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短轮伐期菇木林人工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银荆、南酸枣、杜英、马褂木等22个速生阔叶树种为试材。在庆元不同立地地段进行不同树种、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树种混交方式造林试验,通过连续5年的调查、测试表明,银荆、南酸枣、杜英、马褂木等树种具有早期丰产的特性,采用密植造林4-5年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与经济效益,同时提出了“短轮伐期人工菇木林丰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优良菇木树种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3年的多树种、多点造林试验和不同菇木树种材料袋栽香菇试验,初步表明南酸枣、麻栎、银荆、杜英、马褂木、桤木共6个树种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等特点,用于袋栽香菇产量较高且质量好,是营建短轮伐期菇木林的较好树种。  相似文献   

3.
短轮伐期菇木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荆、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等8个袋栽香菇试验表明,麻栎、南酸枣每千克干料产鲜香菇为944g和882g,比对照高45.23%和35.69%;桤木、秃辨杜英、银荆、锥栗、马褂木、枫香等产菇量比对照高7.18%~20.92%。造林试验表明,4a生的银荆树高8.93m,胸径8.20cm,生物产量高达189891kg/hm^2;5a生南酸枣、秃辨杜英、马褂木、枫香、锥栗、麻栎生物产量达83790~150228kg/hm^2。研究认为银荆、南酸枣、秃辨社英、马褂木等树种具有早期丰产的特性,采用密植造林4~5a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开始在云和镇开展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木荷(Schima superb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5种木制玩具原料树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5种速生阔叶树种造林当年的成活率均在95%以上,最高的为枫香,达98.5%,5年后各树种的保存率均超过92%,最高的枫香为97.2%;5个树种的5年生树高总生长量最大的为江南桤木,达7.6 m,其余依次为南酸枣、枫香、木荷、马褂木;5年生胸径生长量也是江南桤木最大达6.7 cm,其余依次为南酸枣、枫香、木荷、马褂木.  相似文献   

5.
不同阔叶树种和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阔叶树种和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南酸枣 >马褂木 >杂种马褂木 >桤木 >观光木 >木荷。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以杜英刺楸混交林模式的生长状况最好 ;在 3种杉阔混交林模式中 ,桤木与杉木混交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 ,种间关系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6.
一、树种选择。根据小班立地状况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要求,每个小班选择l~3种适宜的造林树种,再根据培育目标和立地指数选定造林模型。造林树种可选择木荷、枫香、樟树、杜英、马褂木及其它阔叶树等。  相似文献   

7.
短轮伐期菇木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褂木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生态适应性强 ,生长快 ,成材早 ,在早期就可表现出速生丰产性能 ,是最佳的短轮伐期菇木树种 ;马褂木既可营造纯林 ,也可营造混交林 ,保存率高达 90 %~ 96 %,明显优于其它伴生树种。杜英、枫香也是适宜的菇木树种 ,杜英生长速度较快 ,与马褂木、厚朴分别混交 ,生长效果都较好。枫香与马褂木混交 ,种间关系协调 ,树种生物学特性互补 ,林分空间结构分布合理 ,是一种成功的混交模式。酸枣生长快 ,适应能力强 ,保持率较高 ,但侧枝多 ,冠幅庞大 ,适合营造混交林 ,且混交比例不宜太大 ;与马褂木混交 ,种间关系协调 ,相互促进生长。厚朴的生长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需进一步观察。乐昌含笑、白玉兰初期生长缓慢 ,暂不适用作菇木树种。  相似文献   

8.
对腾冲县苏江林场于2012年春季在杉木采伐迹地上采用南酸枣、桤木、光皮桦与萌生杉木营造混交林,3年生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造林3年后3个树种的幼林保存率均达到92%,南酸枣、桤木、光皮桦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均表现了较强的速生性,各树种平均树高和胸径依次为南酸枣6.0m 和6.5cm ,桤木5.8m和6.2cm ;光皮桦4.8m和4.4cm。南酸枣更适宜作为腾冲杉木采伐迹地的更新树种,营造速生丰产的工业原料林。  相似文献   

9.
采用18个树种袋料进行栽培香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袋料对香菇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马褂木、南酸枣、拟赤杨的产量最高,枫香、桤木、胡枝子次之,而传统菇木树种甜槠、锥栗等产量一般,苦槠量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年多点进行菇木多树种育苗造林试验,3年来共育苗11hm2,营造试验林20.8hm2,示范林68.5hm2,树种19个。试验结果表明,选用水稻田育苗,通过间苗补植等措施,使合格苗达80%以上;选择山坡谷地的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地段造林,其成活率达85.8%~98.3%2年生桤木幼树,平均树高3.93m,平均地径4.1cm。初步看出桤木、杜英、马褂木是良好的速生菇木树种。  相似文献   

