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西兰研究者最近对1992~1994年收获的玉米作霉菌菌相和霉菌毒素污染量的普查,普查结果,1992~1994年收获的玉米普遍感染了镰刀菌。玉米中带有的霉菌毒素主要是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以及玉蜀赤霉烯醇,1992年收获的玉米样品中镰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实验证实用氨熏蒸含黄曲霉毒素B_1(AFTB_1)的稻谷可以有效地降解毒素,抑制和杀灭污染稻谷的霉菌。对未经熏蒸的稻谷表面及谷粒内部霉菌分析得知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白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等为其优势污染菌。其中黄曲霉占被分离霉菌总数的40—70%。了解氨对霉菌纯培养物的作用及对黄曲霉产毒能力的影响,可以为氨熏蒸降解AFTB_1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故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去除霉菌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其中包括黄曲霉毒素,同时避免污染的重新发生而发明了电脉冲方法。该方法可插入其它生产程序。一个系列生产装置每小时可处理300公斤物料。用此法处理后的饲料和粮食可保持在四周不见霉菌污染,而未经处理的则在两天之内就完全霉变。由此可见该方法既清除了黄曲霉毒素,也清除了其它霉菌和孢子。由脉冲法是利用一定频率的卸料过程而产生的电势能去剧烈破坏各种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霉菌毒素是中国畜禽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在饲料中常见、且对动物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霉菌毒素有6种,即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B1。笔者全面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对这6种主要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对其方法过程和性能特点(提取剂、净化方法、定量方法、回收率等)进行了系统比较,为建立饲料中这6种霉菌毒素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同时检测技术标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霉菌毒素是我国畜禽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在饲料中常见、且对动物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霉菌毒素有6种,即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B1。本文全面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对这6种主要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对其方法过程和性能特点(提取剂、净化方法、定量方法、回收率等)进行了系统比较,为我国建立饲料中这6种霉菌毒素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同时检测技术标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一、霉菌毒素概述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目前,霉菌主要分为作物在收获前产生的田间霉菌和作物收获后产生的仓储霉菌,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不仅损害饲粮作物,还会对各种饲料和食物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直接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甚至引发疾病和死亡。霉菌毒素根据不同霉菌产生的毒素可分为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旋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主产区新收获玉米中呕吐毒素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消减措施。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玉米中呕吐毒素含量在整体上存在较大差异,玉米受呕吐毒素污染的前提条件是感染产毒霉菌,与生霉粒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呕吐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皮层部位,筛理和色选等常规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含量,并对臭氧降毒技术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对合理把控玉米收购质量以及确保入库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B_1是一种极毒且又是强致癌性的霉菌毒素,它严重地污染着花生,玉米等食品,这已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对那些被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粮食又如何处理,以便更好地利用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最近我们用已被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玉米,在实验室内按正常工序加工制成米凉粉。经分析测定表明,原来含250PPb黄曲霉毒素B_1的玉米,制成米凉粉后已检测不出黄曲霉毒素B_1。下面就把  相似文献   

9.
肉鸡浓缩饲料中霉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春季(3月—5月)不同地区肉鸡浓缩饲料中霉菌的污染状况,分别对哈尔滨市、天津市和广东省某仓库的肉鸡浓缩饲料样品进行采样调查,分析霉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广东省的饲料样品中的霉菌污染最严重,天津市的次之,哈尔滨市的较轻;各地区产毒菌种类相似,主要是串珠镰刀菌、纯绿青霉,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但所占比例不同;哈尔滨以串珠镰刀菌为主,天津市的饲料3月以串珠镰刀菌为主,4月、5月以纯绿青霉为主;广东地区以纯绿青霉为主。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均未超过国家允许限量。数据表明,霉菌污染情况与地区、温度、湿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黄曲霉菌的代謝产物,是相当强的致癌物質,是在食品中分布較广的一种霉菌毒素。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100多种,这些霉菌毒素对人畜的健康威胁很大,如日本的黄变米中毒;英国的“火鸡X病”;苏联的食物中毒性白血球缺乏病和黑葡萄状穗霉毒素中毒症等。更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人畜在大量摄入这些毒素时引起中毒死亡,而且在少量摄入时,能引起癌症。因此世界各国对这个問题很重視,組织相当的人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QS鼠类驱避剂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素对鼠类有良好的驱避作用,实仓使用0.2%辣椒素对农村储粮害鼠防护期超过349d。对于PVC袋仓储粮防鼠而言,QS鼠类驱避剂最佳使用方式依次为直接添加法、涂抹法和喷雾法,而对于编织袋仓储粮防鼠而言,最佳使用方式依次为涂抹法、浸泡法和喷雾法。  相似文献   

