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在老挝境内应用性引诱剂对琅南塔、乌多姆赛、琅勃拉邦和万象4省进行了实蝇诱捕.放置了24个诱捕器,诱捕到果实蝇属(Bactrocera)实蝇1233头,15种.其中,琅勃拉邦省实蝇种类最多;橘小实蝇种群数量最大;瓜实蝇、南瓜实蝇、颜带实蝇、橘小实蝇、锈实蝇分布最广.  相似文献   

2.
2014—2018年,在河南省选择9个地市39个监测点,针对实蝇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成虫开展诱捕监测,并进行种群动态分析。监测结果表明,39个监测点诱捕到的5种实蝇中,以具条实蝇数量最多,占诱捕总数的33.36%;其次为橘小实蝇和南亚果实蝇,分别占诱捕总数的24.17%和21.36%;再次为瓜实蝇,占9.53%;三点棍腹实蝇诱捕数最少,仅占4.84%。具条实蝇、南亚果实蝇、瓜实蝇与三点棍腹实蝇的发生高峰期均在7—9月份;橘小实蝇发生稍晚,高峰期在8—10月份,与其寄主的收获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性诱剂、昆虫物理诱黏剂、橘小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橘大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瓜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这5种实蝇诱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集橘小实蝇的数量显著多于其余4种诱剂,物理诱黏剂、3种实蝇食诱剂均可同时诱集橘小实蝇、南瓜实蝇和瓜实蝇,诱虫量以瓜实蝇食诱剂和物理诱黏剂最好。性诱剂、诱黏剂和食诱剂各具特点、互有长短,生产应用中可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重要害虫实蝇在潮汕地区的发生情况,本文于2019~2021年使用诱捕器对实蝇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3年共诱捕到实蝇8种404 613头,其中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数量最多,且以每年超30%的速度增加,占3年总量的98.78%,其次为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ibitae)、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和具条实蝇(Bactrocera scutellata),占比分别为0.60%、0.49%和0.13%。桔小实蝇、瓜实蝇、南瓜实蝇、具条实蝇已成为当地的优势种,而桔小实蝇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实蝇种类监测情况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贵州省36个县(市、区)的772个监测点的监测发现:贵州省主要实蝇种群为南瓜实蝇、瓜实蝇和橘小实蝇,未发现地中海实蝇,其中南瓜实蝇为优势群体,占54.8%。实蝇活动高峰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主要发生于果园、蔬菜基地、水果批发市场等地。  相似文献   

