KOH)/(mg/g),过氧化值为0.768mmol/kg。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光皮树油在磷酸-乙醇作用下的脱胶、脱酸效果,酸值由23.18(KOH)/(mg/g)降到0.35(KOH)/(mg/g),磷脂含量由0.110%降至0.012%。在自制的K2CO3负载于ZrO2固体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单因素分析,精炼的光皮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n(甲醇):n(光皮树油)=6: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加入量为5%。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光皮树油与甲醇发生了酯交换反应,所得产物为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酱油渣毛油为原料,采用先甘油预酯化反应后醇解反应的工艺生产生物柴油。结果表明:酸值25.7(KOH)/(mg/g)的酱油渣毛油,在较优的反应条件下,经过甘油预酯化反应,酸值能降到1(KOH)/(mg/g)以下,而且不涉及常规的预酯化反应所需要的大量甲醇,避免了耗能的甲醇回收和精制的过程,而且反应可以利用粗甘油,降低了生产成本;自制的固体酸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可以有效的重复利用3批次;高酸值的酱油渣油经过甘油预酯化反应以后,可以有效的、快速的转化为脂肪酸甲酯。  相似文献   

4.
按照GB/T14488.1-2008《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和GB/T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的测定》,对大豆粗脂肪酸值进行测定,对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量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当大豆粗脂肪酸值为1.1(KOH)/(mg/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2(KOH)/(mg/g)(K=2)。  相似文献   

5.
周延智  谢茹 《农业机械》2012,(33):64-66
利用酸碱指示剂在稻谷提取液中所显色的差别,通过肉眼快速定性稻谷的脂肪酸值。研究了稻谷提取液罗维朋色泽、溶液pH值及脂肪酸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敏感地鉴别稻谷脂肪酸值高低,尤其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别脂肪酸值是否低于21(KOH)/(mg/100g)及脂肪酸值是否高于30(KOH)/(mg/100g)。  相似文献   

6.
酱油渣中油脂的亚临界流体提取及酶法脱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油渣是酱油生产中的副产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还未得到资源化利用。本研究就采用亚临界流体提取技术低温提取酱油渣中的油脂,采用生物脱酸技术解决酱油渣提取的油脂酸值高、精炼困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40℃、酱油渣含水量8.0%、提取次数2次的条件下,以丁烷为介质亚临界提取酱油渣中的油脂,提取率达到96.1%;提取得到的酱油渣毛油的酸值达到23.4(KOH)/(mg/g),在甘油添加量为理论所需的甘油量,加酶量为油质量的5%,反应温度65℃,真空条件1200Pa、反应8h的条件下,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IM催化的酯化反应能将油样的酸值降到4.0(KOH)/(mg/g)。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油茶籽油用于注射的深加工工艺,对油脂碱炼和脱色工序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碱炼工艺为:超量碱量0.12%、碱液浓度10%、搅拌时间30min和碱炼温度60℃。进行验证试验测得的油茶籽油的酸值为0.24(KOH)/(mg/g),损耗率9.65%。得出最佳脱色工艺:吸附剂用量6.0%、吸附剂种类为活性炭和白土混合物(比例为质量比1∶1)、搅拌时间35min和脱色温度80℃。对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油茶籽油的吸光度0.021,脱色损失率9.84%。  相似文献   

8.
潮州电力变电工区在去年 1 1 0 k V厦寺所的安装过程中 ,注意加强了对主变压器的油务监督 ,其监督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油质预检验(1 ) 新变压器运到现场后立即安排油质检验 ,以确认油的质量。一方面 ,要求变压器厂家提供油化验报专用油罐 ,经吸咐剂再生合格后方可使用。3 新油进入设备前的检验新油经油质预检验合格后 ,在注入设备之前 ,必须用真空滤油机进行过滤净化处理 ,除去油中水分、气体和其他杂质。新油净化后按 GB1 4 542 - 93标准应达到表 3的要求。表 1 新油检验数据项目 酸值( mg KOH/ g)水溶性酸( PH) 机械杂质 闪…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分别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和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CO2流量18L/h、原料粒径范围20~40目,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和萃取时间240min;超临界CO2萃取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5MPa、萃取温度53℃和萃取时间2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分别为87.7%和95.3%,脱皮白芝麻油色泽Y12.1、R0.5,酸值<0.6(KOH)/(mg/g),过氧化值2.7mmol/kg均优于黑芝麻油。超临界CO2萃取的芝麻毛油品质明显优于压榨法和浸出法制取油。  相似文献   

10.
魏贞伟 《农业机械》2012,(15):42-43
脱色后的废白土采用直接蒸汽蒸烘15~20min,水分控制18%~20%,经过压榨后,回收率在55%~59%。压榨油酸值0.93(KOH)/(mg/g),过氧化值0.02mmol/kg,色泽深棕色,水分及挥发物0.93%。由于油脂颜色深,质量差,可用于生产酸化油或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植物甾醇为原料,建立植物甾醇羟基值的测定方法,探讨了称样量、反应时间、温度及正丁醇的用量等因素对植物甾醇羟基值测定的影响,并做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甾醇称样量1.70g,吡啶-乙酸酐5mL/g(植物甾醇),吡啶与乙酸酐的体积比为3∶1,反应时间50min,温度80℃,正丁醇5mL,测得的植物甾醇的羟基值稳定在125~130(KOH)/(mg/g),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2.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预酯化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沟油和丙三醇为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脂肪酸与丙三醇的反应,以降低原料油的酸值。探讨以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预酯化的动力学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摩尔比对原料酸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应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8h和丙三醇与地沟油的摩尔比4:1,在此条件下地沟油的酸值为1.4(KOH)/(mg/g),游离脂肪酸转化率为98.1%。同时也提出了地沟油与甘油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且根据试验数据得到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酯化反应的活化能为67.194kJ/mol,指数前因子为5.67×103L/(kmol.h)。  相似文献   

