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坡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住有壮、汉、瑶、苗、彝五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79974人,总面积334.6万亩,人均占有19.5亩,其中耕地21.39万亩,人均1.29亩;林业用地186.48万亩,人均11亩。现有森林面积799427亩(1982年),覆盖率23.8%。全县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8.7℃,年均雨量1421.8毫米,自然条件优越,极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一)我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总土地面积354万亩。供取薪柴的林地面积251.9万亩,人均18.8亩,占总土地面积71%;耕地面积19.9万亩,人均1.49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5.6%。全县3.17万户,其中农户3.03万户,总人口14.16万人,农业人口13.38万人。县内有高山、半高山、低山川道3个类型区,其间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都有较大差异。全县薪柴蓄积4亿多公斤,人均2994公斤,年可供薪柴2.21亿公斤,人均1654公斤;年产各类作物秸秆4078万公斤,人均305公斤,其中用于燃烧的233.3万公斤,占秸秆总产量的5.7%。牲畜粪便目前尚无能源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之一,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总面积2145万亩,绿州面积占5.6%,耕地43.9万亩,人均2.18亩。全县一干旱(年降水量35.2毫米,年蒸发量为2263毫米);二风沙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最大风力10级);三盐碱重(不同程度的盐碱地18.7万亩),植被稀疏,覆盖率低(1979年前全县林木覆盖率仅为0.6%),土地沙化瘠薄,风沙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影响大。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低而不稳,五业发展缓慢。1976年前,农民口粮仅300斤左右,年人均收入43元。  相似文献   

4.
发展油桐生产,加速山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东安 《经济林研究》1999,17(4):99-99,101
鲁山县地处豫西伏牛山东麓,是河南省25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总面积361.1万亩,其中山、丘、地面积301.5万亩,仅山地就达84.9万亩,丘陵地216.6万亩。耕地面积只有53万亩,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县辖22个乡镇,554个行政村、81万人,人均耕地0.7亩,山区人均不足0.4亩,1990年被河南省定为全省两个科技兴林县之一,1995年晋升为国家级科技兴林县,全县现有油桐面积13.5万亩,年产油桐籽300万kg。我县地处淮河流域沙河上游…  相似文献   

5.
资源县是广西最北的一个县,素有“四田一水九十五分山”之称。全县总面积290多万亩,其中宜林面积240多万亩,人均耕地面积7.9分,人均山地面积有16亩,是全区林业重点县之一。过去,我们虽然连年大抓造林,但由于措施不力,方法不当,成效不大。据统计,1952年到1986年的34年,全县造林180多万亩,保存仅有40万亩,占造  相似文献   

6.
钟珲 《广西林业》2005,(2):17-17
田林县是广西土地面积第一大县,全县总面积836.5万亩,有林地面积535.28万亩,森林覆盖率72.5%,林木蓄积量1100多万立方米,林业资源及人均量均属全区前列。但是,作为“老、少、山”区贫困县,目前尚有12.93%农户未能解决温饱,林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占1/4左右,按有林面积平均亩产值仅20元多,与林业大县的地位和群众对林业的期盼和要求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7.
<正>盱眙县地处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人均两亩耕地一亩山,全县土地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全县有集体林地46万亩,森林覆盖率27.31%。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针对人多山少的实际,探索出一条"产权初始登记,  相似文献   

8.
盱眙县地处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人均两亩耕地一亩山,全县土地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全县有集体林地46万亩,森林覆盖率27.31%。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峡地处伏牛山南麓,辖18个乡(镇),297个行政村,41.5万人。全县总面积34.5万公顷,其中山坡面积30.2万公顷,耕地1.87万公顷,人均十多亩山坡,人均不足七分耕地。全县有林地面积18.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4%,境内生长有800多种木本植物,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深山县,发展林果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通过加  相似文献   

10.
宁强是陕西省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3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自1971年开始飞播以来,截至2009年底,累计飞播97个播区,飞播造林153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8.5万立方米。全县人工造林成林保存面积8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75.4%。飞播造林加快和促进了全县荒山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丘陵地区,地处亚热带,全县有山地208.92万亩,占总面积的56%,发展林业的条件比较优越,但过去发展不快。据1985年普查统计,全县森林面积有64.8万亩,森林平均覆盖率只有19.4%,森林蓄积仅55万立方米,人均不到1亩,1立方米木材。  相似文献   

