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山湾水库为小(二)型调节水库,1989年进行主养商品鲤高产试验,40亩水面当年产鲤13738kg,产鲢、鳙13008kg,平均亩产668.65kg,产值101429元,获利21530元。试验共施化肥6875kg,投喂饵料32897kg,化肥系数0.56,饵料系数2.89。  相似文献   

2.
比较研究了单养大宗淡水鱼、单养丝尾鳠及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四种高产无公害网箱养殖模式下所取得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在规格相同的4个网箱(5m×4m×2.5m)中分别投放相同重量的115kg鱼种,经过6个月养殖,产量上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模式最高,为1 683.9kg,其次是单养大宗淡水鱼1 640.7kg、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模式1 543.1kg,产量最低的是单养丝尾鳠模式997.9kg;经济效益上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效益最好,净利润为23 561.6元,其次是单养丝尾鳠16 753元、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模式10 259.48元,效益最差的是单养大宗淡水鱼模式8 529.04元。经过比较,效益最好的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471.23元/m3比单养大宗淡水鱼170.58元/m3的利润高出300.65元/m3。因此,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马庆华 《河北渔业》2006,(12):35-36
2004年本人在73081部队农副业生产基地进行了建鲤套养鲢、鳙的试验,经过近6个月的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收获建鲤14 865 kg,鲢、鳙1 725 kg,草鱼1 350 kg,鲫鱼190 kg.总收入130 084元,总成本80 640元,共盈利49 444元,投入产出比1:1.61.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英  唐虹 《科学养鱼》1993,(1):26-26
我省池塘养鱼常规放养方式多以鲤、鲢、鳙混合养殖,即以养鲤(鲢)鱼为主,搭配一定比例的鲢(鲤)鱼。自1989年,采取以养革胡子鲶为主,搭配鲢、鳙鱼的混养方式后,防病、增产效果明显,具体做法如下: 一、鱼池条件鱼池为土地,水为水库水源,自流注入,采用机械排水,水深0.8—1.0米,面积1.39亩(1989年)和1.96亩(1990年)。  相似文献   

5.
试验池25个,面积74亩、引用汤河水库中上层水为水源,采用φ159mm铁管地表注水管路,建成一种微流喷水养鱼设施,进行培育鱼种试验。1988年6、7月初放养3—4cm鲤、鲢、鳙、草鱼夏花,11月1日出塘,试验池亩产517kg,尾重67g;对照池亩产313kg,尾重47g。1989年6月放养建鲤、鲢、鳙、草鱼夏花,10月10日出塘,试验池亩产560kg,尾重80g。经两年试验证明,微流喷水养鱼,能提高池塘溶氧,促进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6.
半咸水小型水库精养高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咸水水库面积44hm2,采用配合饲料养鲤、鲫、鲂、草鱼和梭鱼,并搭养鲢、鳙,两年单产分别达到84914kg/hm2和91077kg/hm2,每公顷水面盈利超过2万元。  相似文献   

7.
2007~2008年我们组织当地渔技工作人员,在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张东村组织实施了"黄河三角洲池塘主养草鱼高产技术"试验,共1.33 hm^2(20亩)水面,放养1龄鱼种,每667 m^2产成鱼788.9 kg,产值6074元,成本2953元,纯收入3 121元,其中草鱼平均规格1.02 kg,鲤、鲢为0.53 kg,鳙0.98 kg,罗非鱼0.48 kg。  相似文献   

8.
引入微孔增氧设施,采用池塘高密度主养黄颡鱼,搭养鲢、鳙的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水花到商品鱼成活率60%~70%,放养全雄水花的池塘黄颡鱼平均规格75g/尾以上,放养雌雄混合的池塘平均规格50g/尾以上,667m2起捕黄颡鱼1000kg左右。搭养的鲢、鳙平均规格500g/尾左右,667m2起捕鲢、鳙150kg左右。  相似文献   

9.
试验池8口,19.8亩,底质为砂质,渗漏严重,7月日渗漏水10—15cm。平均水深1.5—1.8m,水源系水库底层水,池塘注排水靠机泵。1990年亩放夏花11500尾,其中鳙占58%,鲢26%,鲤10%,草鱼6%。试验采用施肥投饵相结合,鳙鱼种下塘后第二天开始投饵进行训练,饵料成分为豆饼、麦麸、玉米面。经72天饲养,亩产13cm 左右鱼种249.6kg,鳙鱼种占59.5%,成活率96.7%。总收入1.6万余元,纯利6万多元,公斤鱼成本1.93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营上饶县鱼种场采取鱼种池套养商品鲤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每年除鱼种亩产稳定在200—230公斤外,还可收获商品鲫60—70公斤,亩增收入300—350元。该场的经验是: 一、适时放养,合理密养。鱼种池经清塘消毒后,一般在5月25日前后放养草、鲢、鳙夏花,亩放养量10000尾,其中草鱼6000—7000尾,鲢、鳙3000—4000尾,同时亩套养大规格鲤鱼夏花120—150尾养商品鲤  相似文献   

