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半野生和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半野生、半栽培及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和栽培大豆叶面积指数依次降低,而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随品种的进化而增加;从生育期的变化来看,3种类型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苗期和结荚期较低,开花期较高,最大值出现在鼓粒期;3种类型大豆的光合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型变化,但以栽培大豆日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阎秀峰  许守民 《大豆科学》1990,9(3):221-227
大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随生育期进程而变化。大体上从幼苗期到结荚期较低,而初生叶及鼓粒期、黄叶期叶片较高。光合速率随生育期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以鼓粒期最高。生殖生长期间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是早晚较高,9:00~15:00较低且变化平缓。不同层次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结荚鼓粒期自而下依次增高,开花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间作系统中玉米光合作用指标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对玉米和大豆间作系统中玉米的某些光合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间作种植方式下,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表现为较单作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从整个生育期来看,4种光合指标的变化基本一致,都呈单峰型曲线变化。在抽雄期和灌浆期达到一个高峰,然后下降,但间作玉米下降的幅度要小于单作玉米。说明间作方式改善了玉米的光合作用条件,增强了玉米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更好地预测和评价大豆产量并筛选高产高光效大豆品种,以4个生育期差异较小、产量差异较大的大豆品种临豆9号、潍豆9号、菏豆12号和齐黄34为材料,测定不同品种在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4个主要生育期的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与大豆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至成熟期,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或双峰曲线,最高峰值出现在10∶00;高产品种齐黄34在鼓粒期和成熟期光合速率日均值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产量在结荚期和鼓粒期与Pn日均值、ΦPSⅡ日均值呈显著正相关,与Ci日均值呈显著负相关;鼓粒期和成熟期,Gs日均值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说明结荚期至成熟期,Pn、Gs、Ci、ΦPSⅡ日均值是高产、高光效品种鉴定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与普通产量大豆辽豆1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处理对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下,辽豆14号叶片的光合速率从盛荚期以后均高于辽豆11号;不同种植密度水平下,辽豆14号叶片的光合速率从始粒期以后均高于辽豆11号。辽豆14号在始粒期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未出现“午休”现象,而且整个鼓粒期保持了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成熟时收获指数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强是超高产品种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豆生长发育各阶段的不同水氮处理,阐明水氮耦舍对大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水分“特涝”条件下,在R2和R4期,气孔导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蒸腾速率总体有升高趋势,增施N肥降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对大豆产量形成不利;2、在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可以提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但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递减,增施N肥可以提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对大豆产量形成有利;3、在土壤水分“略旱”条件下,导致各生育时段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降低,特别是R2—R5期,增施N肥可以调节水分对光合速率的作用,同时提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增强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4、在土壤水分“特旱”条件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降低,增施N肥不能对大豆生理特性起到调节作用,而土壤恢复适宜水分后,N肥对大豆受旱恢复生长的速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大豆Ve期遭遇旱、涝水分条件,全生育期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这种影响呈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同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物光合作用与产量密切相关,为了探讨大豆品种光合特性差异,选用不同的大豆品种对光合速率,光合日变化等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光合速率动态变化不同,有的品种前期光合速率高,后期衰减较快,有的品种则相反,有的品种整个生育期光合速率都较高;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从壮龄叶开始向下呈下降趋势,但品种间的下降幅度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叶片正面、背面光合速率相差较大,不同生育时期背面光合速率占正面光合速率比率也不同;不同环境下品种间光合日变化差异很大,在相同环境下由于各品种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一样,使日变化仍有较大差异.因此,选择高光效品种时应兼顾各项光合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半野生、半栽培及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半野生大 豆叶面积指数依次降低,而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随品种的进化而增 3种类型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苗期和结荚期较低,开花期较高, 类型大豆的光合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型变化,但以栽培大豆日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大豆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于大豆盛花期和鼓粒期分别测定了3个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蒸腾速率、叶温、空气中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基于叶温的蒸气压亏缺等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和鼓粒期,一天内不同时间段3个供试大豆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有所不同.在大部分时间段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蒸腾速率呈正相关,而与细胞间隙CO2浓度和蒸气压亏缺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豆光合生理的研究进展较快,其中包括对大豆品种间光合速率的研究,以及从形态解剖方面研究大豆光合生理特点等。从1981年起我们对不同生态型(熟期、结荚习性)品种及不同群体结构的光合生理特点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环境条件、品种、群体  相似文献   

