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氮磷配比对三年生宽叶羌活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有霖 《北方园艺》2011,(19):163-166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利用尿素、过磷酸钙不同配比施用于3 a生宽叶羌活实生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尿素时施肥量120 kg/hm2是3a生宽叶羌活药材高产的最佳施用量,单施过磷酸钙时,施用量400 kg/hm2是宽叶羌活药材产量最佳使用量.随着尿素和过磷酸钙用量的增加、3 a生宽叶羌活药材的羌活根产量、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在尿素施肥量120 kg/hm2、过磷酸钙施用量400 kg/hm2时3 a生宽叶羌活药材根产量、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含量均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在青藏高原地区,3 a生羌活药材产量、挥发油含量、浸出物含量最高的肥料配比为:尿素施肥量120 kg/hm2、过磷酸钙用量400 kg/hm2.  相似文献   

2.
窦永杰 《现代园艺》2023,(8):12-13+18
为研究红豆杉幼苗生长受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以红豆杉5年树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种植密度(2.0万株/hm2、1.5万株/hm2和1.0万株/hm2)和不同氮肥施用量(尿素施用量分别为9.3g/株、27.0g/株和44.7g/株)对其幼苗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种植密度由1.0万株/hm2增加至2.0万株/hm2时,相同氮肥施用量的红豆杉幼苗的苗高、高径比、冠幅、新生枝条周长、新生枝条个数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当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时,相同氮肥施用量的红豆杉幼苗干径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氮肥施用量由9.3g/株增加至44.7g/株时,相同种植密度的红豆杉幼苗的苗高、干径、高径比、冠幅、新生枝条周长、新生枝条个数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是氮肥施用量由9.3g/株增加至27.0g/株时,红豆杉幼苗生长表现较好,氮肥施用量由27.0g/株增加至44.7g/株时,幼苗生长表现较差。综合考虑后,种植密度选择1.5万株/hm2,氮肥施用量选择27.0g/株。本研究为红豆杉幼苗的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施用不同氮肥比例对展毛野牡丹的花期、株高、地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的生长影响,通过设计6个不同尿素施用量处理展毛野牡丹盆苗,分别对其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和统计。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为70 g(N_2)和90 g(N_3)时,能有效地延长野牡丹花期,比对照组花期延长13天;尿素施用量为90 g(N_3)时,对展毛野牡丹株高、地径及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株高增高23 cm,地径增大0.64 cm,生物量增加725.03 g;而尿素施用量为130g(N_5)时,对提高叶绿素的含量最显著。通过研究,可为展毛野牡丹盆苗技术提供科学的氮肥施肥方案,同时也为展毛野牡丹规模化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配施对丹参生长和药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丹参1号"为试材,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在底肥中施入不同比例氮磷钾对丹参各部位生物量和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宜丹参生长的最佳氮磷钾配施比例。结果表明:氮肥能增加丹参根条数以及根鲜质量,但过量的施用氮肥会抑制丹参酮类的积累;磷肥对株高存在抑制作用;钾肥对根长生长存在抑制作用。综合产量和品质因素考虑,在该试验条件下,以N3P2K2效果最好,在大田应用中,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施肥参数分别为495、1260、300 kg·hm-2。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杂交种F1代万寿菊为试材,研究了0、22.5、45.0、67.5、90.0、112.5 kg/hm2 6种钾肥水平对万寿菊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万寿菊开花期提前,株高、茎粗、株冠直径、分枝数目、单株干重和叶黄素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K2纯钾施用量22.5 kg/hm2处理下,鲜花产量和叶黄素产量达到最高.在该试验条件下,寒地万寿菊种植合理的施钾量为K2O 22.5 kg/hm2,鲜花产量最高,可达26.39 t/hm2.  相似文献   

6.
对河西绿洲地区加工型胡萝卜栽培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加工型胡萝卜产量、商品性影响很大,对产量构成因子根重、根径影响较为显著,对根长影响不大.综合评判,试验区加工型胡萝卜栽培最佳密度为保苗37.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以青河县主栽沙棘品种"向阳"为试材,设不同扦插时间、不同基质处理、不同扦插密度3个影响因素,研究不同处理对沙棘嫩枝扦插的效果,筛选沙棘嫩枝扦插的最佳组合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沙棘嫩枝扦插均有显著影响;嫩枝扦插插穗的采集应在6月15日至7月10日进行,沙土及腐殖质土是嫩枝扦插的理想基质,当扦插密度为400~600株·m-2时,不仅生根率及成活率高,而且地径也较为粗壮,插穗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2年生嫁接柿树苗定植在空气控根容器中,在生长季测定凌晨和正午水势、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生长季结束后测定其株高、地径、侧枝长、侧枝基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并测定了不同径级根的根长和根重。结果表明:控根容器苗凌晨水势显著高于大田苗,但二者正午水势没有显著差异。容器苗木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大田苗。容器苗的株高、基径、侧枝长度、侧枝基径均显著高于大田苗,容器苗不同直径根的根长和干重、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高于大田苗,容器苗的根冠比与大田苗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容器苗的水分状况与大田苗没有显著差异,光合作用、苗木生长均好于大田苗,细根生物量增加有利于苗木移栽后的成活。这表明控根容器苗的苗木质量明显好于大田苗,常规水分管理可以满足修根容器苗的水分需求,但要注重高温季节的及时补水。  相似文献   

9.
以大葱为试材,在青海大通塔尔镇塔尔湾村川水地进行连续2年的大葱不同钾肥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大葱栽培中,施钾肥对大葱的株高影响不大,合理施钾可以提高大葱的葱白长度、单株重量、假茎粗度;钾肥用量在0~135kg/hm2范围内,大葱葱白的维生素C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钾肥用量在135~270kg/hm2时大葱葱白的维生素C最高;不施用钾肥的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但与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施钾肥可以提高大葱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河湟谷地大葱的钾肥施用量以90~135kg/hm2最合适。  相似文献   

