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形态氮素对刺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刺梨砂培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能促进根系生长。用硝态氮与铵态氮配合作氮源,植株生长量大于单一用硝态氮、铵态氮或尿素。春季用尿素作氮源,植株生长弱。增大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根、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叶中水溶性总糖含量增加,而淀粉含量下降,根中水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也随之降低。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占50%和70%时,叶中氮、磷、钙、铁、锌、铜元素含量明显提高,而硼、钼元素含量随铵态氮比例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艺文摘》2010,(6):179-179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硝态氮:铵态氮为2:3的处理为对照,研究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咪唑、吡啶)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及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白菜产量6.06%~28.55%,提高植株氮累积量2.38%~38.42%,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2.69%~19.66%,而对小白菜植株磷、钾的累积量及小白菜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增减效果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3.
氮素营养对菜薹生长和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15个菜薹品种的氮素营养条件和硝酸盐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12个菜薹品种适宜在纯硝态氮源或硝态氮配合少量铵态氮的氮源条件下生长;有14个品种在纯硝态氮源或硝态氮配合少量铵态氮源条件下植株硝酸盐含量最高;在适宜氮源条件下,品种间生长量和硝酸盐含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姬松茸是一种美味的药用蘑菇。近年来,我们进行姬松茸的引种栽培研究,本文报道姬松茸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及菌体培养条件等的一些研究结果。姬松茸菌丝体能利用蔗糖、葡萄糖等作为碳源;但不能利用可溶性淀粉。其中以7%的蔗糖最佳,氮源利用上以硫酸铵(NH_4)_2SO_4最好,其最适浓度为0.3%,硝酸(HH_4NO_3)次之,但不能利用蛋白胨。姬松茸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温度为23~27℃。菌丝体在酸碱度范围为pH4.5~8.0,最适为pH6.0~8.0。菌丝体能在料水比为1:1.2~2.2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4.5~68%)中生长,其中以料水为1:1.4时(含水量为58.5%)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研究结果,在山西省中部高中低三种肥力的菜田上,早熟类甘蓝亩产2500—3500公斤,建议施肥量为,纯氮4—10公斤,五氧化二磷2—8公斤,氧化钾0-6公斤。中熟类甘蓝亩产4000—8000公斤,建议施肥量为,纯氮8—15公斤.五氧化二磷4—10公斤,氧化钾2—10公斤。在同一肥力土壤上种植甘蓝时,随着甘蓝产量的增加(甘蓝生育期增长),氮磷钾的施肥量可适当增加。应用测土施肥技术,与当地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可减少氮肥34.8%-73.7%,甘蓝平均亩增产10.5%-13.2%。甘蓝可食部分硝态氮的含量比对照减少15.5%-32.2%。  相似文献   

6.
邹国元 《蔬菜》2001,(6):19-20
蔬菜是一种极易累积硝态氮的植物,尤其是茎叶类蔬菜,采收时期正是茎叶旺盛生长时期,也是根系旺盛吸收硝态氮的时期,体内的硝态氮来不及转化,便出现大量累积,这种累积虽无害于植物本身,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研究表明,硝态氮经还原形成亚硝态氮。亚硝态氮是一种有毒物质,能迅速进入人体血液,将血红蛋白中的铁氧化为高铁,使其形成无法转运氧的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影响氧的运载,造成人体缺氧,患高铁血红蛋白症。这种病症对幼儿的威胁更大,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亚硝态氮还可与各种胶类反应,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人类摄入的硝态氮…  相似文献   

