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泰山赤鳞鱼苹果酸酶同工酶表型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生化染色方法分别对雌雄泰山赤鳞鱼10种组织中苹果酸酶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取的10种组织中,雌性泰山赤鳞鱼在心脏、性腺、肾、眼、鳃和脾6种组织中存在苹果酸酶,而雄性泰山赤鳞鱼只在心、肌肉、性腺、眼和鳃5种组织中存在苹果酸酶。雌性鱼心脏组织中只有1条ME-2带,而雄性鱼心脏组织含有ME-1和ME-22条酶带;卵巢中含有ME-1和ME-22条酶带,而精巢中只含有ME-11条带;雌性鱼的眼组织含有ME-1带,而雄性鱼眼中含有ME-2带。肾和脾组织只在雌性鱼中含有苹果酸酶酶带,而肌肉组织只在雄性鱼中含有苹果酸酶。苹果酸酶的表型在泰山赤鳞鱼不同性别同一组织和同一性别不同组织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赤鳞鱼种群的发育遗传学、品种改良和定向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为赤鳞鱼的开发和保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泰山赤鳞鱼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和表达差异进行研究。[方法]以泰山赤鳞鱼为材料,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生化染色技术、分光光度技术和酶组织化学技术对赤鳞鱼雌、雄个体9种组织中的酪氨酸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酪氨酸酶在雌、雄赤鳞鱼的肝胰脏、肠和脾组织中均有存在;同时在雄性赤鳞鱼的胆中也有分布。赤鳞鱼各组织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雌雄性赤鳞鱼的脾脏中活性最强,但其活性低于雌性鱼脾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酶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赤鳞鱼的脾脏、肠、肝胰脏和胆中都存在较强的酪氨酸酶阳性信号,而且脾中的阳性信号最强。[结论]该研究是关于泰山赤鳞鱼酪氨酸酶组织定位研究的首次报道,为进一步了解赤鳞鱼酪氨酸酶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生化染色方法分别对雌雄泰山赤鳞鱼11种组织中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E.C.1.1.1.37)同工酶酶谱进行了分析.首次发现苹果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表型在赤鳞鱼雌性和雄性之间存在差异,而在同一性别不同个体之间无差异.因此,苹果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电泳酶谱可以作为一项指标用于泰山办鳞鱼性别和组织的鉴定.这将为赤磷鱼种群的发育遗传学、品种改良和定向育种提供基础资料,从而有利于这一名贵育鱼种的开发和保护. Abstract: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and biochemical staining method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for the analysis on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E.C.1.1.1.37) isozymes zymogram in 11 different types of tissues of male and female Varicorhinus macrolepis.It had been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phenotype of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acid phosphatase (ACP)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howed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V.macrolepis,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in the same sex.Therefore,the electrophoresis band of malate dehydrogenase,acid phosphatas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could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der and tissues of V.macrolepis,which would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developmental genetics,vadety improvement and directed breeding of V.macrolepis groups,thus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is valuable fish species.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时细鳞裂腹鱼的5种组织(心脏、肝、脾、肌肉、脑)进行了5种同工酶(ADH、LDH、MDH,MEP、POD)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细鳞裂腹鱼同工酶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ADH同工酶表达为3条酶带,肝脏的Adh-A2为优势表达带;LDH同工酶在组织中表达为5条酶带,Ldh-B4在心脏中优势表达,Ldh-A4在肌肉中优势表达;MDH同工酶共有4条酶带,脾脏活性最强;测到的MEP共有4条酶带,脑只表达不明显的2条酶带(Mep2、Mep3),活性均较低;POD同工酶在心脏中出现2条酶带,其他组织均表达为1条酶带,在心脏和脾脏中优势表达.  相似文献   

5.
泰山赤鳞鱼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泰山赤鳞鱼的研究证明了赤鳞鱼肌肉含有12种以上的矿物质、18种以上的氨基酸和18种以上的脂肪酸,揭示了赤鳞鱼具有营养丰富和药用价值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昆明裂腹鱼的眼球、心脏、肾脏、性腺、脾脏、肝胰脏、脑、鳃和肌肉等9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LDH共有15条酶带表现出特异性,在不同组织中检出的LDH酶带数量不同,以肝胰脏中最多,共检出9条;在酶活性方面,LDH在脑、鳃、肌肉和肾脏等组织中活性最强,而在眼球组织中最弱。  相似文献   

7.
