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黄连木的种质资源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黄连木的分布、种质资源、研究状况以及综合利用进行了论述,并对中国黄连木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参与式发展理论在黄连木木本能源林调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木作为林业生物柴油原料六大油料树种之一,在山区的种植和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在黄连木能源林调研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针对参与式发展理论和黄连木木本能源林建设特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详细阐述了半结构式访谈、主要人物访谈、问卷调查以及问题因果分析等方法的理论与在黄连木木本能源林调研中的应用。讨论了黄连木能源林建设的现状,进而根据参与式发展理论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黄连木能源林建设与发展的建议,为今后更好的开展黄连木木本能源林项目的调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连木隆脉木虱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对黄连木隆脉木虱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木隆脉木虱的成虫在黄连木林中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虫口密度增大而增强,从而确定出不同种群密度下最适抽样数。通过林间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黄连木隆脉木虱在不同郁闭度、树冠不同层次虫口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连木壮苗培育与高效示范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围绕黄连木育苗的前期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黄连木壮苗培育技术环节,同时提出黄连木高效示范林营造措施,最后就黄连木栽培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5.
黄连木是河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荒山造林树种、木本油料树种,近年来随着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黄连木作为生物柴油先锋树种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但由于黄连木自然分布区内季节性缺水、干旱较为频繁,导致黄连木造林成活率不高。结合河南地区实际和实践情况,主要探讨了半干旱区黄连木抗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秦巴山区商洛、安康、汉中等地能源植物黄连木分布情况的调查,简要介绍了黄连木育苗造林技术,为今后大力发展黄连木能源林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寒冷,黄连木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栽培虽然能够极大地美化北方地区的城市景观,但是黄连木幼苗在北方地区栽培时经常出现无法越冬的现象。基于此,本文笔者采用两种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我国北方地区的黄连木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生长调节剂能够显著提高黄连木幼苗的抗寒能力、促进黄连木幼苗的光合作用、促进黄连木幼苗的横向生长、提高黄连木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8.
黄连木三大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彬 《现代农业科技》2007,(16):88-88,91
通过对滁州市黄连木树主要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生产中黄连木主要害虫有:黄连木种子小蜂、黄连木尺蠖和黄连木缀叶丛螟。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荣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60-161
介绍了生物质能源树种黄连木的基本特性、分布、用途和栽培措施,并分析了黄连木生态能源林发展前景,提出了加快黄连木生态能源林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连木属于漆树科黄连木属,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两广及西南各省,由于其种子出油率高达40%,可作为生物柴油油料树种,近年来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发展速度迅猛。相比较同区域其它树种而言,黄连木病害较少、虫害较多,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虫害主要有黄连木尺蛾、黄连木种子小蜂,危害尤以后者为甚。种子小蜂对黄连木正常生长威胁严重,加强黄连木种子小蜂虫害防治管理在黄连木规模种植中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云南省建水县森林火灾和造林树种组成的特点,选取当地18种主要造林树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筛选出适宜建水县林业发展的防火树种,以期为该区森林火灾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含水率、粗脂肪、灰分等树种的理化性质和燃烧性能,树冠浓密稀疏、叶质地厚薄、树皮厚度等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自然更新能力、种苗来源、造林技术等树种的造林学特性共16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典型采样、选点调查、实验测定、层次分析等方法对18种树种的防火性能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按照防火性能综合评价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树种分为4类。Ⅰ类(最优防火树种):火力楠、黄连木、油茶、短萼海桐,是营造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Ⅱ类(较优防火树种):厚皮香、石楠、女贞、滇青冈、山矾,可作为防火树种营造生物防火林带;Ⅲ类(一般防火树种):红叶乌桕、麻栎、栓皮栎、清香木,难以作为防火树种大量种植,但可用于营林防火;Ⅳ类(非防火树种):云南松、白枪杆、蓝桉、马尾松、侧柏,防火性能差,不宜作为防火树种,应予保护。结论针对目前建水县林分结构单一、纯林面积大的林分组成特点,建议未来可以I类和II类防火树种为主营建生物防火林带,以达到阻隔林火蔓延的目的;III类树种的防火性能一般,实地可根据立地条件和地域特征与I类和II类防火树种搭配栽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有木本油料林总面积超过600多万hm2,主要油料树种果实年产量在200多万t以上,其中不少是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如麻疯树、黄连木、光皮树、乌桕、油桐、油茶等林木生物柴油植物资源。通过对林木生物柴油植物资源在我国分布现状、国内外生物柴油研发现状的介绍,分析了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林木生物柴油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林木生物柴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黄连木、清香木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人为模拟干旱条件下 ,研究了黄连木、清香木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 (RWC)、荧光和光合色素的变化情况 ,同时对胁迫后期两树种幼苗的生存率也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①水分胁迫前期 ,两树种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Fv Fm 相对值和F0 相对值变化缓慢 ,水分胁迫后期 ,两树种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Fv Fm 相对值迅速下降 ,F0 相对值迅速上升 ,但清香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Fv Fm、F0 相对值指标变化的速率明显慢于黄连木幼苗 .