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室内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小根蒜水浸提液对花生田主要杂草马唐、稗草和反枝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根蒜水浸提液对3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种受体杂草中,以反枝苋和马唐较为敏感,0.0500g/mL浓度处理下种子均受到完全抑制不能萌发,在0.0250g/mL处理下反枝苋、马唐和稗草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38.46%,50.00%和85.71%。相同浓度处理时,小根蒜水提物对3种杂草根长的生长抑制作用均明显高于对苗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兴祥  李美  房锋  李健 《草业科学》2015,32(1):48-53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外来植物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不同部位根、茎、叶、花及全株水浸提液对夏季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飞蓬花、叶和茎水浸提液对供试受体马唐等4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根和全株对受体的影响较小,100 g·L-1浓度下,小飞蓬花、叶、茎、根和全株对受体的综合抑制效应分别为87.64%、80.65%、72.19%、48.24%和64.08%。受体杂草中反枝苋敏感性最高,其次是苘麻和马唐,稗草的敏感性最低,100 g·L-1小飞蓬叶片水浸提液对马唐和反枝苋的萌发抑制率为100.00%,对苘麻则为75.00%,但对稗草的抑制率仅为16.67%。试验结果表明,对夏季杂草萌发和生长影响最大的是小飞蓬花、叶和茎水浸提液。  相似文献   

3.
艾蒿对不同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美  高兴祥  高宗军  王清 《草业学报》2010,19(6):114-119
在室内用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艾蒿水浸提物对黄瓜、油菜、高粱、萝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同时测定了黄瓜和萝卜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艾蒿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种受体植物中,以油菜最为敏感,其次为萝卜。0.025g/mL浓度的艾蒿水提液对5种受体油菜、萝卜、黄瓜、小麦和高粱种子的综合效应(SE)分别为100%,87.26%,69.88%,61.11%和52.77%。艾蒿水提物能引起黄瓜和萝卜幼苗MDA含量的升高,表明艾蒿化感作用对受体植物的影响很可能与其引起MDA含量升高,从而导致植物细胞膜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首次研究了分布于西藏自治区的劲直黄芪地上部分水浸液对4种受体植物燕麦、反枝苋、白三叶和荠菜种子萌发、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的化感效应以及对燕麦和白三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旨在提示劲直黄芪的化感潜力,为劲直黄芪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劲直黄芪水浸提液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劲直黄芪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抑制程度不断增强;对反枝苋、白三叶和荠菜种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基本呈“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且浓度达到100.0 mg/mL时,反枝苋种子不能萌发,被完全抑制了。不同浓度的劲直黄芪水浸提液影响燕麦和白三叶幼苗体内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当浓度为50.0 mg/mL时,SOD、POD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增加;浓度升高到100.0 mg/mL时,MDA含量继续增加,而SOD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其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西北部天然草原广泛分布的烈性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和其主要伴生种针茅(Stipa capillata)、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为供试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TP)测定醉马草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2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菌(E+)醉马草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主要表现抑制作用(P0.05),而且抑制作用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加强;不带菌(E-)醉马草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只有0.2 g/mL的水浸提液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带菌醉马草提取液对针茅和硬质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不带菌醉马草则对2种禾草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外来植物假苍耳对土著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否存在化感作用,分别利用其水浸提液处理5种土著植物种子。结果显示,假苍耳不同部位浸提液存在不同程度化感作用,且其不同部位化感作用强度不同,叶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强。从叶中分离出的3种组分中中性组分化感效应强于酸性和碱性组分。不同的土著植物对假苍耳同一部位浸提液敏感程度也不同,狗尾草和苋种子萌发对假苍耳不同部位浸提液均表现敏感,大籽蒿、藜、稗对假苍耳不同部位浸提液则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圆柏(Sabina chinensis)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圆柏叶片浸提液对地肤(Kochia scopari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5种杂草种子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燕麦(Avena sativa)、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4种作物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用圆柏叶片、树枝、树皮粉末和浸提液进行盆栽抑草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圆柏叶片浸提液对5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地肤、藜、反枝苋萌发及生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在-0.98以上;盆栽抑草结果表明,圆柏不同部位对5种杂草种子萌发和稗草及反枝苋株高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叶片化感强度大于树皮和树枝,叶片粉末拌土处理抑草效果好于浸提液叶面喷施;对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圆柏叶片浸提液稀释1.5倍时,抑制荞麦种子萌发但不影响其株高及根生长,不影响燕麦种子萌发但降低其株高和根长生长,抑制油菜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影响其种子萌发率,促进油菜株高及根长生长,不影响向日葵种子萌发和生长。综上所述,圆柏具有良好的抑草活性,对作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燕麦(Avena sativa)根系的化感效应,本研究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分析了不同浓度(0、20、40、60、80和100 mg·mL-1)燕麦根浸提液对5种西北燕麦田主要杂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根浸提物对5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化感作用(P <0.05),且其化感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浸提液对油菜(Brassica napus)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RI> 0),而对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种子萌发表现为抑制作用(RI <0)。燕麦根浸提液对刺苋、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狗尾草的芽长和鲜重具有促进作用(RI> 0),而对反枝苋和狗尾草的根长及油菜和灰绿藜的鲜重表现出抑制作用(RI <0)。通过分析各浓度下的综合化感效应可知,浸提液对刺苋、油菜和反枝苋的综合化感效应均为促进作用(SE> 0),其作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反枝苋>刺苋>油菜;对灰绿藜和狗尾草表...  相似文献   