6.
缅甸第四特区实蝇类害虫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3年连续3年5~10月对缅甸第四特区检疫性实蝇类害虫进行疫情监测.在第四特区3年共设置了60个监测点,应用性引诱剂和诱饵诱集实蝇成虫,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饲养,初步查明检疫性实蝇害虫种类有12种,其中优势种为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其次为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和南瓜实蝇.5~7月为实蝇类害虫发生的高峰期,种群数量以6月份最多.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蝇蛹俑小蜂对橘小实蝇的控害潜能,室内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亲代蝇蛹俑小蜂对两种寄主家蝇和橘小实蝇的嗅觉反应,及连续5个子世代(F4~F8代)的1~6日龄的蝇蛹俑小蜂对两种寄主的选择性寄生率。结果表明,在供选择的家蝇或橘小实蝇的成虫、蛹和粪便等9个处理中,进入橘小实蝇粪便处理区的蝇蛹俑小蜂的数量最多,占总数量的46.7%,反应率为73.3%。蝇蛹俑小蜂羽化后1~6 d内,平均寄生率随着蝇蛹俑小蜂羽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家蝇组的蝇蛹俑小蜂的平均寄生率由第1 d的86.4%下降至第6 d的61.5%,家蝇和橘小实蝇混合组的平均寄生率由87.2%降至49.6%,橘小实蝇组的寄生率的降幅最明显,由第1 d平均寄生率的82.1%下降至第6 d的22.2%;不同世代,相同日龄的蝇蛹俑小蜂对混合组的寄生率最高。因此,从蝇蛹俑小蜂对家蝇和橘小实蝇的寄生选择性结果表明,蝇蛹俑小蜂可作为橘小实蝇的理想防控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德宏边境口岸10年的实蝇监测数据,从实蝇种类、种群数量和结构动态变化方面分析实蝇发生发展情况。结果如下:(1)10年间德宏地区共监测鉴定出13种实蝇,其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桔小实蝇、瓜实蝇和南瓜实蝇;(2)3种主要实蝇10年来发生数量呈上升态势,2009年增速最快,1年监测到的实蝇占10年总量的28.1%;(3)桔小实蝇已经成为德宏地区最大的优势种群,到2009年,它在3种主要实蝇中已占79.0%的绝对多数,增速也最快。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实蝇粘虫板对天敌的诱杀作用,完善实蝇粘虫板在果园的使用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橘园、桃园、梨园悬挂实蝇粘虫板,调查其诱杀的橘小实蝇、其他害虫和天敌数量。结果表明,橘园、梨园和桃园共诱杀到15个种、4个科和9个类群,包括靶标害虫橘小实蝇、其他害虫和天敌。3种果园中粘虫板诱杀的昆虫种、科或类群数量有差异,其中梨园中诱杀的昆虫总数最多,为13 653头,其次是桃园,橘园中诱杀的昆虫总数最少。在橘园、梨园和桃园中,橘小实蝇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5.90%、23.45%和21.73%,最早出现时间均为6月;在橘园中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半年天敌诱杀量高峰期略滞后于橘小实蝇的诱杀量高峰期,在梨园和桃园中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橘小实蝇诱杀量高峰期与天敌诱杀量高峰期无明显相关性;3种果园中粘虫板诱杀的主要天敌有瓢虫、食蚜蝇、草蛉、寄生蜂,桃园和梨园中诱杀的草蛉较多,橘园中诱杀的瓢虫和寄生蜂较多。应用实蝇粘虫板防控橘小实蝇时,梨园和桃园应从6月上旬开始悬挂,橘园应从8月上旬开始悬挂,先少量悬挂,根据诱杀橘小实蝇数量,再逐渐增加粘虫板。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在云南大理梨主产区祥云、巍山、漾濞三县开展梨园橘小实蝇和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及性诱防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橘小实蝇和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存在差异。海拔较低的祥云县梨园橘小实蝇和梨小食心虫发生较重。在成虫发生高峰期应用性信息素开展大面积防治后,各试验梨园橘小实蝇和梨小食心虫的成虫数量较空白对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蛀果率均控制在2.5%以下,相对防效(保果率)达61.9%~88.39%,挽回产量损失1305~4045.5kg/hm^2。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甲基丁芳酚、蛋白诱饵等多种药剂药械诱集瓜果实蝇,研究实蝇发生种类、数量和分布规律。南亚果实蝇为绝对优势种。瓜实蝇诱剂和蛋白诱饵对果实蝇具有较好诱集作用,甲基丁芳酚对橘小实蝇具有较好诱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类型的套袋对苦瓜上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实蝇对果长为3~4cm的苦瓜为害率最低,约为3%;套袋显著影响苦瓜的好瓜率,果长为3~4cm的苦瓜套袋后好瓜率显著高于果长为7~8cm苦瓜套袋后的好瓜率,且前者经高密度聚乙烯袋、无纺布袋和牛皮纸袋套袋后好瓜率均≥90%;套袋也显著影响苦瓜的发育和色泽,与未套袋的苦瓜相比,经塑料袋和无纺布套袋后苦瓜果长、横径和单瓜重显著增加,颜色之间并无差异。结合本研究,建议苦瓜套袋防治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适宜时期为苦瓜发育至果长3~4cm时,适合的果袋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和无纺布袋。  相似文献   

13.
四川实蝇的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2000~2002年用Me、Cue、Tri3种实蝇性诱剂和水解蛋白在四川47县(市、区)370个点的实蝇监测结果。结果表明,共监测到实蝇9种,其中新记录种1种;资料记载的瓜实蝇、蜜柑大实蝇、纤小实蝇和盾条实蝇在本期调查中未发现;各种实蝇未扩大分布区域;桔小实蝇和南瓜实蝇的种群数量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1 535 bp的COI基因全长作为分子标记,通过测序得到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的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江西、福建、浙江、上海及江苏的12个种群共240头橘小实蝇个体的COI基因,对其进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分析江苏无锡地区橘小实蝇的入侵来源。结果表明,研究所涉及的橘小实蝇种群间呈现较显著的遗传结构,但并未出现距离隔离现象,且随着采样点经度和纬度的增加单倍型多样性呈减弱趋势。12个橘小实蝇地理种群分为3个组群进行AMOVA分析显示,组群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1.46%,组群内种群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4.07%,组群内个体间变异占总体变异的94.47%。表明本研究所涉及范围内的橘小实蝇有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无锡地区的橘小实蝇种群很可能来源于广东、江西及浙江地区。  相似文献   

