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袋栽香菇接种后,一般都要在穴口上贴胶布,不但增加接种时的工作量,而且胶布经蒸汽灭菌后容易脱胶或老化,杂菌即趁虚而入,从而降低了成品率。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香菇木屑菌种直接封实穴口法,几经小试取得了成功,并于87年秋在我县5个香菇袋栽生产点推广应用,共接种53600多个菌筒,成品率平均达80%以上,最高的达93.1%。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制一根长15厘米、直径2厘米的锥形木棒。将经灭菌的料袋连同木棒一起放入接种箱(室)内进行消毒。接种时木棒和料袋的接种部位均要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再用木棒的尖端打一个深2厘米的穴,然而接入香菇木屑菌种揿严,并与菌种料袋表面相平。由于菌种与栽培料紧密结合,再加上不贴胶布透气性好,所以菌丝定植快,抵抗杂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世界香菇生产和消费大国,其栽培规模与种植技术对香菇的生产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免割保水膜袋新型香菇栽培技术,很多菇农持犹豫、观望态度.根据荆门、襄阳等地的袋料香菇种植情况,将免割保水膜袋栽培与传统2种栽培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免割保水袋栽培省工、省时,品质安全,成品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蚊帐”式塑料棚接种效果好接种是代料香菇生产最关键的一道工序,而接种场所又直接关系着接种的成功与否。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缺点是接种箱密封性能差,接种室环境不卫生、空间太大,致使消毒难以彻底,接种成活率不高,尤其是早熟品种生产季节成品率更低。为...  相似文献   

4.
袋栽香菇生产,接种是个关键,它必须在相对无菌的空间,通过无菌的工具,将纯的香菇菌种接入彻底灭菌的料袋,并从各方面杜绝杂菌的侵入。但从目前香菇菌袋总的污染情况来看,接种污染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发展新区有些菇农缺乏有杂菌的意识,无菌操作不严,常导致大批菌袋污染,损失惨重。现将香菇袋栽接种污染的表现与原因剖析如下:1环境污染在年久失修、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破旧房屋内接种,环境中的杂菌基数过大;接种间不进行认真整修,达到不密闭的基本要求,虽用消毒药剂进行过多次熏蒸,仍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个别菇农为…  相似文献   

5.
提高香菇生产成品率新工艺双袋法"双袋法"指在通常的香菇筒袋外再套上一只特定规格的薄膜袋,然后完成灭菌、接种、培菌等过程。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常规的筒袋袋料并扎口后,在料袋的适当位置上扎一个孔,然后套上外袋,袋口用活结扎好,入灶灭菌,冷却后接种时褪下外袋...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袋栽香菇过程中,重要的技术关键就是脱袋。现将福建省古田县菇农如何做好脱袋和脱袋后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袋料栽培香菇,一般9月底前接种结束,10—11月间进入脱袋培养出菇阶段。有些栽培者在脱袋时,单凭接种后的天数为  相似文献   

7.
袋料香菇栽培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适宜庭园式发展的项目,已有20多年历史。该产业随着市场的变化,经历了频繁的行情波动,技术上未能全面普及,“菇贱伤农”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忽视栽培季节的紧迫性;二是对品种的选择不科学;三是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品质低劣;四是干制技术不过硬;五是信息不灵,蜂拥而上,缺乏布局。现就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1把握好栽培季节袋料香菇栽培同其他农作物一样,对季节要求非常严格。春栽香菇栽培过迟,由于品种和气温的原因,易影响制袋的成品率,菌筒越夏遇高温易造成烧菌烂袋。秋栽香菇栽培过迟,年前不能出菇,或只能出一茬菇;年后出菇品质较差,若遇高温则不出菇,造成减产和产品质量低劣。春栽香菇中低温型品种,应在3月20日以前完成接种,最迟不能超过3月底;低温型品种则必须在2月30日以前完成。秋栽香菇的栽培时节就更要紧了,9月10日以前必须完成接种,否则年内不能收两茬优质冬菇。栽培过迟,还会因加温养菌而增加成本。所以要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好栽培时节,充分利用适宜的自然条件,提高栽培效益。2选择好品种品种是决定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因素。选择品种首先要根据各地自然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栽培的...  相似文献   

