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 3~ 5口人的农户建立 1口 10m3的沼气池 ,上建卫生厕所和 3~ 4间猪圈 ,养猪 3~ 5头 ,建0 2hm2 生态茶园。每年可节省燃料和照明电费 5 0 0元 ;施用沼渣、沼液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 ,节约生产费用 3 0 0元 ;养猪增效 40 0元 ;种茶增效 80 0元 ,直接经济效益 2 0 0 0元。建沼气池和猪圈投资 3 0 0 0元 ,一年半可收回成本。还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4,(19):6-7
庭院经济投入小、产出大,农户建一个6立方米的“三位一体”沼气池,年可养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三批共30头,可节约能源开支600元,节约化肥、农药开支600—800元,年纯收入可达4600多元。户购两组8只獭兔,一年能繁殖150只,除去全部生产费用,年可获纯利润3700—4500元。从事食用菌、  相似文献   

3.
2002年,我家建起“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我家充分利用沼气池资源,进行温室黄瓜无公害生产。节约了化肥、农药的费用。黄瓜的品质、外观都比应用化肥的有所提高。具体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4.
温室辣椒生产用肥量大,施药频繁,导致化肥农药投入过量,为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通过示范推广集约化育苗、增施有机肥、基肥旋耕深施、土壤处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健康栽培技术,提高温室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冬闲稻田养鱼,667平方米可产商品鱼150~200千克,获纯利1000元左右,还可使水稻增产5%~10%,节省化肥和农药投入40~50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由于温室大棚的连作,化肥、农药施用量大幅增加,导致温室大棚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病虫害逐年加重,投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如何保持温室大棚农产品品质提高,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当前摆在广大农技人员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1效益分析一茬西红柿收入1.3万元,二茬甜瓜收入8000元,三茬豆角收入2000元,总收入2.3万元,成本投入2600元(包括种子800元,薄膜700元,化肥、农药1000元,水电费100元),温室折价3000元(建造价1.5万元,按使用5年计算),合计效益1.74万元,折合年亩效益2.12万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商洛地区化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了6项技术对策,可提高化肥利用率5%以上,年可减少化肥用量700万kg,节约投资1500万元。  相似文献   

9.
刘谦 《甘肃农业》2007,(8):94-95
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和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温室蔬菜已成为农业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在温室内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既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造成的污染也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智慧大棚就是农作物种植的现代化方式。在荷兰、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目前都在大力发展集约化温室产业,温室中的温度、光照、水、气、肥等通过计算机进行调控,从品种选择、栽培到采收包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实现了由传统种植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智慧大棚中化肥农药污染的科学管控,因为化肥农药的污染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品质,进而影响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智能大棚中化肥农药的危害,分析了智慧大棚中化肥农药污染防控的意义,提出了智慧大棚中化肥农药污染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化肥农药投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山东省桓台县唐山镇、陈庄镇、果里镇1996、2003年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及粮食产出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该县化肥、农药投入的合理性以及对农村环境存在的潜在威胁。调查结果表明,桓台县施用的化肥品种以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铵和各种复混肥为主;农药以各种高毒、高残留杀虫剂为主,如敌敌畏、对硫磷等。其中2003年的化肥单位耕地面积施用量1233.93kg·hm-2,纯N施用量718.96kg·hm-2,农药(商品量)12.39kg·hm-2,粮食产量14690.40kg·hm-2,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44.87%、16.15%、63.24%、3.89%。经分析,桓台县目前化肥、农药投入水平过高,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效应已经不显著,且投肥结构不合理,N用量过高,P2O5投入较为合理,K2O用量严重不足。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对环境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分析不同规模养猪户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得出当前我区农户庭院规模养猪的最佳范围在21~30头之间,户均盈利1 962.80元,头均盈利74元,每千克体重投入4.29元,其中饲料投入占总投入的62.70%,千克活重盈利0.76元,投入产出比为1:1.18。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总体的化肥农药减量效果很明显,农作物的化肥农药减量效果也很明显,但粮食作物的化肥农药减量效果并不理想。基于农村人口老龄化视角,剖析了粮食绿色生产存在的困境,并对粮食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不减反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助力粮食绿色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十三五”时期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实施效果,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施用强度及施用效益等方面系统分析农药化肥的减量效果,从9个农业区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层面分析农药化肥减量的区域差异和变化。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各区域农药化肥减量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区域降幅达30%以上;华南区农药施用强度远高于其他农业区;东部地区的农药施用效益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贵州的农药施用效益最高;华南区、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是化肥施用强度较高的3个农业区,其中海南、福建、北京的化肥施用强度较高;青藏高原区、云贵高原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和华南区化肥施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其中,贵州、青海、西藏、浙江、四川、海南和上海在“十三五”期末的化肥施用效益最高,达到了20万元·t-1以上。“十三五”期间农药化肥减量的年度变化和区域差异为各区域制定精准的农药化肥减量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山东省环保局获悉,山东省将投入1.2亿元,力争在3年内实现南水北调沿线区域农药施用量减少40%、化肥施用量减少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水稻化肥减施新途径,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7—2019年在安徽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开展了水稻机械旱条直播一次性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技术和水稻机械穴直播一次性施肥技术模式示范研究,并对3种减肥技术模式的减肥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较常规施肥,采用化肥减施技术模式后,水稻可减肥23.2%~26.3%,同时增产5.9%~13.0%,氮肥利用率提升9.0%~22.0%,经济效益增加1150~2751元/hm2.各减肥技术模式对于水稻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作用,适宜在安徽省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辽宁省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2016年,全省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比上年减少4万吨和1300吨。项目引领推动措施落实。在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中,辽宁省充分发挥各类项目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投入资金4950万元在全省设施蔬菜区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投入4477万元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果树及蔬菜标  相似文献   

18.
张民 《中国农资》2006,(6):60-63
据估计,我国氮肥的损失量(以纯氮计)每年可达9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239亿元,造成了化肥资源的极大浪费。化肥的生产是以煤炭、天然气、水及其他资源为基础的。节约化肥,实际上就是节约这些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实现控释肥料的产业化,可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硫磺和废旧大棚塑料薄  相似文献   

19.
临猗县东张镇街东村村民姬存祖,积极探索沼气综合利用新途径,在总结出沼气全年使用的基础上,在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家自建的12m^3沼气池,不仅满足了一家7口人的生活和照明,而且还可以节约化肥、农药等2000元,总效益达到2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均已呈现下降趋势。调研发现全省化肥农药总体使用量还有较大可降低的空间,如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战略定位,如何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