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是所有物质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方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的人口大国来说,摒弃落后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利用类型多样,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违法违规行为,致使土地资源在利用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土地资源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基于此,分析了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意义与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为例,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进行了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3.
天然橡胶资源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作为橡胶工业大国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我国有限的热区资源,扩大可植胶土地面积,是保证我国天然橡胶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近几年的农业发展水平有了全面的提高。纵观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农业大国。玉米作为我们国家3种主要农作物之一,对于促进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我们国家粮食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应用。导致农作物生产应用土地面积急剧下降。藉此,本文立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策略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素以农业大国著称于世.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开了古老的固守农业的大门,为我国工业的腾飞增添了活力。农业大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为发展乡镇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事关全局,而土地关系的稳定是农村稳定的基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又迫使我们必须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在土地制度中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地租地价等经济杠杆刺激土地流动和要素配置,提高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7.
膜下滴灌水肥耦合、以水调为核心的系统调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土地资源极为短缺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在有限的水土资源条件下水肥耦合研究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讨论了水肥耦合的涵义、研究进展、研究趋势以及以水调为核心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非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工业建设的基本生产资料。我国是农业大国,并且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仍然很大,人口压力将继续加大与中国农村可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产品价格、质量的竞争必定更加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国土地面积辽阔,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不高。农业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土地是我国农民赖以生存和立业的根本,尤其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土地的价值极高。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农村土地的健康流转问题是关系我国农业发展的大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抓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利于保证我国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提高我国土地利用价值,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农业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是农业的主要依赖资源,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果土地资源不能持续利用,农业的持续发展也无从谈起。1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由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本质为土地功能的正常发挥与改善,因而,一切影响土地功能正常发挥或者改善的因素,都是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土地是自然形成的自然资源,又是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映。因此,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主要关系都会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1自然因素1.1.1土地资源的区位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等与土地位置有…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所拥有的土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较为有限,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发展,很多林业资源遭到了破坏。因此,为了优化我国的生态环境,各地政府逐渐推行了退耕还林的政策,旨在为生态化资源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可以说是国土资源很丰富。同时我国也是个人口大国,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面积却并不是很多。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在国土资源利用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过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水源污染等问题频频发生,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闭置等问题也相当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威胁到了国家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在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未知社会成本,迫切需要在土地整理项目领域开展社会评价研究工作。主要探讨土地整理项目社会评价的概念、内容、方法以及土地整理项目社会评价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是当今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类自觉遵守的一项规则。研究和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健全集约节约用地长效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节约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土地资源较少以及化肥消费量较大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充分利用水肥的增产效应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肥耦合是研究水肥关系,以达到更经济有效地利用水分和养分目的的一项重要技术.鉴于此,从水肥耦合的含义及其对作物生理形态、产量、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水...  相似文献   

17.
浅论吉林省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它的整理开发不仅影响到生产力布局的经济效果,而且影响与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当前,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文章阐述了土地整理的涵义,探讨了目前我国吉林省土地整理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吉林省土地资源整理利用的措施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过程可以分为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两个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之间的转变、区域上的差别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与不同方式的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可以分为土地利用类型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后者实际上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农业资源以及土地资源,近年来在农林牧渔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进一步有效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使本就紧缺的土地资源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而土地管理工作是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关键内容,地理信息系统又是土地资源管理过程的重要工具,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我们生存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人口总数在全世界排行中已居前列,可是土地资源却相对贫乏,我们要呼吁人类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每一寸的土地。通过探究如何建立土地利用机制,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保护共同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