11.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为漆树科酸枣属落叶大乔木,是南方重要的用材林树种,用南酸枣实生苗造林,把南酸枣作为用材林来培育的报道较多,但用嫁接苗造林,把南酸枣作为经济林来培育的报道还未见。江西省崇义县从2000年开始采用嫁接苗造林实验,累计造林约334 hm2,并带动湖南、广东、福建等周边省市县造林200多hm2,现将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酸枣点播造林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酸枣是一种材质好适应性强的阔叶树种,作者对南酸枣点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点播造林具有比植苗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成林快的特点,对迅速扩大阔叶林造林面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丽水市现有阔叶树人工林林分调查和种菇试验结果,选择了马褂木、栓皮栎、桤木、南酸枣等4个常见菇木树种进行了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6 a生时4个树种单株的树高、胸径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但差异并不极显著.由于单位面积的断面积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生产中如果增加种植密度,幼龄蓄积量也大.因此,短轮伐期的菇木人工林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从1984年起,笔者对南酸枣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对该树种的造林立地、造林时间、造林方法得出了结论。并在同时进行了施肥对比试验,证实了施肥的效益。从混交情况看,南酸枣套种紫穗槐是一种很好的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5.
江西9个优良阔叶树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地处中亚热带,有丰富的树种资源,但真正用于人工造林的阔叶树种很少,通过对在吉安双江林场及人潭埠林业站的9个优良阔叶树种的栽培试验结果分析,提出在江西重点推荐造林的叶树种为:南酸枣、鹅掌楸、山杜英及蓝果树,还讨论了造林密度对叶树幼林生长的影响,认为造林密度2m*2m有利于林分的前期生长,但从造林成本及抚育等方面来考虑,以2.5m*3m及3m*3m为宜。  相似文献   

16.
皖南山区 ,即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 ,位于沿江平原丘陵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 ,约在北纬 2 9°31’~31°与东经 116°30’~ 119°4 5’ ,年均温度 15 .3℃以上 ,年均降水 110 0~ 25 0 0mm ,最低海拔 36 0m ,最高海拔180 0多m。当地乡土造林树种主要是杉木、马尾松、黄山松、枫香、马褂木、木莲等。为了给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等提供更多的树种选择 ,本区于 1999年 2月中、下旬开始南酸枣引种育苗试验 ,效果较好 ,1年生苗平均高 2 .5 7cm ,平均地径 4 .4 3cm。1 圃地选择育苗实践表明 ,南酸枣树在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7.
南酸枣是我国南方林果兼用的重要造林树种,在湖南各地均有人工栽培,以湘西地区人工栽培最多.其生长速度快,成材快,是山区重要的乡土造林绿化树种.湘西州泸溪县巴斗山、军亭界林场有成片分布南酸枣人工林40多公顷,属于湖南人工栽培最早、面积较大的南酸枣林群落.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了佛山市高明区云勇林场的生态防护示范林林分改造中的3个造林类型地造林初期林木地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的生长状况,比较了树种的初期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改造树种的早期生长上,岭南酸枣(Spondias lakonensis)、楝叶吴茱萸(Evodla meliaefoli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假萍婆(Sterculia lanceolata)和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等树种生长速度较快,造林效果表现较好。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6种树种分为3类:第一类为速生树种,仅包括南酸枣;第二类为中生树种,包括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楝叶吴茱萸和岭南酸枣3个树种;第三类为慢生树种,包括其余的34种树种。研究结果可为林分改造及生态防护林造林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褂木丰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素霞 《中国林业》2009,(12):47-47
上个世纪80年代,安徽省旌德地区营造的杉木林,现已多数进入成熟采伐期,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林业发展形式,增加林农经济收入,选用何种树种对迹地进行更新,以营造高效速生丰产林,是林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课题。马褂木作为迹地更新树种,经与枫香、光皮桦、南酸枣造林对比分析,首选高效速生丰产树种,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南酸枣 (ChoerospondiasaxillarisBurtt.etHill)为漆树科、南酸枣属 ,属珍稀濒危树种。别名酸枣、山枣、五眼果、花心木。主产我国长江以南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江西等省 ,为亚热带树种 ,是落叶大乔木 ,为速生的用材树种和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木材色纹美观 ,材质柔韧 ,收缩率小 ,耐腐蚀。枝、叶、树皮及果实具有多种功用 ,极具开发价值。为丰富北方造林和园林用树种 ,我们于 1999年试引南酸枣 ,经过近几年的观察 ,尤其经历了 2 0 0 2年冬季的极低温 ,南酸枣一年生苗安然无恙 ,表现出极好的适应性 ,初步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