10.
以金玉玲珑和大果春红玉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设施小型西瓜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金玉玲珑和大果春红玉生育期均较对照略有推迟,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作用、氮含量、单瓜质量、中心糖含量、边糖含量均显著下降;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20 000株/hm2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 036.8、50 807.9 kg/hm2。金玉玲珑和大果春红玉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畜禽有机复合肥对瓜类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施嘉宝牌畜禽有机复合肥3.0~7.5 t/hm2,瓜类作物收获后土壤速效K含量比CK增加155.59%~193.48%,同时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功能叶面积和坐果率;黄瓜、西瓜和甜瓜产量随着有机复合肥施用量增加而增产,增幅为9.19%~27.16%,且黄瓜增产最为显著,黄瓜、西瓜和甜瓜的单位面积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5t/hm2、3.0t/hm2和4.5 t/hm2:有机复合肥能提高黄瓜VC含量和西甜瓜中心糖度,显著改善其商品性和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畜禽有机复合肥对瓜类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施嘉宝牌畜禽有机复合肥3.0~7.5t/hm2,瓜类作物收获后土壤速效K含量比CK增加155.59%~193.48%,同时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功能叶面积和坐果率;黄瓜、西瓜和甜瓜产量随着有机复合肥施用量增加而增产,增幅为9.19%~27.16%,且黄瓜增产最为显著,黄瓜、西瓜和甜瓜的单位面积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5t/hm2、3.0t/hm2和4.5t/hm2;有机复合肥能提高黄瓜VC含量和西甜瓜中心糖度,显著改善其商品性和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日本大果椒品种“长剑”辣椒为试材,分别设定氮肥、磷肥、钾肥及有机肥的单因素用量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600 kg/hm2前产量极显著增加,到1 200 kg/hm2后,产量极显著下降;有机肥用量低于30 t/hm2时对产量的贡献几乎线性增加,过量施用后,产量增速放缓;施磷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磷肥施用量,产量基本维持不变;施钾量达到30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钾肥用量,肥害严重,产量迅速下降.宁南山区设施辣椒高产最佳施氮量为600 kg/hm2,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0 kg/hm2,有机肥对增产贡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施用尿素、硫酸钾、复合肥、过磷酸钙和烘干鸡粪等不同配比的有机肥与无机肥,共设计了8组处理。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大白菜品质及产量;有机氮与无机氮质量比为3∶1时,其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佳。8组处理中大白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模式,研究了辣椒最大利润施肥量。结果表明,随着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椒单果质量、单株果质量、产量在增加,但单位肥料增产效果则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辣椒最大利润施肥量为0.148kg/m2(折1.48t/hm2),此时理论产量为6.69kg/m2(折66.9t/hm2),统计分析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以充分腐熟的羊粪及尿素和二铵为试材,以最佳尿素和二铵使用量与不同羊粪使用量作为基肥进行温室番茄栽培比较,以期得出最优羊粪使用量。结果表明:处理A(尿素0.15t/hm2+二铵0.45t/hm2)的番茄株高最高(113cm),茎粗也最粗(1.220 4cm);产量也较高,达到103.96t/hm2;但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74mg/g)和可溶性总糖(1.48%)含量最低,且亚硝酸盐含量(1.86mg/kg)最高,分别显著性低于和高于其它各处理番茄的品质。处理D(羊粪75t/hm2)的番茄株高较高(106cm),茎粗也较粗(1.206 8cm),叶长最长(15.9cm),单株果数最多,达到17.71个,果实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达到(100.18t/hm2)。综合考虑番茄产量、品质、种植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在夏季温室栽培番茄时,推荐使用羊粪做为基肥,最佳使用量为75t/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二代日光节能温室不同施磷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磷肥施用量显著促进茎粗和叶面积的增加;而花期叶面积和冠幅差异不显著。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番茄植株的生长,至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不同施肥处理中番茄株高、茎粗、冠幅、叶绿素均显著增加。番茄产量的磷效应表现为典型的抛物线式,施磷量低于225kg/hm2时,随施磷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施磷量则会导致产量下降,从而得到其最高产量施磷量为253.90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磷量为250.80kg/hm2。  相似文献   

18.
毛红园 《现代园艺》2023,(2):18-19+46
为研究盐碱胁迫对侧柏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1年生侧柏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混合盐碱浓度,研究侧柏幼苗地上部生长、根系特性和生物量积累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盐碱胁迫降低侧柏株高、地径、叶面积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体积、平均直径和地上地下生物量,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盐碱浓度为50mmol/L时,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总长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盐浓度超过100mmol/L时,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总长会显著下降,说明侧柏能耐低浓度盐碱,盐浓度超过100mmol/L时,会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洋人洋马铃薯的产量,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洋人洋高产栽培的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密度磷肥钾肥氮肥;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洋人洋产量大于2 700 kg/667 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4 522~4 871株/667 m~2、尿素施用量14.48~16.42 kg/667 m~2、过磷酸钙施用量27.03~32.97 kg/667 m~2、硫酸钾施用量34.46~45.54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冷凉气候区胡萝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甘肃河西走廊沿祁连山高海拔冷凉气候区开展了胡萝卜种植密度、播种时期及平衡施肥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胡萝卜最佳种植密度为10 cm×15 cm;播种期和出苗期的气温在10℃以上为佳;N,P,K平衡施肥(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可使胡萝卜植株生长健壮,商品性状好,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