7.
以鬼怒甘草莓为试材,研究草莓对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吸收反应.结果表明,水培务件下草莓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率比硝态氮高2倍以上,同时供应铵态氮和硝态氮,比单独使用铵态氮或硝态氮的利用率高.草莓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反应与栽培方式有关,露地草莓根、茎、叶的生物量随着铵态氮比例增加而降低,而温室草莓的结果与此相反;露地栽培条件下以硝态氮/铵态氮为5:2时产量最高,冬季温室栽培条件下以硝态氮/铵态氮为2:5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猴头菌对碳,氮营养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碳素含量为2%、氮素含量为0.06%的条件下,采用液体静止培养方法,研究了4个猴头菌菌株对碳、氮营养的利用。结果表明,菌丝营养生长对有机的利用比对无机氮强,有机氮中,其对复合氮素加蛋白胨、干酪素、酵母膏的利用比对单一氮如尿素、谷氨酰胺强。无机氮中,其对铵态氮利用较强,硝态氮基本上不能被利用。猴头菌对碳素营养的利用广泛,在多糖中对糊精的利用最好,其次是可溶性淀粉,对纤维素的利用较差,单糖中的甘露糖  相似文献   

9.
以辣椒品种"美园"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不同处理(常规施肥、减氮15%、减氮30%、减氮45%、不施氮肥)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大,4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减量施肥较常规施肥在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波动小。随着采样日期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最终达到最小值,但是土壤硝态氮含量与采样日期不呈线性关系,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大,4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温度和氮形态营养条件下荔枝根系吸收K~+、Ca~(2+)和Mg~(2+)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黑叶荔枝实生苗为材料,进行水培实验。设置6个温度处理(10、15、20、25、30和35℃)和3种氮营养形态处理(硝态氮、1/2硝态氮+1/2铵态氮和铵态氮)。研究荔枝吸收K~+、Ca~(2+)和Mg~(2+)养分离子的动力学参数(最大吸收速率I_(max)、亲和力A_m和离子补偿点C_(min))变化,比较根系吸收营养能力的差异。【结果】除温度与氮营养的交互作用对荔枝吸收Ca~(2+)的A_m无显著影响外,温度、氮营养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荔枝吸收K~+、Ca~(2+)和Mg~(2+)均有显著影响(p 0.05)。硝态氮和1/2硝+1/2铵处理下荔枝吸收K~+的3个动力学参数随温度升高而波动变化,而铵态氮处理下动力学参数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硝态氮处理下荔枝吸收Ca~(2+)的I_(max)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其他营养下随温度升高而波动变化;荔枝吸收Ca~(2+)的A_m均随温度升高而先降低后提高,而C_(min)随温度及氮营养变化的趋势与A_m的相反。不同氮营养下荔枝对Mg~(2+)的动力学参数随温度的升高而波动变化。【结论】在秋梢生长和果实膨大期,硝铵混合氮源比单一形态氮源更有利于荔枝对钾、钙和镁营养的吸收。在秋梢老熟期至开花前可以叶面喷施钙肥和镁肥为荔枝补充钙和镁营养。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施加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8 d)均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活力及呼吸底物的积累,而施加铵态氮对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只延续到处理后14 d,随后根系活力和呼吸底物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处理促进了三羧酸循环(TCA)关键酶的活性,TCA循环在呼吸代谢途径中的比例较对照提高了30.4%,呼吸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和柠檬酸增加,而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交替途径(AP)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5.0%和32.7%。铵态氮处理效应基本与之相反。酰胺态氮处理除对EMP关键酶活性及电子传递途径无明显影响外,与硝态氮处理效应相似;3种形态氮素处理对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对植株生物量促进作用的大小表现为硝态氮 > 酰胺态氮 > 铵态氮 > 对照。  相似文献   

12.
石榴施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榴施肥试验试验设在枣庄市峰城区棠荫乡石榴园内,为平坦梯田地,共1333.4m2(1.5亩),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0.59%、全磷0.028%、全氮0.059%、速效磷2.1×10-6(2.1PPm)碱解氮19.2×10-6、速效氮101×...  相似文献   