13.
高酸值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高酸值米糠油酯化脱酸进行了研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脱酸条件.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米糠油酯化脱酸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质量分数1.1%、甘油添加量0.42 mg、温度56.4℃、反应时间23.2 h.实际测得脱酸后米糠油酸值(KOH)由56 mg/g降为5.04 mg/g,游离脂肪酸酯化率达到9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谢莹  林亲录  吴伟 《农业机械》2012,(30):36-39
采用溶剂浸取法提取稻米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溶剂种类、浸提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稻米油的出油率及其谷维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高谷维素稻米油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提溶剂异丙醇和六号溶剂等比混合、浸提温度40℃、液料比5mL/g和浸出时间70min。在该条件下,稻米油的提取率为16.20%,谷维素含量为1.3739%。  相似文献   

15.
含镉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土培桶栽水稻试验,以辽宁中部灌区多年来水质状况为背景,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镉水(0、0.002、0.004、0.005、0.006、0.01、0.012mg/L)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对水稻籽粒的长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能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当灌溉水中镉质量浓度为0.002mg/L时,稻米的垩白粒率最小,仅为0.15,达到了国家二级优质米的标准;当质量浓度在0.012mg/L以下时,对水稻结实率、千粒质量、每桶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水稻的碾米品质和营养品质无不利影响。土壤中的含镉量则与水中镉的质量浓度成正比,当质量浓度达到9.5×10-3 mg/L时,土壤中的含镉量达到国家环保局制定的限量标准(0.3mg/kg)。灌溉水中的镉仅有较少一部分进入到稻米中,6个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下,稻米中的含镉量占全生育期灌溉水镉总量的比例约为0.012%~0.067%。  相似文献   

16.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4(2):F0002-F0002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品系,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国科司组织的专家鉴定,并给予了国内领先的高度评价。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HS-7和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型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型新品系,为我国干早、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经济型新品系:HS-7和HS-22两个品系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百果重62g,棘刺密度分别为0.9个/10cm和0.7个/10cm,单株产量为5.03kg和4.75kg。HS-7、HS-22两个类型果油含量分别为1.44%和0.77%,HS-7籽油含量9.18%,HS-22为6.78%。β-胡萝卜素含量HS-7为14.9mg/100g,HS-22含量为19.30mg/100g。沙棘果实槲皮素含量都在18-19mg/100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6.65mg/100g和28.50mg/100g。HS-7总氨酸含量为7.128 mg/100g,HS-22为4.912mg/100g。生态经济型新品系:杂1号新品系,果实7月下旬开始成熟,树体开阔,圆形,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树高2.5m,棘刺密度0.67-1.85个/10cm,百果重40g,单株产量在干旱贫瘠的山地为2.8kg,在条件较好的立地单株产量5.8kg。果汁含量88.93%,Vc含量804mg/100g,β-胡萝卜素4.8mg/100g,总黄酮55.27mg/100g,果油含量3.88%,籽油含量9.4%。杂3号新品系,果实成熟期8月中旬,树形开阔,有明显主干。果实较小,百果重34.13g,但是密度较大,果粒密度74.6粒/10cm。单株产量在贫瘠生态条件下为2.755Kg,立地条件较好达4.594kg。果实总黄酮含量27.14mg/100g,籽油含量10.62%,果油含量2.63%。杂4号新品系,果实8月初开始成熟,而且果实较坚实,固形物含量1O%,结果较密,果粒密度64.9粒/10cm,百果重37.66g,单株产量贫瘠和较好的生态条件下分别为3.9kg和5.9kg。果实Vc含量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水中溴酸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色谱柱柱前衍生化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水中溴酸盐含量。衍生优化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范围是98%~105%,相对标准偏差符合检测要求;检出限为0.001 mg/L,线性关系好,能够满足现行标准检测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的降损节能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高电压引入城市的负荷中心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将110kV、220kV的电压引入负荷中心,缩短配电线路的供电距离,既保持了电压质量,又有效地降低了线路损耗。2 简化电网的电压等级,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这次城市电网改造工程要求做到:从500kV到380/220V之间只经过4次变压,除东北部分电网采用500kV、220kV、63kV、10kV、380/220V5个等级外,其它电网采用500(330)kV、220kV、110(或35)kV、10kV、380/220V5个等级。即高压配电电压在110kV或35kV之间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发展方向,非发展方向的网络采用逐步淘汰或升压的措施。3 提高变电所主变压器…  相似文献   

19.
毛叶山桐子油的精制是提高其油品质量,作为进一步深加工原料的必要工艺环节。本文设计了毛叶山桐子油的精制工艺,并针对其中的碱炼脱酸和脱色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精制处理后,原油的酸值由15.56mg/g降至到0.615mg/g,并且色泽变浅,透明度增加,油品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稻米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中胆固醇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本文以米糠为原料,探讨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稻米油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稻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90min和CO2流量35L/h。试验证明超临界CO2萃取稻米油在工艺上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