9.
冷蒿浸提液对几种饲用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和50%甲醇浸提液对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蒿茎叶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受试植物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5 mg/mL水浸提液使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发芽率分别降低了3.9%、7.1%、3.6%、5.9%和1.8%;冷蒿茎叶水浸提液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期间幼苗对营养物质的分配与积累,进而抑制幼芽与幼根的生长,使五种饲用植物幼芽生长量分别降低了1.5%、8.3%、14.2%、13.0%和3.6%,幼根生长量分别降低了1.0%、4.8%、18.5%、30.7%和4.7%;在相同浓度下,甲醇浸提液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草业科学》2012,29(6)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根、茎、叶和果实水浸提液对蔬菜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种子的化感效应,同时在温室内以土壤为载体测定了银胶菊不同部位干粉对这3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银胶菊叶和果实水浸提物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受体萝卜和苘麻的敏感性较高,而马唐的敏感性较低。温室盆栽试验也表明,银胶菊叶和果实对受体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根和茎,说明叶和果实是集中表现银胶菊化感作用的特定部位。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了酸、碱、有机试剂、植物激素、热水浸泡、超声波以及擦破种皮等11种方法对4种野生草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方法处理对马唐的种子萌发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野豌豆种子在擦破种皮处理下,发芽率从1.11%提高到96.67%,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处理对野豌豆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在20%NaOH的方法处理下,发芽率分别从10%和2.22%提高到86.67%和58.3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1 000mg/L赤霉素浸种处理也可极显著提高香附子种子的发芽率(P0.01)。其他方法处理对香附子和稗草种子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野生草种的休眠特性不同,试验选用的马唐种子无休眠性;野豌豆种子需物理破皮;20%的NaOH和1 000mg/L赤霉素处理可打破香附子种子休眠;20%的NaOH处理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2.
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进行了研究,初步了解了其杂草种类和杂草种群的消长动态。主要杂草有打碗花、田旋花、藜、刺儿菜、荠菜、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狗尾草。主要杂草的干重为藜、反枝苋、稗草分别列第1、第2和第3位。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藜的时间、水平、垂直生态位宽度值最高,分别为0.952 6,0.971 8,0.937 9,其危害最大;其次为反枝苋和稗草。藜、反枝苋和稗草为优势种群,与玉米存在时间、水平、垂直空间的竞争激烈,并且这3种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也最大,因此在使用一种除草剂时,可能会导致另两种杂草的发生与蔓延。马齿苋尽管数量最多,但其在垂直方位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对玉米影响小,处于劣势。除草处理各经济性状指标值均较不除草对照高,其折合产量为10 111.11 kg/hm2,较不除草处理增产36.19%。  相似文献   

13.
探讨假苍耳根、茎浸提液对萝卜、白菜、油菜、芥菜、甘蓝5种十字花科植物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本试验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10、20、30、40 g·L-1)假苍耳不同部位浸提液对5种十字花科植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阐明假苍耳浸提液对5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化感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假苍耳根、茎浸提液对5种十字花科植物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苗鲜重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P<0.05),且5种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萝卜、白菜、油菜总体趋势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而对芥菜、甘蓝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部位浸提液对5种十字花科植物抑制作用强弱茎浸提液>根浸提液,说明假苍耳茎浸提液中含有抑制5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主要化感物质;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假苍耳对十字花科植物化感作用增强。综合化感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假苍耳植株浸提液对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植物银胶菊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根、茎、叶和果实水浸提液对蔬菜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种子的化感效应,同时在温室内以土壤为载体测定了银胶菊不同部位干粉对这3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银胶菊叶和果实水浸提物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受体萝卜和苘麻的敏感性较高,而马唐的敏感性较低。温室盆栽试验也表明,银胶菊叶和果实对受体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根和茎,说明叶和果实是集中表现银胶菊化感作用的特定部位。  相似文献   