11.
红石岩水库位于随州市北部,属小(一)型水库,总库容284m~3,可养殖水面600亩,平均水深7m,库底比较平坦。该库自1989年开始调整鱼种的放养结构,在放养鲢、鳙、草鱼的同时,增加了鲤、鳊、鲫等底层鱼类的投放比例,1989—1990两年共计投放鲤、鳊、鲫鱼种4807kg,并实行精养。至今80%的鲤、鳊鱼已达到商品鱼规格,但由于捕捞技术跟不上,到1991年7月底止仅起捕鲤、鳊、鲫鱼3000kg 余,严重影响了水库的养殖效益。为此,自1991年8月初开始,我们运用罾网捕鱼的原理,利用水库“赶捕”用的拦网及定置张网的盖网缝合制成大型敞口式网箱沉库,进行投饵  相似文献   

12.
李自荣  李睿 《水利渔业》1992,(6):42-43,45
在三口总面积为1.59ha、平均水深1.0—1.5m 的渗漏池塘中,养鲤套养大规格鲢、鳙鱼种,经249d 集约化养殖,获商品鲤22578.10kg,平均单产14200.07kg/ha,饲料系数2.3;获大规格鲢、鳙鱼种8297.10kg,平均单产5218.30kg/ha,饲料系数0.8(不计其它饲料,仅人工投饲)。投入产出比为1:1.41,盈利49246.47元,单位盈利30972.60元/ha。  相似文献   

13.
水库面积88.8公顷,平均水深12.6m。1986年开始网箱养鲤后,水质出现了富营养化。网箱鲤疾病有26种,其中传染性疾病12种、寄生虫病7种,其它7种,传染性鱼病造成的损失最大。一年中网箱鲤死亡数量有五个高峰期,高峰期间隔时间30—40天。死鱼数量与水温变化有关。1989—1992年全库均出现大规模鱼类浮头,死亡的鱼有鲢、鳙、鲮、鲫和虾、蟹、泥鳅。  相似文献   

14.
在面积为6667m2 的池塘混养、鲂鱼种,搭配鲢、鳙及银鲫。、鲂及银鲫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鲢、鳙不投饵。设置2台3kW增氧机,饲养209d,结果共产鱼6960kg,团头鲂6889 6kg,异育银鲫345kg,鲢、鳙共2137 4kg,平均产量为2 45kg m2,平均成本为11 45元 m2,平均利润为6 48元 m2,投入产出比为1∶1 56。  相似文献   

15.
在面积为6667 m 2㎡的池塘混养、鲂鱼种,搭配鲢、鳙及银鲫. (鱼回)、鲂及银鲫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鲢、鳙不投饵.设置2台3 kW增氧机,饲养209 d,结果共产鱼6960 kg,团头鲂6889.6 kg,异育银鲫345 kg,鲢、鳙共2137.4 kg,平均产量为2.45 kg/m2,平均成本为11.45 元/m2,平均利润为6.48 元/m2,投入产出比为1∶1.56.  相似文献   

16.
北方池塘精养二龄青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用 3口面积为 10亩的池塘 (总面积为 30亩 ) ,主养青鱼种 ,搭配鲢、鳙。给青鱼投喂自制的颗粒饲料 ,鲢、鳙不另外投饵。每 5亩水面设置 1台 2 2kw增氧机。饲养 114天 ,结果每亩产青鱼秋片 6 6 3kg ,鲢和鳙秋片 184kg ,亩产值 86 82 4 0元 ,亩成本 4 95 1 5 0元 ,亩利税 3730 90元。约是当地精养鲤鱼效益的 7倍。  相似文献   

17.
1987—1989年在张林冲水库(280亩)进行施肥养鱼及套养鱼种网箱,共施化肥75000kg,有机肥544983kg,放养鱼种以鲢、鳙为主,鲢、鳙并重,放养密度13.7kg/亩、417尾/亩。套养8只网箱共生产鱼种1108kg,3年共生产成鱼76358kg,产值214871元,利税97209元,其中1989年生产成鱼27023kg,单产96.51kg/亩,利税35136元。结果表明,小(一)型水库实行施肥养鱼是提高成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养殖实例(一)套养颖鲤1.颗粒饲料为主的养殖1989年湖北省大沙湖农场宗升已1个10亩精养塘,以培育大规格草鱼种为主,投放草鱼种4万尾,鲢2.5万尾,鳙0.8万尾,鲂0.7万尾。5月21日套养3—4厘米颖鲤400尾。年底干池验收,草鱼种平均重50克以上,亩产105公斤,产值1155元;鲢及鳙224  相似文献   

19.
邢东华 《黑龙江水产》2005,(1):18-18,23
北方地区一些养鱼生产单位采用养鲤成鱼池放养鲢、鳙夏花培育秋片的养殖方式。此种方法虽有增产、增效和提高水体利用率等优点,但培育鲢、鳙夏花仍需占用一定数量的鱼池。此外,鲤成鱼精养池5至6月份水体尚未被充分利用也实属可惜(最低水温要达到15℃以上)。为此,笔者在精养鲤成鱼池进行直接投放鲢鱼水花、鳙鱼夏花培育秋片试验,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年间对碧流河水库鲢、鳙进行取样调查分析,对渔获物中鲢、鳙的年龄、生长、回捕率及可捕群体的资源量进行了初步探讨。渔获物中鲢由Ⅱ-Ⅷ龄组成,以Ⅳ、Ⅴ龄为主;鳙由Ⅱ-Ⅸ龄组成,以Ⅳ、Ⅴ、Ⅵ龄为主。水库中鲢、鳙基本上是匀速生长。回捕率鲢为7.78%、鳙为5.09%。可捕群体资源量鲢为3.35×10^5kg、鳙为4.5×10^5kg。适宜的捕捞规格为鲢1.5-2.0 kg、鳙2.0-3.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