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鱼病的检测与诊断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病害种类很多,其中病原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藻类性疾病、原虫性疾病、蠕虫性疾病、甲壳动物疾病、蛭病、钩介幼虫病、其他寄生虫病等。非病原性疾病:包括藻类中毒、饲料中毒、重金属化学中毒、机械损伤、理化刺激、环境和水质恶化、营养缺乏等病害。此外,按患病部位,可分为皮肤病、鳍病、鳃病、胃肠病、其他组织器官病、肿瘤等。  相似文献   

2.
樊海平 《科学养鱼》2002,(12):43-44
养殖鳗鲡疾病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疾病,生物性疾病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寄生虫等导致的疾病;非生物性疾病主要有机械损伤、营养不良、水质中毒、缺氧、药物中毒等引起的疾病。而养殖生产中引起危害最为严重的为生物性疾病,因而,疾病的防治技术研究也基本集中于生物性疾病研究。非生物性疾病研究主要集中于营养性疾病方面,而其它非生物性疾病基本都可以通过改良养殖设施、规范操作及管理来避免,因而本文所介绍的原则也几乎全针对生物性疾病。一、环境因素、病原体、鳗鲡三因素综合处理众所周知,养殖鳗鲡疾…  相似文献   

3.
由薛清刚、王文兴著的《对虾疾病的病理与诊治》一书已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公开出版。本书内容十分翔实,共七章,详细内容包括概论、对虾病毒性疾病、对虾细菌性疾病、对虾的真菌性疾病、对虾的原虫性疾病、对虾营养性疾病以及对虾综合病症等,本书的出版,特别是对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虹鳟常见疾病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等几大类。本文对虹鳟养殖危害较大又较难治愈的病毒性疾病的病原、症状与防治方法做了综述,希望能对养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使其提高对病毒性疾病的了解,科学防控,以减少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一、病毒性出血败血病(VHS)1.病原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中的艾格特维德病  相似文献   

5.
1对病毒性疾病,防止病毒侵入是关键在牙鲆疾病中细菌性疾病所占比例最高,约占50%以上,其次是寄生虫性疾病,再次是病毒性疾病。在病毒性疾病中有真鲷虹彩病毒(RSIV)、病毒性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几种暴发性疾病及防治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网箱养殖大黄鱼的苗种时期一些暴发性疾病及防治新方法。大黄鱼主要有白点病等纤毛虫性疾病,(鱼师)本尼登虫病、弧菌病、肠炎病、烂尾烂嘴病、肝萎缩等暴发性疾病。本文着重介绍了上述几种病的量新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人工养殖大鲵常见病害(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及症状进行了总结整理,提出了通过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和提高鲵体的抗病力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鱼类养殖是我国渔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鱼类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鱼类种质不断退化,从而导致养殖病害的频繁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害已成为鱼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病害种类繁多,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其中寄生虫性疾病占据较大的比例。虽  相似文献   

9.
《鱼病防治彩色挂图》 《鱼病防治彩色挂图》是由八幅对开鱼病防治的彩色挂图组成,该挂图涉及食用鱼的常见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原生动物性疾病、非寄生性疾病及鱼类的敌害等,对每种鱼病和敌害都有详细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并有彩色图鉴对照。本册图文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就鲟鱼养殖中遇到的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病、营养性疾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的症状特点、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加以概述,以期为鲟鱼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以来,已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呈现出病种多样、面积广泛、治疗困难等特点、是造成渔业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综合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对锦鲤12种比较常见的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进行归纳,从症状、病因、预防、治疗几方面对锦鲤疾病防治进行解析,为广大锦鲤养殖爱好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政  王国良  金珊  陈寅儿 《水利渔业》2005,25(5):89-91,97
综述了蟹类微生物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原核生物样微生物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等的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蟹类微生物病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原核生物样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等的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在不可忽视生态预防的前提下,重点搞好中华绒螯蟹疾病的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1,(7)
随着一些鸟类的移动和迁徙,携带某些病原的鸟类可能将病原传播到不同的地方,从而导致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对野鸟传染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以及真菌性疾病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1,(10)
在生猪养殖领域高热性疾病较为常见,发病后生猪体温可迅速升高到40℃,患病猪只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食欲废绝,该病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在生猪高热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养殖户要密切关注该病流行特征和发病表现,做到尽早治疗,可避免大范围传播。从生猪高热性疾病发病特征入手,讨论生猪高热性疾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阐述生猪高热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分析生猪高热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淡水常规鱼疾病从最初的中华鳋、锚头鳋等寄生虫病,肠炎、烂鳃、赤皮等细菌性疾病,水霉、鳃霉等真菌性疾病,草鱼出血病等病毒性疾病,发展到近几年新增加的肝胆综合症、鲫鱼鳃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烂皮烂身烂肌肉病等细菌性、病毒性、营养性疾病。治疗药物从最初的漂白粉、敌百虫、硫酸铜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主要成分,几百种药名,既有西药,又有中药,还有水质改良剂、营养  相似文献   

18.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名小龙虾,原产地为美国和墨西哥,随后由日本引入我国。尽管克氏原螯虾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但在5-6月高密度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疾病,主要分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其他因素引起的疾病等。而对于克氏原螯虾疾病的分类缺少系统性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几种已知病毒方面,对于  相似文献   

19.
成益程 《畜禽业》2012,(12):77-78
文章介绍了家禽化学药物中毒性疾病如磺胺类药物中毒、呋哺类药物中毒和高锰酸钾中毒的原因、中毒机理、症状,并结合实践提出了预防治疗措施,以期为防治这类中毒性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鱼类营养代谢性疾病频发,如何防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导致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关键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及作用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高通量测序技术为研究者提供了海量的基因信息,如何有效的挖掘、分析和存储数据并用于疾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鱼类营养代谢性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研究初期。为了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组学数据信息,本研究系统地调研了鱼类代谢性疾病相关数据库,明晰了NCBI数据库中265种鱼类的基因组大小和64种鱼类的染色体数目,获取了Ensembl数据库中17个目58种鱼类的基因组数据,收集了KEGG数据库中41种鱼类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本文可为鱼类营养代谢性疾病基因数据库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并为鱼类营养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