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果品蔬菜中果胶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G果胶酶活性值是果蔬采后生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该值的准确性与测定时对照方法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研究了碘量法测定果品中PG果胶酶活性时不同的对照方法,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对照条件  相似文献   

2.
苹果品种果实果胶含量及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兴城苹果圃182个苹果品种果实果胶含量进行了测定,克龙谢尔透明、包曼等45个品种果实果胶含量≥1.00%,为富含果胶品种;研究提出,苹果品种果实果胶含量可分为5级,即极高(≥1.30%)、高(1.00%~1.29%)、中(0.70%~0.99%)、低(0.40%~0.69%)和极低(<0.40%)。该标准可作为苹果品种资源和商品果果胶含量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锦橙、实生甜橙、脐橙、红桔、温州蜜柑及柚的鲜果及其落地果测定表明,果胶含量为3.40%—7.89%.在生长期中果胶含量不断增加;在成熟过程中,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贮藏期果胶总量不断减少,水溶性果胶出现上升趋势.各种柑桔均有最适提胶时间.  相似文献   

4.
柑桔果实成熟期中果胶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冯叙桥 《果树科学》1995,12(2):101-103
对锦橙、实生甜橙、脐橙、红桔、温州蜜柑及柚的鲜果及其落地果测定表明,果胶含量为3.40%-7.89%。在生长期中果胶含量不断增加;在成熟过程中,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贮藏期果胶总量不断减少,水溶性果胶出现上升趋势。各种柑桔均有最适提胶时间。  相似文献   

5.
梨不同品种果实硬度与果胶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梨品种和3个品系为试材,采用GY-B型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酸性水解乙醇沉淀法制取果胶,咔唑比色法测定其果胶含量,研究不同品种(品系)果实硬度与果胶含量的变化,并分析果实硬度与果胶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梨不同品种(品系)果实硬度在5.94~10.89 kg/cm2之间,果胶含量在1.49~3.37 mg/g.果胶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3.  相似文献   

6.
以6个不同柑桔品种为试材,对其成熟期果实化渣性进行了感官评价,并对其囊衣中水溶性果胶、原果胶、总果胶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果实化渣性与囊衣原果胶含量相关,囊衣原果胶含量越高越不化渣。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质地的桃果实为试材,采用测定乙醇不溶性物质(alcohol insoluble solids,AIS)及总果胶和水溶性果胶等相关指标的方法,研究了细胞壁组分变化的差异对不同质地桃果实软化过程的影响,以期阐明在成熟软化过程中不同质地桃果实的细胞壁组分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质地桃品种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含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软溶质桃在贮藏初期乙醇不溶性物质和纤维素含量迅速下降;在整个贮藏期间,软溶质桃的总果胶含量显著低于硬溶质和不溶质品种,而其水溶性果胶含量在贮藏的前期和中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硬溶质和不溶质桃在整个贮藏期间细胞壁组分AIS、总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均相近,且变化规律相似,即含量一直相对保持稳定,变化幅度较小。此外,水溶性果胶含量变化在溶质和不溶质桃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溶质桃在整个贮藏期间水溶性果胶含量基本保持稳定,仅在贮藏后期缓慢升高;而溶质桃在贮藏中期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柑桔果实富含果胶,含量多占鲜果重的2%~4%。生产上一般采用柑桔榨汁或制罐后的皮渣提取果胶。本研究从测定柑桔采前落果中的果胶含量入手,探讨用它提取果胶的可能性。 材料和方法 分別于1988年8月16日、9月19日和10月17日在本所柑桔园中,捡取葡萄柚、柚、枸头橙、先锋  相似文献   

9.
未成熟果实内的原果胶,在细胞壁内是和纤维素联在一起的。当果实成熟时,原果胶转为可溶性果胶。果实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多少,是确定果实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果胶测定广泛应用的有重量法和比色法,比色法虽比重量法有一定的优点,但操作仍较繁琐,特别是搅拌时间长,占用人力,  相似文献   