15.
浅谈果蔬实蝇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类实蝇主要是橘小实蝇、瓜实蝇、南瓜实蝇等,近年来已在饶平县发生为害,其中橘小实蝇、瓜实蝇发生范围广、为害严重,一般为害率25%~30%,严重的高达90%以上,已在局部地区造成毁灭性损失。2001年以来在本县受害较严重的果蔬有洋桃、番石榴、青枣、枇杷、青梅、李、杨梅、香蕉、黄瓜、丝瓜、苦瓜等。荔枝、龙眼、橄榄受害较轻。为更好提高对该害虫的防治效果,根据本县近年来多方面的经验,可采取如下综合防治措施:1)清除被害果蔬,消灭虫源。将被害果蔬摘下,装入塑料袋,再施辛硫磷颗粒剂,然后深埋。果蔬市场的被…  相似文献   

16.
实蝇是水果和蔬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其寄生蜂在实蝇类害虫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对我国实蝇寄生蜂的种类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报道的实蝇寄生蜂有9科19种。其中,橘小实蝇寄生蜂5科13种(广东报道的有9种),瓜实蝇寄生蜂2科2种,泽兰实蝇寄生蜂5科6种。此外,还就我国几种橘小实蝇重要寄生蜂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大量饲养技术所进行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2008--2011年,利用水解蛋白、瓜实蝇、橘小实蝇、糖酒醋液等诱剂,对重庆市云阳县境内常见实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规律进行监测.分析总结几种常见实蝇成虫对不同类型诱剂的敏感性以及在不同海拔生态环境下实蝇的发生量和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PERT与仿真技术的橘小实蝇传入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疫性害虫传入风险定量评估是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计划评审法(PERT)和Monte Carlo仿真技术分析了2007年春夏两季(5~8月)入穗外地水果(香蕉、芒果、番石榴)经过采摘、运输、销售、丢弃等环节后,传入广州地区的橘小实蝇的数量及其风险概率。结果表明,橘小实蝇累计传入数量为590~598头,能够形成295~372对潜在交配成虫,经典PERT模型和Monte Carlo仿真的计算结果很接近,传入风险确实存在,为100%。同时灵敏度分析显示,遭受橘小实蝇危害的水果比例、1kg受害水果所含橘小实蝇幼虫的数量、有限时间内3龄幼虫的逃逸比率是影响害虫传入数量的3个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永春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规律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柑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又称橘小实蝇,隶属实蝇科,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水果和蔬菜的检疫性害虫。柑橘小实蝇食性杂,寄生范围广,为害水果和蔬菜超过250种。其成虫会飞,年发生世代多,繁殖力与适应性均较强。近年来,福建永春柑橘小实蝇为害日益严重,除为害番石榴、芦柑外,还为害黄瓜、南瓜、梨、桃、芒果和柿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番木瓜出口蒸热杀虫处理研究,包括海南产日升番木瓜鲜果内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瓜实蝇(B.cucurbitae(Coquillett))的卵和不同龄期幼虫忍耐力比较试验,番木瓜小规模、大规模蒸热杀虫试验,以及蒸热处理对番木瓜品质的影响等。结果显示,番木瓜鲜果内2种实蝇的耐热力由强至弱的发育期依次为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卵;其中,橘小实蝇的耐热力大于瓜实蝇,以橘小实蝇3龄幼虫的耐热力最强;完全杀灭番木瓜鲜果内2种实蝇的卵和幼虫(死亡率100%)的蒸热处理条件是番木瓜在蒸热室相对湿度60%~70%、约经3~3.5 h果心温度缓慢升温至41℃时,使用饱和热蒸汽(相对湿度90%~95%)25 min内快速升温至47℃后水淋冷却至常温。国产番木瓜小规模、大规模蒸热杀虫处理进一步确认和验证,在上述蒸热处理条件下,鲜果内总计数量分别为10 000头和32 000头最具耐热力的供试橘小实蝇3龄幼虫全部被杀灭,超过美国采用的机率9(Probit 9)检疫安全水平(99.9968%死亡率),完全可确保检疫安全。同时,蒸热处理后第7天的番木瓜鲜果与对照鲜果品质(包括色泽、口感,以及还原糖、蔗糖、总糖、总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的比较测定数据表明,除维生素C的含量有微量损失外,基本可保持鲜果的品质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