15.
苍耳对不同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室内采用离体生物测定法,测定了苍耳水浸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和萝卜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苍耳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相同浓度处理时,对胚根的生长抑制作用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5种受体植物中,以油菜最为敏感,其次为萝卜。本研究还通过测定化感物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MD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苍耳化感物质的作用特征。在0.025 g/mL浓度下,苍耳对去胚乳小麦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58.33%和67.31%;同样浓度下,苍耳对黑暗条件下培养的高粱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5.58%和32.34%;可以看出,苍耳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明显高于对非光合作用的影响。化感物质处理后黄瓜和萝卜幼苗MDA含量均高于未加化感物质的对照处理,且化感物质浓度越高MDA含量越高。由此可以看出,苍耳对植物的化感作用与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使植物的MDA含量升高有关,对植物的非光合作用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狗牙根制种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杂草种类有灰藜(Chenopodium album)、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和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等,均主要分布在0~10 cm的土层内,杂草种子量达9180.83粒/m2,其中又以灰藜、反枝苋为优势种,占杂草总量的50%以上。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杂草种子发芽率均在20%以下,总活力在50%左右。同时,阐述了新疆狗牙根制种田土壤种子库杂草种子的来源,提出了减少杂草种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狗牙根对5种禾本科杂草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曹璞  沈益新 《草地学报》2010,18(3):452-455
为探讨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Rich.)化感作用在杂草防除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培养皿砂培法研究了狗牙根不同材料茎叶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一年生早熟禾(Poa annua L.),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 Gaerth.)等的化感作用;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了狗牙根茎叶水浸提液中原儿茶酸、咖啡酸、邻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阿魏酸、香草酸、香豆酸、水杨酸、肉桂酸等9种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狗牙根水浸提液处理对5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产生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P<0.05),对多花黑麦草、马唐和牛筋草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野生普通狗牙根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育成品种。供试的4个狗牙根材料水浸提液中均检测到香草酸、香豆酸和阿魏酸,但仅在部分材料水浸提液中检测到原儿茶酸、咖啡酸、邻羟基苯甲酸、丁香酸、水杨酸和肉桂酸;供试狗牙根材料中,3个材料水浸提液的原儿茶酸含量最高,且其含量的变化与水浸提液处理对禾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因此,原儿茶酸可能是狗牙根茎叶中对多花黑麦草、马唐和牛筋草发挥化感抑制作用最大的酚酸物质。  相似文献   

18.
4种禾草种子发芽条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止血马唐(Digitaria ischaemum(Schreib.)Schreib.)、细弱隐子草(Cleistogenes gracilis Keng)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芽率低的现象,使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KNO3溶液和预冷等处理对其进行打破休眠和促进萌发的研究,并对供试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唐种子不存在休眠问题,预冷和KNO3溶液对促进其萌发均没有显著效果;止血马唐种子存在休眠且生活力偏低,预冷能够打破休眠,KNO3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种子的生活力(P0.05);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发芽率低主要原因是种子生活力低,KNO3处理能够极显著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P0.01)。4种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分别是:马唐种子用KNO3(0.2%)处理或不处理,在30℃恒温发芽;止血马唐、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种子均为用KNO3(0.2%)处理并预冷(7d)后20~30℃变温发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八宝景天花潜在化感物质对稗草、反枝苋、白三叶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生物测试法,研究八宝景天花不同相萃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化感活性强的萃取物进行成分分析,筛选出潜在化感物质,以相应分析纯化学试剂代替,进行化感活性鉴定。结果表明:二氯甲烷相萃取物对杂草萌发和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大,浓度在10 g·L-1时对3种受试杂草抑制率均达100%;运用GC-MS对化感活性较强的二氯甲烷相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初步鉴定有18种化合物,从中筛选出5种潜在化感物质,其中化感综合效应最弱的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白三叶的化感综合抑制效应仅为14.1%。其他4种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化感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受试植物中白三叶最敏感,棕榈酸甲酯、安息香酸和苯酚对其化感综合抑制效应达100%。可以为八宝景天花潜在化感物质生物除草剂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波  马赫  张晓雪  赵瑞  丑纯凤  孙野 《草地学报》2017,(6):1340-1344
为了探讨辐射对谷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以‘朝牧1号’谷稗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辐照谷稗种子,剂量分别为0,200,250,300,350,400,450Gy,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芽苗的根长、芽长、鲜重、干重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60) 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除200Gy辐射剂量处理后的鲜重比对照略有增加外,其他辐射剂量处理后芽苗的根长、芽长、鲜重、干重均低于对照组,根系活力随辐射剂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50Gy辐射剂量根系活力最强,根据谷稗种子在不同辐射剂量下的成苗率,确定~(60) Co-γ射线辐照半致死剂量为84.33Gy。本研究结果可为谷稗辐射育种和促进谷稗育种进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