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生长受阻和仔猪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1~3月龄,特别是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10~15d内的仔猪多发,有的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发病率高达  相似文献   

2.
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仔猪腹泻,而且仔猪腹泻发病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为10%~15%。仔猪发生腹泻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抗病力减弱、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仔猪副伤寒也叫仔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所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为败血症、坏死性肠炎,肺炎。该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该病在我国各地的猪场都有发生,且多发于卫生条件差的猪场,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很多因素都可引起仔猪腹泻。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为10%~15%。仔猪发生腹泻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抗病力减弱,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在猪的养殖中,仔猪的饲养管理尤为关键。特别是仔猪出生后的30d内,容易发生疫病造成死亡,第1周死亡数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以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因此,仔猪出生后第1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区各地猪场发生腹泻疫情都比较严重,仔猪死亡率很高,包括一些管理及防疫做得较好的猪场也有发生。有些猪场发病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月还没稳定下来,有些猪场就算稳定2~3周后,又有反复发病的情况,损失巨大。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谈谈春季生猪病毒性腹泻治疗措施。 1.症状 主要发生在产房的哺乳仔猪以及断奶后的保育猪,生长育肥猪亦有腹泻发生。从腹泻的粪便来看,产房仔猪主要是黄色、白色水样,保育猪灰、黄色。母猪及育肥猪都能很快恢复,仔猪2~3日龄就表现呕吐和腹泻,很快脱水消瘦,衰竭死亡,对生产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7.
在按常规办法 (如科学接生、吃足初乳、早期辅料、增喂铁剂、定期防疫 )哺乳仔猪的同时,应给仔猪加喂酸化剂,以促进其消化道发育。具体做法是: (1)在乳猪料中单纯补充有机酸,如柠檬酸、延胡索酸和甲酸等。补充量可占到仔猪日粮的 2%~ 3%,若同时在饮水中添加乳酸,效果更好。 (2)补喂复合酸化剂。由山西省农科院设计的 1号、 2号复合酸化剂可在仔猪 7日龄~ 12日龄与 22日龄后同时饲用。 7日龄~ 12日龄时, 1号用量占饲料配方总量的 0.76%, 2号用量占 0.4%; 22日龄后 1号和 2号复合酸化剂分别占到 0.38%和 0.2%。 1号复合酸化…  相似文献   

8.
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断奶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断奶后饲养管理跟不上。仔猪断奶后腹泻综合症发病逐年上升,据几家大型猪场临床病例统计,腹泻病死率达到10%~20%,有的高达40%以上。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很容易激发其他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是生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以其生长速度快和死亡率高被人重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健康养殖的实施,虽然哺乳仔猪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是目前山西省哺乳仔猪死亡率还徘徊在10%左右,占生猪总死亡率的65%~70%。如何破解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减少死亡率的难题,是需要我们尽快研究和解答的。1.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严松奎 《湖南农机》2011,38(9):202+204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的哺乳期一般为28 ~56d,超早期断奶为21d,乳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代谢最旺盛、对营养物质最敏感的阶段.断奶是仔猪出生后第二次应激,仔猪断奶后完全依赖固体饲料,但是消化饲料的酶液还没有健全,这是很大的营养应激,此外,还有环境变化和心里方面的应激,这些综合因素容易造成仔猪生长停滞或下痢,平稳过渡是饲养断奶仔猪的关键.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生长育肥期日增重和出栏时间,因此,打好这一基础,对加速猪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规模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是养殖户反映较强烈、经济损失较重的一种疾病。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仔猪的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为10%~15%。发病后生长发育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猪的口腔黏膜、蹄部、乳房、鼻吻突部等部位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各日龄阶段的猪只都可发生,但哺乳仔猪、保育猪表现较为严重,死亡率偏高。另外,从不同品种猪发病情况来看,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在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1位。  相似文献   

13.
1.止痢精治仔猪白痢 取止痢精涂于患猪百会穴(俗名十字骨凹陷处)治仔猪白痢效果好。1~15日龄仔猪每头用药2ml,16日龄到断奶仔猪每头用4ml,断奶后按每公斤体重猪  相似文献   

14.
猪冬季病毒性腹泻是由于不同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肠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如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等。该病多发生在阴冷潮湿的冬季或早春,故俗称“冬痢”,各种年龄猪都易感染发病,只靠症状不易分辨,多以排水液粪便、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特征,1~3月龄的仔猪更容易感染该病,断奶仔猪发病率高达30%~40%。该病为寒湿泄泻,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运用中兽医辩证论治理论,以渗湿利尿、散寒温阳为治,则选五苓散加减治疗,屡获奇效。  相似文献   

15.
断奶仔猪指的是从断奶到育成猪,体重达到23kg左右的仔猪。断奶是小猪生活中的大转折点。断奶仔猪是生长仔猪发育最强烈、可塑性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最有利于定向培育的重要阶段,从断奶到70日龄左右,是断奶仔猪的育成阶段。仔猪断奶以后营养改变,由吃液体母乳改变固体生干饲料,其次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从依附母猪的生活改为安全独立生活,容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患病。因此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保持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仔猪营养和饲养阶段的安排与仔猪的断奶日龄、断奶体重、栏舍设置、转群安排等因素密切相关,大体分为以下模式:第一阶段饲养模式应该说国内最早推广使用的饲料(正大311/551)其实就是一阶段的饲养模式,那时候的生猪大多是内三元杜长本/杜大本,约45日龄断奶,到70日龄以后再转换成小猪料。  相似文献   

17.
湿疹是生猪5月~9月高发的一种皮肤病,特别是对哺乳仔猪危害极大。1头发病后常于2~3天内波及全窝,10日龄内的病猪死亡率高达70%,有的仔猪即使不死  相似文献   

18.
冬春季节是母猪产仔高峰期,也是仔猪腹泻疫情的高发季节,2011年冬季以来,陆续发生仔猪特别是哺乳仔猪不同程度的腹泻,造成大批仔猪死亡,导致养猪场出栏率明显下降。据有关资料统计数字表明,有许多猪群仔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病死率为15%~20%左右,由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缺铁性贫血是指半月至1月龄哺乳仔猪缺铁所发生的一种营养性贫血。以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数量减少、皮肤及可视黏膜苍白以及生长受阻为特征。哺乳仔猪生长每天需铁7~8 mg,但仔猪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铁不足1 mg。因此,出生后1个月以内的仔猪仅靠从母乳中获得铁,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正常情况下,仔猪有个生理性贫血期,若铁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则难以度过此期。夏秋青草旺盛期补饲青草的母猪及仔猪,可从青草中获得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是指仔猪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约1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此时死亡率很高,约占猪死亡总数的60%~70%,因此,加强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断奶窝重、缩短仔猪体重达25kg时间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