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白1号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其花雪白,种子含油量45.0%,芥酸含量0.9%,硫苷含量18.0μmol/g,符合甘蓝型油菜的双低标准。沪白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310115。双低甘蓝型油菜薹(俗称油菜薹,下同)通常指其抽出的嫩薹,摘取15~20 cm菜薹作蔬菜.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油菜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薹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富含糖类、维生素类和锌、硒等微量元素。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栽培相对简单,产量高[1],具有填补春季应季蔬菜种类短缺的优势,是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业态。因此,在全国油菜种植区域掀起了油蔬两用型/油菜薹专用型油菜新品种培育、油菜薹高产栽培技术、油菜薹品质分析技术和油菜薹产业化方面研究热潮[2~6]。  相似文献   

3.
安康市油菜新品种不同产品聚硒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陕西省安康市种植的优质富硒"油蔬两用"油菜品种,2019-2020年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联合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汉阴县实施了富硒油菜不同产品聚硒能力试验,综合比较分析4个参试油菜品种菜薹、菜籽、菜粕总硒含量和菜薹、菜籽产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油杂19、陕油28菜薹硒含量达到陕西地方标准,而且...  相似文献   

4.
‘玉红油2号’(选育编号:20—5-26-7)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于2000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双低高代材料“20—5”,采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2008—2010年参加云南省优质油菜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田油菜组),平均产量3132.9k删,比对照‘花油8号’增8.02%,增产显著,丰产性好。该品种生长整齐一致,长势强,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枝部位低,抗倒伏,平均株高151.16cm,有效分枝15.2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9.50角,每角粒数19.80粒,千粒重3.81g,单株生产力22.10g,平均生育期181-15d。品质优,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27.19μmol/g,粗脂肪含量40.65%。适宜云南省1500~2000m海拔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菜用甘蓝型油菜品种 狮山菜薹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低(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菜薹具有色泽浓绿、口感好、微甜清香等特点,但是薹少叶多、看相差,上市时间短、且集中在红菜薹和白菜薹的供应旺季。本课题组培育出的"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狮山菜薹,具有早熟、分枝性强和产量高等特性,其母本为自交不亲和系70A、父本为自交系2503。  相似文献   

6.
王海卿 《北方园艺》2012,(12):199-200
正"青杂5号"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春油菜杂交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6001),同年引入湟中县示范,2007年开始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2011年全县推广面积达  相似文献   

7.
熊飞 《蔬菜》2007,(2):39-39
优质油菜是我国育种家近年来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与过去普通油菜最大的区别是菜籽中几乎不含“芥酸”与“硫甙”,因而又被称为“双低油菜”。优质油菜不仅榨出的菜油没有普通菜油的辛辣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榨油后的饼粕还是很好的畜禽蛋白饲料,可直接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最近,科学家们又发现,优质油菜的菜苔是一种非常可口的蔬菜,比真正的菜苔味道还好。这样,优质油菜就更“浑身是宝”了。  相似文献   

8.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冬油菜区东部,地处湖北与四川两大油菜主产省的过渡地带。油菜引种实践表明,两地育成的油菜品种在重庆有着良好的适宜性,中油、中双、蓉油、川油等系列油菜品种在重庆油菜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国审油菜品种‘中油6766’,具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等特点,适宜在重庆市各区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丰油730油菜在广东龙川的种植情况,详细阐述了丰油730油菜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为利用丰油730油菜生产和利用丰油730油菜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本文还对丰油730油菜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几点建议。油菜籽可以榨油,大面积油菜花观赏性强。龙川县鹤市镇百亩油菜花基地是进一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双低油菜产出的菜油被称为最健康的油,得到了大力推广和种植,肥料种类和数量、病害的防治等方面对双低油菜的产量都有很大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以德油5号为例子)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陇油9号"白菜型油菜幼苗为试材,利用低温培养箱模拟低温条件,通过叶面喷施复合外源物质,研究了复合外源物质对白菜型油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抗寒性植物水提液为基液配置的复合外源物质处理可使油菜幼苗在低温(0±1)℃胁迫下保持相对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葡萄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脯氨酸(Pro)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提高了"陇油9号"白菜型油菜幼苗的抗寒性;复合外源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陇油9号"白菜型油菜幼苗的抗寒能力,有效降低"陇油9号"白菜型油菜幼苗的冻害。  相似文献   