12.
《沙棘》1995,(1)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北岸的陇山西南麓,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总土地面积2012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0.44%。全县共辖24个乡(镇)、337个自然村,2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16万人,农业劳动力9万人;土地面积30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6万亩,荒地44.5万亩;气候温凉湿润,系陇中南温带半湿润区,海拔1120~2000m,年降水量517~661.2mm。199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0亿元,农业总产值1.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8元,农民人均产粮397.1kg。近年来,我县把开发利用沙棘资源作为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开发利用步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巴彦淖尔盟现有人工林77.5万亩,其中,解放前遗留下来的人工林只有199亩,零星树木2千多株,只占现有人工林的0.02%,就是说现有人工林都是解放后营造起来的。造林保存面积由1949~1977年的年均2万亩提高到1978~1981年的年均6万亩。但是全盟总人口为130多万人,人均有人工林0.6亩,每年人均造林保存面积仅0.02亩,可见我盟造林绿化速度极其缓慢。笔者  相似文献   

14.
《河北林业》2013,(8):26-27
近年来,赞皇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构建"生态赞皇"目标,把实现"绿色崛起"与造林绿化、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县城"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工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着力培育森林资源,巩固发展造林绿化成果,全县森林资源实现迅猛增长,城乡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县115万亩山场全部实现了封禁,荒山荒地全部进行了绿化,有林地面积达到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9%,城区绿化覆被率达到43.6%,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40.3%,90%以上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全县果树面积73万亩,形成了45万亩大枣、25万亩核桃、3万亩小杂果产业基地。仅林果业一项全县人均增收达到1500元,占全县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赞皇县人民政  相似文献   

15.
凌云,山峻水秀洞奇,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桂西北重重大山之中。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南麓,东经106°23'—106°35',北纬24°06'—25°37',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度19.5℃,年均降水量1603.5毫米,植被区系属南亚热带季风林区域。全县辖7乡3镇,110个村民委,人口1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93万人。2001年全县财政收入22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5元。全县土地总面积3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9万亩,林业用地225.4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森林面积为143.6万亩,灌木林地69.5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242.37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为240万立方米。全县森林…  相似文献   

16.
我县南部系丘陵岗地,人多山少,人平仅1.43亩,面积为200.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6%,基岩绝大部分系石灰岩、岩溶发育,其中石灰岩裸露地区达123万亩,占61.5%。海拔300—500米,土壤粘重,肥力中等,厚薄不一,呈中性或微碱,微酸性反应。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16.9℃,≥10℃的活动积温5145℃,降雨量1293.2毫米,且集中在4—6月  相似文献   

17.
陈平乡位于宾阳县东部边缘山区,人口11946人,总面积为14.04万亩,其中,山地面积达12.1万亩,约占86%;耕地面积仅有6100亩,占4.34%.若按人均计算,每人有山地面积达10.13亩,而人均耕地面积仅0.51亩。过去,林业生产曾经是陈平乡的支柱产业,号称“杉木之乡”。直至1974年,全乡仍保有森林面积近1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在71%以上。每人仅杉  相似文献   

18.
工程造林是营林管理体制上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改变造林面积不实,质量不高,粗放经营弊端,实现科学造林、育林,提高造林经营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办法。据统计,会泽县1952年以来。历年造林累计面积为317万多亩,经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县人工林面积为382290亩,成活保存率仅达12%,由此说明,过去造林质量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9.
广德县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全县林业用地190万亩,有林地面积171万亩,森林覆盖率61%。2008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24.8亿元,林业GDP9.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林业收入2356元,占38%。全县竹加工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达3.5万人,千万元以上企业15家,5000万元企业4家;  相似文献   

20.
平果县总面积372.75万亩,其中大石山区面积241万亩,占总面积的64%。全县总人口45.19万人,其中生活在大石山区的人口有30.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83%。人均耕地面积约0.4亩。由于人多地少,林粮争地,形成大面积光秃秃的大石山地,全县石漠化面积114.5万亩,占大石山区面积的48%,由于石漠化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灾,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群众生活处于贫困之中。一、石漠化治理工作建设情况为了摆脱石山区农民贫困,改善大石山区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20世纪80年代中期,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列入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