泰山赤鳞鱼肌肉中凝集素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泰山赤鳞鱼肌肉中的凝集素,旨在为赤鳞鱼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免疫反应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利于对泰山赤鳞鱼的保护与繁殖。[方法]以泰山赤鳞鱼为试验材料,运用双醛固定的血细胞凝集试验证实在泰山赤鳞鱼肌肉提取液中的存在凝集素并对其部分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赤鳞鱼肌肉提取液凝集素对6种动物血细胞都有凝集作用,其中对兔血红细胞的凝血活性效价最高;该凝集素属于巯基依赖型凝集素,其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是60℃;糖抑制试验显示只有蔗糖对其凝集有抑制作用,说明蔗糖在该凝集素的识别和凝集过程起重要作用。[结论]推测在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中存在的凝集素对热敏感性及发生凝集活性的适宜pH范围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8.
孔有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284-2285
[目的]比较黄颡鱼不同器官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方法]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钼酸铵比色法,测定黄颡鱼6种组织(心脏、肝脏、鳃、肠、眼、肌肉)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并对各器官的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2种测定方法得到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一致性,且黄颡鱼6种组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心脏、肝脏、鳃、肠、眼、肌肉。[结论]黄颡鱼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存在明显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对细胞生长繁殖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转录组文库,进行了cyclins基因筛选与生物信息分析,通过qRT-PCR技术,探讨其在不同组织(闭壳肌、内脏团、外套膜、斧足、心脏、血液、鳃、性腺)与性别中的表达特征。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57 457条unigene(N50为1 796 bp),注释率为86.7%;通过分析,cyclin Acyclin D2、cyclin E被筛选出,且cyclin A、cyclin D2与cyclin 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均与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具有较高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yclin Acyclin D2、cyclin E在三角帆蚌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存在显著的组织差异:cyclin Acyclin E基因在性腺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斧足中表达量最低;cyclin D2基因在鳃中表达量最高(P<0.05),在血液中表达量最低。在同一组织的不同性别之间:cyclin A基因在性腺、闭壳肌、心脏、血液中表达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cyclin D2在外套膜、心脏、性腺中的表达具有显著(P<0.05)的性别差异;cyclin E在性腺、斧足、鳃、心脏中的表达具有显著(P<0.05)的性别差异;cyclin Acyclin E基因在雌性心脏和性腺中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雄性,而cyclin D2反之(P<0.05),cyclin D2基因在雌性外套膜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P<0.05),暗示cyclin Acyclin E与性腺发育关系密切,cyclin D2可能与鳃损伤修复有关。本研究初步探究了三角帆蚌cyclin Acyclin D2、cyclin E基因的功能,为建立三角帆蚌细胞系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口虾蛄为材料进行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肌肉、心脏、腹鳃、肝胰腺及眼球5种组织器官进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腹鳃、肝胰腺和心脏中有2条酶带,眼球中只有1条酶带,心脏中的谱带表达最浓,而腹鳃中的酶带表达最弱.  相似文献   

11.
刺儿菜性别连锁的同工酶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刺儿菜进行同工酶分析,确定适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同工酶类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刺儿菜雌雄株花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及酯酶同工酶(EST)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D、MDH及EST同工酶在刺儿菜雌雄株的花和叶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花和叶片中,POD同工酶均发现了性别特异的酶带,MDH同工酶仅发现在花中具有1条雄性特异带,苹果酸酶同工酶(ME)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花中的酯酶酶谱外,两种同工酶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酶谱无明显差异。[结论]同一种酶在刺儿菜叶片和花中的雌雄株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克隆泰山螭霖鱼的COⅠ基因序列,研究其与鲤科几属鱼类的进化关系,确定泰山螭霖鱼的分类地位。[方法]以泰山螭霖鱼30个个体为材料,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对比,检测泰山螭霖鱼的遗传多样性;计算泰山螭霖鱼不同单倍型与Gen Bank中鲤科5个属鱼类的遗传距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构建NJ和UPGMA系统进化树。[结果]30个个体泰山螭霖鱼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长度约1 600 bp,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纯化并去除引物序列后获得约1 493 bp的核苷酸序列,存在6种单倍型,共检测到6个多态位点,包括4个转化、2个颠换,其单倍型多样性(Hd)为0.460,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 7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1.163。遗传距离和NJ和UPGMA系统进化树表明,泰山螭霖鱼与多鳞白甲鱼的COⅠ序列一致,泰山螭霖鱼所在的突吻鱼属与光唇鱼属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金线鲃属、倒刺鲃属、华鲮属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研究为其种质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及遗传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板(PAGE)电泳,对黄颡鱼雌、雄个体血清蛋白、酯酶同工酶(EST同工酶)及血红蛋白(Hb)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B1区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多1条MI带,B2区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多1条MA带,少2条MⅡ带,B3区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多1条MA带。