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1月15日,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内举行。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在全国范围内首批授予的中国(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内蒙古青少年绿色家园等10大荣誉称号之一。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林业厅与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日前联合发文,授予宜昌市三峡植物园、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等10个单位“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至此,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增至16个。  相似文献   

3.
8月1日~2日,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举办.省森林植物园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此次被授予该荣誉称号的共有10家单位。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四川栗子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野化放归”、“自然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出一定成绩,于2019年12月5日被授予“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形成,教育功能特别显著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李娜 《新疆林业》2011,(6):11-11
近日,自治区林业厅、文明办、绿化委员会、教育厅、团委等五部门联合授予库尔勒市荒山绿化工程、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湾县三道河子林场森林公园、新源县阿勒玛勒乡中学、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5单位“自治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这是新疆继2009年首次命名“自治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来的第二批命名,  相似文献   

6.
《云南林业》2013,(4):20-2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七彩云南建设,推进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普及生态知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使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国家和云南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第三条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指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  相似文献   

7.
8月1日~2日,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举办,省森林植物园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此次被授予该荣誉称号的共有10家单位。  相似文献   

8.
《绿色科技》2012,(8):235
湖北省林业厅、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发文,授予9个单位"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至此,我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增至25个。  相似文献   

9.
陶剑 《绿色天府》2020,(2):62-63
2019年12月5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省林草局授予“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是广元市首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唐家河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幅员面积4万公顷,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的自然保护区。唐家河是如何打造成为四川省生态教育基地和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作用的呢?以完好的生态保护成果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基础唐家河的保护发展历程是一个极具生态文明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唐家河经历了从伐木厂损害生态阶段—成立自然保护区后自然保护初级发展阶段—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快速发展阶段—灾后重建自然保护高速全面发展阶段—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转型升华阶段,从最开始的生态被破坏,到资源得到逐步保护,生态得到全面修复,社区产业经济得到发展,公众得到生态自然体验,全社会参与到自然保护,唐家河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让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0.
《绿色科技》2012,(7):192-192
湖北省林业厅、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发文,授予9个单位"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至此,我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增至25个。此次被授予"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的9个单位分别是: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省九峰森林公园、武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随州市随县七尖峰森林公园、仙桃市赵西垸林  相似文献   

11.
杨劼 《云南林业》2011,(3):20-20
5月10日,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授予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旨在进一步把向杨善洲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新疆林业》2009,(4):12-12
滋兰树蕙五十载,生态文明结硕果。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新疆林业学校又迎来了一件喜事——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审定委员会命名为“自治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学校各族师生无不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创建更好更多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大力传播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途经和有效措施。这对于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南林业》2009,(7):6-6
第一条 为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使全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邸华 《甘肃林业》2011,(1):F0003-F0003
2010年11月26日上午,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隆重举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挂牌仪式。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樊辉,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李磊等领导莅临指导。  相似文献   

16.
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授予云南省施甸县善洲林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并于6月28日在善洲林场正式揭牌。云南省林业厅、教育厅、团省委和杨善洲绿化基金会共同组织授牌仪式,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理事长吴光范等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17.
邸华 《中国林业》2012,(13):24-24
祁连山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位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会地带,是关系河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华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祁连山也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馆和天然实验室,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1988年成立以来,遵照生态教育、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原则,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管理局2008年被甘肃省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祁连山保护区2010年3月被命名为"甘肃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狠抓项目建设夯实教育基地管理局按照"以管护为主,积极造林,封山育林,因地制宜进行抚育,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的经营方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生态文明素养,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大运河文化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此,大运河沿线地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融入大运河文化的相关内容,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元素,通过打造新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这样既可实现在地化教育又推动大运河文化普及。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农林院校作为生态特色与优势鲜明的行业类院校,肩负着国家“树谷、树木、树人”的三大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构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突出课程专业特色的同时,实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这种融合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森林生态学”教学使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了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寓生态教育于资源保护之中,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被命名为"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功实现了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教育良性互动,其经验可为其它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