11.
两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il]品种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玉 《大豆科学》1989,8(1):33-38
对两个大豆品种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多次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大豆品种的光合速率(A)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气孔阻力(R_s)的日变化与A相反,但中午时的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只有轻微的降低,这说明中午A降低的内部因素除气孔限制外,还有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中午时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和大气温度(Ta)升高,相对湿度(R_H)下降,引起叶片温度(Te)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了不同生育期大豆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总活性随生育进程而呈增强趋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盛花期。品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区的C_3、C_4酶带。  相似文献   

13.
嫁接茶树及其接穗和砧木品种冬季光合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孟利  吴姗  任明兴  骆耀平 《茶叶》2003,29(4):202-205
以嫁接茶树(龙井43/鸠坑,水仙/鸠坑)及其接穗和砧木品种(龙井43,水仙,鸠坑)为材料,测定了茶树冬季的光合日变化。冬季嫁接茶树的光合特性日变化测定表明,嫁接茶树的净光合速率(Pn)有向砧木鸠坑靠拢的表现,各处理在整个测量时段内,气孔导度(Gs)都很小,气孔基本处于关闭或微张开状态。在光照不强、温度较低的冬季,中午Pn值也降低,仍表现有“午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1986—1987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早熟7号和早熟14号大豆植株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叶片的最高光合速率和平均光合速率,基部叶片>中部叶片>顶部叶片;叶面积、功能期和光合势,均为中上部叶片>顶部叶片>基部叶片。夏大豆植株叶片的平均光合速率,以苗期及开花期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鼓粒后期下降尤其明显。单株光合速率及叶面积随着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以结荚期最高。  相似文献   

15.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flag leav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under saline sodic soil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t the full heading stage of rice.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rice leaves showed a double-peak curve in a day in both non-saline sodic and saline sodic soil treatments. The first peak of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ppeared at 9:00–10:00 and 9:00 in the saline sodic and non-saline sodic soil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second peak both at 14:00. The midday depression of the n...  相似文献   

16.
钾营养对杂交稻光合作用动态及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杂交稻威优35号在低钾土壤上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三个钾水平:K0(不施钾);K1(1.5 g K/ 15 kg土);K2(3.0 g K/15 kg土)。结果表明:(1) K0处理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率降低而暗呼吸增高,叶绿体发育迟缓而解体较早,光合功能期缩短;K1及K2的净光合率明显高于K0,光合功能期亦较长,而暗呼吸则长时期保持较低水平。(2)K0处理在灌浆期净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而K1、K2则在夏日中午仍保持较稳定的净光合率。(3) K0处理“午休”的出现与蒸腾速率增高有关,且在上午9时还有一蒸腾高峰,使叶子大量失水;施钾处理在一天中的蒸腾曲线则较平稳。(4)K0处理稻株叶片中含K量从上到下有明显梯度,灌浆期下层叶的含K量仅为剑叶的30.08%,易引起早衰,且使根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施K处理叶片从上到下无明显梯度。总之,施K增加光合面积,避免早衰,增加粒数,显著提高谷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栽培大豆品种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相关参数变化,将1923-2006年划分为4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60年以前、第二时期为1961-1980年、第三时期为1981-2000年和第四时期为2001年以后,以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20个栽培大豆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在R2(开花期)、R4(结荚期)、R6(鼓粒期)和R7(成熟期)进行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在R4、R6和R7期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皆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从衰老进程来看,R4~R6期,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下降值比皆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R6~R7期,大豆品种比叶重下降值比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这说明随着品种遗传改良,改善了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提高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延长了光合时间,从而延缓叶片衰老,为产量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苏打盐碱胁迫下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因子对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非盐碱和盐碱胁迫下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明显双峰曲线,第1次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00~10:00和上午9:00,第2次峰值均在下午14:00,中午均出现光合的“午睡”现象,但盐碱胁迫显著降低一天中的净光合速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9:00~13:00时非盐碱和盐碱胁迫下的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质和相关程度有所不同;在非盐碱胁迫下,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是气孔导度,其次是气孔限制值,气孔因素是影响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因子;在盐碱胁迫下,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光强,其次是空气温度,非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