10.
以玉美人、龙甜3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和香沙蜜5个薄皮甜瓜品种为试材,鉴定了成熟期各品种感官品质,观察了石蜡切片,并测定了果实中纤维素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结果表明:薄皮甜瓜表皮细胞切面小,表面积大,薄壁细胞递增快,近圆形细胞较多,且大小均匀,则果实感官品质好。同时,成熟果实中纤维素含量在0.24%~0.28%之间,可溶性果胶含量低,利于感官品质的提高。薄皮甜瓜感官品质与成熟果实中组织结构、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栽培基质'寒富'苹果树体不同部位不同组分钙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果胶钙与草酸钙一样,在韧皮部中作为果树钙素的重要储存形式,而且栽培基质可以影响钙在不同部位韧皮部中的储存形式,壤土基质的树体中果胶钙在2 a生韧皮部中占绝对优势,草酸钙在1 a生韧皮部中含量较高,而另外两种基质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含量的比色法测定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测定方法,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物质,对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含量的比色条件如吸收波长、咔唑-无水乙醇溶液用量、硫酸用量、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后稳定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显色条件为在1.0 mL滤液中,加入0.25 mL 0.1%咔唑-无水乙醇溶液,迅速加入5.0 mL硫酸,在85℃水浴中加热20 min,自来水浴中冷却,显色后1.5 h内在525 nm波长条件下测定。在此条件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广、相关性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果胶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凝胶和乳化作用。早在1825年Bracennot第一次从胡罗卜中提取到,命名为“Pectin”,并用它制成了“人造胶冻”,此后许多化学家进一步研究应用了它。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果胶的年产量为10,000吨,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染织、化妆品等行业中。柑桔、苹果的皮和渣是提取果胶的主要原料之一,但在我国多年来未能进行充分利用,至今还没有正式的果胶生产厂家,需求的果胶仍要从国外进口。本文将着重对果胶的用途、资源、性质及提取方法进行简介,以利研究和开发利用。 果胶的用途 果胶在食品工业中一般用于果…  相似文献   

14.
谢玮 《长江蔬菜》2013,(18):56-59
研究了在不同采收季节莲藕中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果胶甲酯酶活性与莲藕硬度和水溶性果胶酯化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莲藕硬度与果胶甲酯酶活性呈正相关,酯化度与果胶甲酯酶活性呈负相关:莲藕在采收时间9-11月,果胶甲酯酶活性较高,故硬度比翌年1月高;酯化度比翌年1月低。  相似文献   

15.
以绿熟番茄果实为试材,贮藏前用-200kV/m和20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2h,在(13±1)℃,湿度85%~90%试验冷库中贮藏24d,定期测定果实的硬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以及果肉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静电场(200kV/m或-200kV/m)对番茄果实预处理2h可显著抑制果实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有效延缓果实原果胶水解,表明高压静电场预处理有利于保持番茄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16.
果胶的胶凝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果胶的分类及其存在形态、胶凝性质等。根据果胶形成的不同胶凝类型,分析了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性质及特点,介绍了果胶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其他行业中的应用,并对果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柑橘果胶是存在于柑橘果皮中一种结构复杂的异质型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血脂、吸附重金属、运输药物/细胞等重要的生物功能。柑橘果胶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能力、生物相容性、安全无毒和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和生物医学领域备受关注。近年来,基于柑橘果胶的生物材料在结肠靶向药物输送及其他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笔者在对柑橘果胶重要的生物功能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基于柑橘果胶的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进展,包括应用形式和柑橘果胶在材料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柑橘果胶研究与利用新进展,希望为我国柑橘果胶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福建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采集福建3个马铃薯种植区的病样,并通过平板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病样中分离获得9个菌株,其中2个菌株鉴定为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3个菌株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4个菌株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不同地区菌株差异较大,其中福州青口的病原是P. atrosepticum,霞浦的病原是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而周宁的是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和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e混合侵染。  相似文献   

19.
周鹤莹  张玮  张卿  沈元月  秦岭  邢宇 《园艺学报》2015,42(3):455-461
根据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果胶裂解酶(Pectate lyase)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克隆了森林草莓‘Ruegen’的果胶裂解酶基因PLA、PLB和PLC。利用MEGA5.0软件将这3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果胶裂解酶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Ruegen’植株不同器官及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果胶裂解酶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LA、PLB和PLC在其植株各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发育后期果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结合进化树以及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胶裂解酶活性变化,推测果胶裂解酶基因对草莓果实发育后期的软化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后热空气处理对嘎拉苹果质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整果穿刺(Puncture)和质地多面分析(TPA)的方法研究采后热处理(38℃4d)对嘎拉苹果质地的影响,同时研究热处理对果实不同溶解性果胶含量的影响,建立不同溶解性果胶含量与果肉硬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2种测试方法都能较好的反映苹果质地特点;嘎拉苹果的果肉硬度与水溶性果胶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碳酸钠溶性果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CDTA(环乙二胺四乙酸)溶性果胶、硫酸溶性果胶、总果胶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采后热处理能显著提高贮藏后期嘎拉苹果的果皮和果肉硬度、果肉的凝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这主要是由于热处理显著减少了嘎拉苹果水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并维持较高的碳酸钠溶性果胶,但对CDTA溶性果胶、硫酸溶性果胶和总果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