13.
以无核黄皮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作为壮梢肥和促花壮果肥,对其秋梢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氮肥处理中施用酰胺态氮+铵态氮(尿素和硫铵各占氮源50%)的处理在满足秋梢生长中表现最优;无核黄皮结果果实产量均以施氮品种为酰胺态氮+铵态氮处理为最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酸度在4个不同氮源的氮肥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无论在海日园还是波波园中酰胺态氮+铵态氮配施处理维生素C含量最高.在施用氮含量相同下,酰胺态氮与铵态氮配合制成的无核黄皮专用肥能够促进其秋梢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黄河上游地区日光温室节水控氮对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运移规律的影响,以不同施氮量和灌水量为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处理方式,通过在西芹不同生长阶段、0~160cm土壤剖面获取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信息,以评价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规律和硝态氮的淋溶情况。试验表明:在耕层土壤(0~60cm)内全氮质量分数变化较大且规律明显;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呈规律性明显变化,且土壤中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化与灌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施氮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关系,节水控氮能够有效减轻土壤中上层中(0~60cm)硝态氮淋洗,降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有效减轻对农田周围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15.
深层培养紫孢侧耳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产季紫孢侧耳深层培养过程中,4种不同碳源、氮源组成的合成液体培养基的3^4正交实验结果,当合成液体培养基的C/N为18.65,pH6.0、温度30℃,180r/min时,供试菌株的菌丝体干重为1.825g/100ml。菌丝体粗蛋白含量为34.14%,氨基酸总量为31.54%。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适宜安全利用类耕地辣椒镉(Cd)安全生产的碳基复混肥,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生物炭与不同形态氮肥配施,酰胺态氮+生物炭(对照)、铵态氮+生物炭、硝态氮+生物炭,对辣椒产量、品质、Cd吸收转运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生物炭处理果实产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辣椒果实鲜质量比酰胺态氮+生物炭(对照)和铵态氮+生物炭处理分别提高了36.07%和130.15%,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39%和11.51%。硝态氮+生物炭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且低于中国食品安全限值(0.05 mg·kg-1)。硝态氮+生物炭处理Cd从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均显著高于铵态氮+生物炭处理。硝态氮+生物炭处理较其他两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不可利用部位(根、茎、叶)Cd累积量。综上,硝态氮与生物炭配施能够实现辣椒产量与维生素C增加,果实Cd安全生产,推荐生物炭与硝态氮作为制备碳基功能型复混肥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7.
设施栽培土壤氮肥施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塑料大棚栽培的早丰1号辣椒为材料,在测定原有土壤残留硝态氮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比,藉以探讨土壤和植株中氮素的动态变化,为确定设施栽培条件下,氮肥的适宜用量和氮素诊断指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陕西渭北苹果园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果园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分布情况,在陕西渭北主要苹果产区分别采集了0~120cm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果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大量施用会造成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而配施有机肥、地表生草、合理的种植密度均可减少硝态氮的累积量。灌溉可加速硝态氮向地下的淋洗。研究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果园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朗庭"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增施微生物菌肥对番茄生长及土壤氮磷累积的影响,以期为设施番茄合理应用微生物菌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增施微生物菌肥能够提高番茄产量,增加氮磷养分吸收量,增加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降低土壤有效磷向下移动.与常规施肥相比,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肥使番茄产量增加6.70%,氮素吸收量增加36.27%,磷素吸收量增加66.92%;收获期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总累积量增加7.53%,有效磷总累积量降低26.70%,其中40~6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增加20.09%,有效磷累积量降低35.13%;同时增加根系在各土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氯酸盐在龙眼生产上的运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酸根与硝酸根的分子结构相似.是硝酸还原酶的竞争抑制剂,可抑制硝酸的还原过程.阻断硝态氮的利用,同时,还产生有毒的次氯酸根(LaBrie等,1991)。氯酸盐可用作除草剂、落叶剂和脱水剂(LaBrie等,1991;Rimon等,1994;Marin,1994).也常被用于筛选硝酸还原酶缺失的作物突变体,区分氮素自养与异养细菌和鉴定作物依赖的氮素形式(氨态氮和硝态氮)(Nelson等,1983;w}tgner等,1995;郭慧,1989;Hiroshi等,1995;Hascgawa等,1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