8.
王桂富  任仁  桂丽 《食用菌》2013,35(1):52
近年来,豫西、豫南的西峡、桐柏等地引进推广春栽香菇的免割袋栽培技术,由于免去了割口放苗的烦琐工艺,香菇栽培才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和工厂化,年栽培万袋以上的农户数不胜数,年栽培十万袋以上的香菇专业户逐年增多,香菇栽培真正迎来了革命性的高潮.但是由于气温变暖和免割袋香菇使用的双层塑料袋等因素,近两年出现了越夏成品率低,夏季烂棒率高的越夏风险,仅2010年夏季,桐柏县免割袋香菇平均越夏损失30%左右,一些因在山北坡摆放越夏、通风差的农户,甚至全军覆没,给菇农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济损失惨重.笔者从2010年开始引导部分栽培大户选择在杨树林内越夏,采取喷带雾化水降温,改变菌袋码放方式等综合措施,使越夏成品率达到100%.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食用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袋栽香菇污染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芳  张占兴 《食用菌》1998,20(1):38-39
近年来,我国香菇代料栽培发展很快,但由于有些菇农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重视不够,导致污染率高,造成香菇减产或绝收。 1 污染原因 1.1 料袋灭菌不彻底造成污染 特征是杂菌在料袋内普遍发生,种类多样。有时前期无任何表现,后期突然暴发。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①灭菌灶设计不合理,仓内有“死角”。②温度达100℃保持的时间太短,袋料中心由于传热慢灭菌不彻底。③原料严重霉变,杂菌基数大,按常规灭菌达不到彻底灭菌要求。 1.2 表面微孔造成污染 特征是出锅后5~10天,在袋表有杂菌小斑点,细查在袋膜有小孔。造成微孔污染的原因:①塑料袋质量不高,韧性差,本身存在有微孔。②在装料、出锅、转运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的小孔。③灭菌灶仓壁粗糙,在装锅过程中扎破袋造成的微孔。 1.3 接种过程中造成污染 特征是接种穴周围有杂菌斑。主要原因:①接种室消毒不彻底有杂菌孢子存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21,(5)
介绍定西市主栽香菇品种特性,反季节袋料栽培香菇的生产季节、菇棚搭建、菌种选择、培养料要求及配制、制袋、接种、培育、出菇、采收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黑木耳栽培量仅次于香菇,是第二大类食用菌,主要生产区是丽水市。"十二五"以来,庆元县黑木耳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2014年代料黑木耳栽培量分别为4 500万袋和3 500万袋,成为继香菇之后的第二大主栽食用菌。由于黑木耳菌丝抗性较弱,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低下是黑木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通过研发黑木耳胶囊菌种,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促进菌种生产向  相似文献   

12.
成品率的高低,是袋栽香菇成败的关键.袋料接种多在夏季高温期进行,此时香菇菌丝的生活力相对较低,杂菌生长繁殖较快,如果掌握不当,常常会导致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在香菇接种发菌期,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基数,创造一个有利于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繁殖的环境。根据我地菇农的经验,归纳起来要把好七个关。(一)把好季节关接种过早,气温偏高,易污染杂菌,成品率低;接种过迟,脱袋时气温低,不利菌筒转色,影响秋菇的产量。一般掌握在当地气温低于28℃时开始接种为好。在我区以8月下旬~9月底接种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概述灵芝的功能、应用及菌种生产。从栽培季节,栽培室的选建,栽培袋制作,灭菌与接种,发菌管理,出芝管理,孢子粉的收集等方面介绍灵芝的袋料栽培技术。提出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吴志贤 《食用菌》2006,28(6):62-62
袋料香菇栽培中,料棒灭菌是生产的重要环节。浙西南山区的庆元县是香菇主产县,该县菇农香菇料棒灭菌从前采用土锅灶灭菌法。推广小型常压锅炉在袋料香菇料棒灭菌上的应用,与土锅灶灭菌法相比较,具有两个优点:一是灭菌程度一致;二是节约成本。该县袋料香菇年生产量8000万袋,如果  相似文献   

15.
在袋栽香菇生产上,优质壮龄的菌种、彻底灭菌的料袋、严格的无菌操作,还必须通过发菌期的科学管理,才能确保菌袋成品率,把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少菇农接种后对菌袋疏于管理,麻痹大意,致使污染严重,前功尽弃.根据大量的生产调查,现将香菇袋栽发菌期管理污染的表现与原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杂菌污染的原因 1.1栽培过程中对原辅料、接种室、菇场及工具的消毒不彻底,或是袋料灭菌不彻底,这是发生杂菌污染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陕西宁强县于2004年开始发展袋料香菇,由开始的食用菌几十万袋发展到现在3000多万袋,已形成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特色产业。通过实地调研香菇栽培户,了解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形成了适合当地春栽袋料香菇栽培的主要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木屑袋栽香菇接种,都是处在高温季节进行,用常规接种法易污染,我们用不贴胶布,徒手室内接种,置冷却、消毒、接种、菌丝培养于同一室内的方法(以下简称 AF 法),既提高了成品率,又节省成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栽培季节和原料选择、栽培室的选建、菌种生产、培养料配方、拌料装袋、灭菌与接种等方面,详细介绍室内灵芝袋料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颜振兰 《食用菌》2002,24(4):25-26
代料栽培香菇的经济效益 ,决定于制袋接种成品率、产品质量和产量以及市场销路和价格 ,但因缺乏栽培管理技术而影响经济效益 ,即使成品率较高也未必有高效益 ,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培菌转色和出菇管理技术。1 培菌转色 香菇菌种接入料袋后 ,菌丝在适宜温度条件下 ,经恢复萌发定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