另外在B2区雌、雄个体间MA带和MI带排列次序也有差异。血清EST雌、雄个体也有明显的差异,雄性黄颡鱼血清EST的酶谱出现了3条酶带无中强带,而雌性黄颡鱼EST的酶谱出现了7条酶带,有4条中强带。雌、雄个体胁只能分离出1条谱带,并且雌、雄之间基本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泰山赤鳞鱼的核型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泰山赤鳞鱼的核型。[方法]以稀有物种泰山赤鳞鱼的头肾细胞为实验材料对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泰山赤鳞鱼染色体的数目是50,核型是2n=50,16m+14sm+20t,NF=80,没有发现性染色体。[结论]这是首次关于泰山赤磷鱼核型分析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水生生物在组织水平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多效唑不同浓度暴露下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体内2种解毒代谢酶和2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雄性斑马鱼比雌性更容易受到多效唑的胁迫,各种酶在斑马鱼体内的变化规律不同。多效唑对雄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激活-抑制-恢复,对雌鱼SOD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但影响不显著;对雌鱼过氧化物酶(POD)表现为抑制,对雄鱼POD的抑制在后期才有所表现;对雌鱼羧酸酯酶(Car E)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激活,后期恢复,对雄鱼Car E整体表现为激活;而对雄鱼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则表现为高浓度中后期产生抑制,对雌鱼GST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或激活效应。[结论]雄鱼体内Car E的活性在多效唑较低浓度下最先做出应激反应,可作为污染物早期预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亲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以期为优化红罗非鱼亲鱼的饲料和饲养方式,提高精子、卵子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红罗非鱼亲鱼各组织中含量较高脂肪酸有C16:0、C16:1n-7、C18:0、C18:1n-9和亚油酸(C18:2n-6),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精巢除外),雌鱼肌肉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肝胰脏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卵巢组织中含较高的C22:5n-3。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C18:3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雌鱼各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种类组成基本相同,而雄鱼性腺中SFA和MUFA含量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5);雌鱼性腺的脂肪酸种类比雄鱼多6种;雌雄鱼腹脂和雄鱼肝胰脏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为C18:2n-6,雌鱼肌肉和肝胰脏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4n-6和C22:4n-6,雄鱼肌肉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和ARA,雌鱼卵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3n-6、ARA、C22:5n-3和C22:6n-3(DHA),雄鱼精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3n-6和C18:3n-3。红罗非鱼雌雄亲鱼腹脂、肝胰脏及肌肉的脂肪酸含量均为:MUFA>SFA>PUFA,卵巢为:MUFA>PUFA>SFA;雌雄亲鱼各组织PUFA含量均为性腺最高,腹脂最低;亚油酸在红罗非鱼各组织中含量显著高于亚麻酸(精巢除外)(P<0.05);EPA仅在雌亲鱼腹脂中检测到;DHA仅在红罗非鱼性腺中有一定含量;红罗非鱼四种组织n-3/n-6均小于1(精巢除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红罗非鱼(Oreochromissp.)稚鱼、雌雄亲鱼的肌肉脂肪酸组成,为红罗非鱼的生物学研究及科学养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及气相色谱技术检测红罗非鱼稚鱼与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从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检测出10种脂肪酸,雌雄亲鱼肌肉中检测出16种脂肪酸,以C16:0、C16:1、C18:0、C18:In.9、C18:2n.6的含量较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4%以上。红罗非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因生长期和性别不同而异,C20:5n.3(EPA)和C22:6n.3(DHA)在稚鱼肌肉中未能检出,雌亲鱼肌肉中含有少量(0.47%h和0.65%),雄亲鱼肌肉含量丰富(1.39%和2.33%);红罗非鱼稚鱼和雄性亲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次序为:饱和脂肪酸含量(ESFA)〉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雌性亲鱼肌肉中:∑MlIFA〉∑SFA〉∑PU-FA。【结论】红罗非鱼稚鱼阶段主要依靠∑sFA提供能量以满足其生长所需,雌雄亲鱼则依靠∑MuFA和∑PuFA来提高其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泰山螭霖鱼是泰山地区特有的小型珍稀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泰山地区的开发及人类活动影响,泰山螭霖鱼野生资源量曾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笔者回顾了为保护这一珍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各级政府颁布的各项保护政策和实施的多种保护措施,以及各级科研机构为泰山螭霖鱼保护和开发进行的多项研究,同时当地企业、养殖户和社会群体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通过分析总结这些保护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笔者认为泰山螭霖鱼这种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各级科研机构、养殖单位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保护与开发并举的保护模式在实施多年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泰山螭霖鱼种质资源量恢复明显,并在营养、保健、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成功开发利用.其保护模式对其他珍稀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增殖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