12.
高大平房仓低温密闭储粮试验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利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对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进行机械通风,将粮食降到较低温度,然后对粮堆实行隔热密闭并进行低温储粮试验.试验在隔热和防虫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只要对粮堆采取积极有效的隔热密闭措施就能够使粮堆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状态,抑制了储粮害虫的孳生繁衍,再采取防止外部害虫感染的措施,就能够实现粮食的元药保管.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新的用于检测储藏小麦害虫感染的方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SPME),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PME法所提取的几种常见储粮害虫(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所释放的挥发性信息素可以作为粮食受害虫感染的检测指标,同时由于它们所释放的信息素量不同(谷蠹最高,其次分别是赤拟谷盗﹑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这也直接导致了SPME法检测灵敏度的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1kg的储藏小麦中能够成功地检测出1头赤拟谷盗和1头谷蠹,而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则需要更多的数量才能够被检测出来。此外,提取时间与温度也会影响SPME的灵敏度,实验证明:较长的提取时间与较高的实验温度都会增加信息素的产量,通过多次验证最终认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0℃,时间4h。总之,将SPME法应用到粮食仓储行业中用于检测粮食受害虫感染的程度虽已初见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使用动态顶空进样法或许可以提高SPME技术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4.
高大平房仓散装储粮昆虫群落组成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GJ89型粮虫陷阱检测器对中央储备粮重庆北碚直属库高大平房仓储粮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其群落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大平房仓储粮昆虫主要有书虱Lipocelis botrychophilus、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等4类,其中书虱为绝对优势种群;在粮堆垂直方向0~50cm4类昆虫发生最多,100~150cm发生最少;4类昆虫在粮面0~50cm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及均匀度4项指标高于50~100cm和100~150cm,水平方向6个区域各项指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高大平房仓隔热密闭无药保粮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对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进行机械通风,将粮食降到较低温度,然后对粮堆进行密闭,隔热防虫。试验在隔热和防虫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只要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粮堆的低温状态,防止外部害虫感染,就能实现粮食的无药保管。  相似文献   

16.
用回归方程预测和控制储藏谷物品质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明珍 《粮食储藏》1996,25(2):26-30
为较准确地识别和衡量储藏过程中谷物早期的劣变及其程度,防止、控制或延缓不良变化的发生,根据对国内外有关资科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出安全水分、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平衡水分、水活度的回归方程及控制指标,以预测和控制储藏谷物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惰性粉粉剂对高大平房仓储存小麦、稻谷分别进行粮面拌药试验,定期跟踪检测试验仓与对照仓进行粮堆害虫发生情况、粮温变化情况以及粮食储藏品质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惰性粉粉剂对储粮害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对粮温以及粮食储藏品质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光波监测昆虫种群的动态是目前无公害防治害虫方法中的研究热点.综述了不同光波对储粮害虫的监测和防控的研究进展.简单描述光波测控设备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近些年光波测控储粮害虫的研究概况,光波测报储粮害虫与传统选筛法之间的对比,以及目前光波测控储粮害虫存在的问题,并就光波测控储粮害虫中的IPM原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引导广大储粮管理人员正确选择储粮害虫防治方法,真正做到“以防为主,综合防治”,达到绿色储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储粮昆虫历次调查总结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04~2005年进行的全国性储粮昆虫调查,共采集记录储粮昆虫(包括天敌)270种,其中害虫226种,储粮害虫天敌44种,分别隶属于2纲,12目,54科,146属.其中属于昆虫纲的种类有:鞘翅目昆虫31科;鳞翅目昆虫6科;膜翅目昆虫5科;蜚蠊目、半翅目、双翅目昆虫各2科;啮虫目、缨尾目、等翅目、革翅目昆虫各1科.属于蛛形纲的种类有:拟蝎目的拟蝎科;蛛形目的壁钱科.第1至第4次虫调均有的储粮昆虫56种,并提出我国储粮昆虫新记录4种,同时分析了有潜在危险的储粮昆虫和几种重要储粮害虫发生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本地区生态区域特点和储粮实际情况,中央储备粮安陆直属库在试验仓内开展节能保水降温通风、仓房隔热、粮面压盖、自控排热换气、仓顶喷淋降温等多项绿色储粮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粮温,减少了储粮水分丢失,延缓了储粮品质陈化,抑制了虫霉的生长繁殖、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