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天牛灾害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人工营建的森林生态系统组分过于单一 ,配置不当是三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控制策略包括御灾控灾阵地前移 ,控制目标从种群密度控制转为灾害控制 ,对灾害调控从“点状调控”上升为“网状调控” ,提高对“潜在”生物灾害的预警能力。提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风险分散理论和抗性相对论作为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人工林生物灾害的 3大理论基础。以多树种合理配置控制杨树天牛灾害为实例 ,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将现有防护林划分为 3类 :即一代林网、二代林网和加强型二代林网 ,分析了树种配置结构和抗天牛灾害的功能。进一步将加强型二代林网配置树种类群划分为非寄主树种、目标树种 (或抗性树种 )和诱饵树 ,并对各自的功能进行了定位 ,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抗御天牛灾害的多树种配置模式以及简便有效的诱饵树管理技术。最后 ,以防护林 (特别是农田防护林 )的经营和管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为前提 ,探讨了诱饵树管理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天牛防治实践谈工程治理的有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在整个三北防护林受天牛危害的林网中更新较快、克服了一代林网树种单一的缺点、以抗天牛为主的树种组成的宁夏银北二代防护林网”建成 10a后的天牛等虫害为害情况的分析 ,指出 :在人工林完成“森林”发育以前的早期阶段 ,特别在我国三北地区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完全依靠包括树种抗虫特性在内的自然的力量解决初建人工林的病虫害问题是不大可能的 ,努力开发新的 ,当某种病虫害来临或将要来临时 ,既能快速有效地予以扑灭、又不对已形成的初步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防治技术体系 ,以为人工林向“森林”生态的演进护航 ,是解决我国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提出农级林带建设时,如何选择杨树天牛诱饵树树种,选用苗木的规格,诱饵树与目标树种的具体配置方式,如何确定诱饵树在林带中所占的具体比例,以及诱饵树与目标树种如何进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往往带来一些不可预测的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反过来又严重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目前西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严重性的主要表现是 :一些重大有害生物 (如杨树天牛 )对现有“三北”防护林的毁灭性威胁尚未解除。一些重大检疫性病虫害正向潜在疫区急剧扩散。鼠害和生态生物灾害加剧。基础研究薄弱 ,预防和控制的盲目性很大。其主要成因是 :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组分过于单一 ,稳定性很低 ,易造成大规模病虫灾害的流行。未能适地适树 ,导致生长势差 ,抗生物灾害能力低下。建立大规模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技术和经验不足。经济和科…  相似文献   

5.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引发的栎树林生物灾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已由次要灾害上升为重要灾害。成灾原因分析表明,致灾因子栗山天牛的K-生态对策是灾害形成的内在原因,承灾体天然次生栎林的脆弱性是灾害形成的外在原因,防灾控灾措施不到位是致使灾害持续加重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和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新品种的引种上筛选出适于河西走廊发展的农田防护林树种为三倍体毛白杨B10 0 8和BT85 ,并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上良好生长 ;经抗寒性分析得出垂柳、云杉、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 ;为减缓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 ,在林网配置模式上引入了云杉、侧柏、樟子松、垂柳、小叶白蜡、国槐等耐瘠薄抗寒性强的树种 ,营造多树种林带 ,组成混交林网结构 ,使林网中感虫杨树的比例占 2 0 %左右 ,增加了林网结构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7.
河西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河西地区现有农田防护林体系存在着林带走向、林带间距不合理,林网配置树种单一,防护效益低下,全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合理进行更新采伐,加大保护力度;选择多树种混交的营造模式,提高林网抗御病虫为害能力;采用优质壮苗造林,ABT生根粉、多功能保水剂蘸根等方法提高造林质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荒漠区高效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全省荒漠区自然地理条件差、防护林效能低的现状,提出了高效防护林建设的初步技术框架。强调了按荒漠化景观、立地条件及防护功能等因子划分生态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树种、林网结构,以期实现高效防护、高效收益,并为有效防治荒漠化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三北地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的分布与危害,总结和分析了防治杨树天牛危害的基本措施,阐述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断断续续的防治、不彻底的防治、不成规模的局部防治和忽视检疫重治轻防都不能有效地控制天牛的蔓延和危害。强调了加强检疫和预测预报这项基本预防监控措施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广天牛非寄主树种和抗逆性强的树种,营造混交林,培育速生健康的防护林,增强抗性,减轻天牛危害,实行短轮伐期经营躲避天牛危害,推广天牛非寄主树种和抗逆性强树种营造混交林,在主栽树种林分中配置5%~10%的天牛喜食树种为诱集天牛集中危害的诱饵木等等以营林措施为主的抵御和躲避措施,以及加强联防联治,实行物理、化学、生物防治和人工捉、砸、铲、刮、掏虫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这是全面控制杨树天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木麻黄林生态系统过程与可持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麻黄为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栽树种,如何维持和提高其环境调控功能成为当前沿海防护林经营的重要科学问题。文中概述了海岸带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防护功能以及育林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木麻黄人工林具有生产力高、光能利用率高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探讨干扰与木麻黄林生态系统退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木麻黄海岸防护林的恢复重建与生态系统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光肩星天牛防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成灾原因及发生发展的历史,从生态学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以林业措施为基础,营造多树种、配置合理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光肩星天牛的危害可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海岸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法,对农林复合试验区的建立、林网树种选择、防护林带营造、模式结构和配置方式等方面作了探讨,提出海岸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技术。  相似文献   