②轻中度水分胁迫对光合色素影响不明显 .严重水分胁迫时 ,黄连木的Chla ,Chl含量显著下降 ,Chla Chlb比值发生明显减小 (P =0 0 5 ) .③水分胁迫后期 ,黄连木幼苗叶片出现萎蔫和枯黄症状要早于清香木 ,萎蔫枯黄总数占实验材料总数的比例也最高 .以上结果揭示清香木幼苗比黄连木幼苗更耐水分胁迫 .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云南松不同恢复模式下的水分利用策略以探究植物合理的种间配置结构,为岩溶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通过测定云南松及混交群落内4种植物(清香木、香樟、滇青冈、锥连栎)的茎秆水和不同水源的氢氧同位素值,结合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值,进而探究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岩溶地下水是喀斯特植物的稳定水源,云南松混交林中20~60 cm土壤层含水量显著高于纯林,旱雨季最大相差10.36%和15.19%,表明混交林内水分条件更好。2)云南松混交林相较于纯林,水源的利用比例季节波动小,旱季香樟与清香木加大了对岩溶地下水的利用比例18.1%、19.2%,降低了种间竞争,其深根提升上来的水分又可惠及云南松及浅根植物。3)与纯林中云南松相比,混交林中云南松叶片δ13C值季节变化小,表明水分利用效率相对稳定。云南松可以与清香木、香樟等阔叶树种混交种植,能够提高云南松的存活率,也减少植物群落在水源利用中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河南安息香属植物种群特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60-5161,5210
采用野外调查和资料研究方法,对河南安息香属植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野生安息香属有6种植物,其中4种为中国特有种;经种群数量特征量化分析,属于群落伴生种;大多分布于豫南山区杂木林中,具有耐土壤干旱、耐寒、种子萌发力强等特点。既可以做山地次生林改造时保留树种,又是园林绿化观赏、药用、材用、香料、油料等资源型植物,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涌沿岸植被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选取广州市南沙区4条河涌作为研究对象,对河涌沿岸的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和村落景观3种类型河段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涌沿岸植物共计有70科126属144种,其中农业景观河段有45科51属58种,工业景观河段有25科33属40种,村落景观河段有64科119属130种。②河涌沿岸各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区系分布均以广义热带成分为主,占比均达80%以上,符合所在区域气候特点。③植物功能需求差异和人为利用方式差异,导致不同景观类型河段的优势植物组成产生差异。农业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表现出显著优势;工业景观河段,防护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占有优势;村落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和观赏型植物表现出显著优势。④3种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多样性特征存在差异,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高到低均为村落景观河段、农业景观河段、工业景观河段。⑤道路建设活动与农业景观河段乔木丰富度呈负相关。建筑物构造活动对各景观类型河段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对农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的多样性上,对工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对村落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和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上。  相似文献   

17.
在对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该地区的天然次生林类型有枫香天然次生林、平基槭天然次生林、麻栎天然次生林、黄檀天然次生林、山合欢天然次生林、麻栎和构树天然次生林;(2)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中树种有73种,隶属36科、61属。其中乔木32种,灌木29种,木质藤本12种;(3)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树种可以开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有22种、庭荫树的有28种、观叶树种的有14种、观花树种的有27种、观果树种的有40种,可以用作城市垂直绿化的木质藤本有11种。还对合肥地区观赏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旨在推动合肥市及其周边县市的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和野生观赏树种在城市园林中的引种、驯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徐州市次生林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其主要乔灌木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中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的生态位宽度较广,分别达到0.7625,0.4935和0.4184;灌木层中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刺槐的生态位宽度较广,分别达到0.7358和0.5271;群落中黄连木与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侧柏与黄连木的生态位重叠较大;侧柏在灌木层中几乎没有出现幼树,但由于它们在乔木层中的生态位较广且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小,所以侧柏、刺槐与构树仍将是该区荒山造林的主要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蔷薇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昌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62-7162,7165
蔷薇科植物在浙江省分布有28属159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乔木、小乔木、灌木有40种之多,大多数花、果色泽艳丽,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有利于丰富当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并促进对蔷薇科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查福州市金牛山公园植物应用现状,从植物造景角度分析了某些节点的植物景观效果,并对金牛山公园树种的选择与配置,乔木、灌木、草本和攀援植物等在金牛山公园的绿化配置情况进行评述。分析了金牛山公园植物配置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