12.
刘丽 《西南园艺》2011,(Z1):62-65
应用正交试验从移栽叶龄、种植密度、薹肥施用量、摘薹高度等4个方面对双低油菜"渝油21号"油蔬双收的油菜籽产量、油菜薹产量、产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叶龄35d、种植密度9000株、薹肥施用量4kg、摘薹高度15cm是双低油菜"渝油21号"油蔬双收的最佳栽培组合,油菜籽667m2产量达136.67kg、油菜薹667m2产量达541.67kg,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667m2产值最大达1201.67元。  相似文献   

13.
对双低油菜品种的对比试验研究初步表明:龙庭1号、渝油25、渝黄4号、中油116和油研817五个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合在梁平县示范推广种植,尤其是龙庭l号、渝油25和渝黄4号因其生育期偏短、早熟,更有利于稻一油轮作模式种植。  相似文献   

14.
《长江蔬菜》2003,(4):51-51
我国是世界油菜籽生产大国,目前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但由于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国产菜籽内在品质较差等原因,每年还需进口一定数量的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相比,我国油菜籽含油率低2~3个百分点,芥酸和硫甙含量偏高;油菜籽混种、混收、混加工的状况比较严重。我国长江流域是世界最大的冬油菜集中产区,具有良好的生产基础,与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油菜主产国相比,我国油菜生产具有上市早的优势,目前已经培育出高含油率的“双低”油菜品种,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主攻方向:以提高“双低”油菜的含油率和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内和重庆油菜种植及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重庆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提出筛选培育适合油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坚持油菜农艺与农机研究相结合、加强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的研发、建立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等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南园艺》2012,(3):20-20
为了搞好2012年合川区“产油大县”油菜高产创建,促进全区油菜生产,合川区农业委员会、合川区农技站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早规划早落实,扎实推进,全区共种植油菜1.07万公顷,重点安排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0.93万公顷,普及率达到87%。其中,合川区农技站和重庆市农科院、中一公司在龙市镇钵耳村共建核心高产示范基地13.3公顷,实行水稻一油菜连作、油菜一高梁套作,采取大户模式,同时安排19个油菜新品种品比试验、4个品种展示,起到了显著的辐射带动效果,引导全g2012年度粮油生产稳步发展;合川区农技站和西南大学在渭沱镇乔角村共建杂交油菜新品种“渝油25”百亩“五化”(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规模化、标准化)示范,探索当前劳动力缺乏情况下油菜产业实现跨跃发展的新途径,更好地服务重庆市产油大县油菜高产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7.
美国白株404洋葱是从美国引进的品种,该品种鳞茎外皮包被紧实、纯白色、球形美观、肉质雪白脆嫩、干物质含量9.3%、固形物含量8.5%,是加工脱水蔬菜的上等原料。这两年,为了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冷凉气候资源,我单位与山东泰安公司签定了洋葱种植合同,生产的洋葱无污染、干物质含量高,深受厂家青睐。3年来,全县累计推广306公顷。据调查,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达3560千克,纯收入981.6元,较当地优势作物油菜,667平方米新增纯收益460元,取得了好的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蔬菜》2007,(4):35-35
一、油菜是什么作物?油菜,十字花科中芸薹属,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与大豆、向日葵和花生并称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南旱坡地种植的高产抗逆油菜品种,选择西南片区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21个油菜品种(组合)进行大田试验,分别对抗病性、抗倒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川油36’‘德5油33’外,其余油菜品种均具备较好的抗倒性。‘蜀龙油2号油满缸’‘川油83’‘宁杂11号’‘德兴油12号’‘德5油700’抗病性较强;‘蜀龙油2号油满缸’‘川油83’‘宁杂11号’‘德兴油12号’‘川油48’生长势与整齐度较好;‘德兴油12号’‘蜀龙油2号油满缸’农艺性状较优;‘德兴油12号’产量最高,较其余品种增产2.99%~139.72%。综上所述,‘德兴油12号’在生长势、抗逆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优,可作为西南旱坡地油菜主导品种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20.
自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问世以来,经过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油菜种植者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油菜薹已逐步被广大市民所认识.近几年,油菜薹的销售价格一直高于红菜薹和白菜薹,油菜薹的销售收入远远高于油菜籽的销售收入,尤其是城市周边,中油杂11号等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