13.
吐鲁番地区农田林网化建设始于1963年,截止1995年全地区林网面积达4.8万亩,为农田面积的巨8%。从总体看,绿洲农田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基本上能有效抗御八级以下大风的能力,对八级以上大风的抗御能力也大大增强。过去大风大灾、小风小灾,现在大风轻灾。小风无灾,即使是对十级以上不可抗御自然灾害所造成损失较六十年代也大大减轻。因此,农田林网化建设对改善农田气候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抗御风沙危害,保护人民生存环境及农牧业稳定丰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本地区至今仅有托克逊县实现林网化,吐鲁番、…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是光肩星天牛危害的重灾区。由于树种组成单一,且多为易感光肩星天牛树种,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抗生物灾害能力低,加之,光肩星天牛生活史隐蔽,种群增长稳定,天敌控制弱,易远距离被动扩散,因此,防治难度极大。结合全区多年防治经验,特别是工程治理期间取得的技术成果,提出几项适宜的防治技术,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森林向人类提供多种重要价值, 依其可拥有性的不同, 相关受益人群分为特定受益人、不特定受益人和人类整体3类。基于以上分析并借鉴自然灾害科学相关原理, 提出了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特定承灾体、区域承灾体和全球承灾体3类, 分析了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的来源和特点, 构建了基于物理暴露性(Ve)、灾损敏感性(Vs)和应灾能力(Vd)等指标的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体系, 探讨了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管理的特点以及针对3类承灾体脆弱性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从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森林病虫害防治历史、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的需求出发,论述了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新策略一生态控制,定义了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分析了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及其措施进行了讨论,包括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途径——森林生态系统分析与设计,森林生态系统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监测、风险分析、预测、决策、维护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森林生态系统更新与重建;生态控制措施一立地调控措施,林分经营管理措施,寄主抗性利用和开发措施,生物控制措施(生物(源)农药、生物肥料、天敌利用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天敌昆虫),信息素控制措施,应急调控措施(以环境协调性农药控制为主,兼用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等。最后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评价,认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与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病虫灾害是病原物或昆虫、树木、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加剧、调节功能失调后的产物。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自我调控功能的基础条件。在林分尺度基础上,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对病原物和害虫建群和危害的影响机制,提出以生态调控策略为理论基础,以调控林分组成和结构为切入点,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自我调控的自组织机理,为实现我国森林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以及建立多部门协同御灾机制,实行多层次全方位控制,是对整个林区生态系统实行生态管理,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达到控制灾害的目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部门以及乡镇,只靠林业部门单打一,难免势单力薄,顾此失彼,无法应对,会陷入孤立、片面的境地。研究建立森林管护协同御灾机制,将森林管护的可持续控制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使森林管护由被动救灾向主动御灾,由一般治理向生态控制,由局部治理向系统调控,  相似文献   

19.
新疆杨不同混交模式对天牛危害和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效果,在宁夏新华桥种苗场的试验林内,选取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3种配置模式的林分为样地,通过对新疆杨标准木做树干解析.比较3种配置模式中新疆杨的单株总生长量,结果除胸径外,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大小顺序为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疆杨和合作杨混交林>新疆杨纯林,即混交林中天牛对新疆杨危害不同程度地小于新疆杨纯林.比较3种模式林分在单位面积上的总材积生长量,结果为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疆杨纯林>新疆杨和合作杨的混交林.同时考虑目标树种的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该配置模式单位面积上的总材积生长量,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是3种模式中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20.
银川市现有人工林面积约4万hm~2,主要林种有防护林、经济林等。防护林以农田林网、防风固沙林为主。90年代营造的第一代防护林网主要树种为杨树,以合作杨、箭杆杨、北京杨、群众杨、小叶杨等为主,兼有旱柳、白榆、刺槐等其他树种。杨树作为银川市的造林当家品种,几十年来为林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80年代初期,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lsch)]黄玫王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的迅速蔓延,严重破坏了以杨树为主的林网发展,到80年代中期,全市28个乡镇已有26个乡镇遭受到天牛不同程度危害。受灾严重的乡镇杨树受害率达90%以上,受灾严重的树体平均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