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海南油茶的花、果特征和生长发育习性与其他油茶存在明显差异,其倍性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计数法,旨在阐明海南油茶的倍性,为海南油茶授粉树配置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以二倍体大花窄叶油茶作为对照,采集60份海南油茶优株的嫩叶为试材,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个样本的DNA含量的荧光强度,根据试材与对照DNA峰值的比值估算样本的倍性;其次,根据流式细胞仪鉴定的结果,以二倍体大花窄叶油茶作为对照,选取34份不同地区不同倍性的海南油茶代表材料,进行根尖染色体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染色体计数,验证对照和试材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对照二倍体大花窄叶油茶的峰值为50.39,供试的60份海南油茶中,8份峰值范围是205.50~213.42,与对照的峰值相比为八倍体,50份峰值范围是243.16~256.11,与对照的峰值相比为十倍体,另外CMZX-612和TCXYL-61峰值分别是177.09和188.02,与对照的峰值相比疑似为七倍体;同时各样品峰值的变异系数大部分都在5%以内。进一步的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二倍体大花窄叶油茶染色体数为2n=2x=30,供试的34份海南油茶中,8份材料为八倍体(2n=8x=120),其中包括流式细胞术估测疑似为七倍体的CMZX-612和TCXYL-61,这2份材料经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2n=8x=120)确认实际也为八倍体; 26份材料为十倍体(2n=10x=150),染色体计数结果与流式细胞术估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和染色体计数共同表明:供试的60份海南油茶为八倍体(2n=8x=120)和十倍体(2n=10x=150) 2种倍性,其中十倍体占83.3%;海南油茶作为山茶属新发现的一个种,其倍性与其他油茶存在明显差异。海南油茶倍性的确定,可为后续海南油茶的种质资源鉴定、杂交亲本选配以及油茶多倍体的遗传进化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1.什么叫油茶育种? 在油茶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一般都把选育油茶良种和进行油茶良种繁育的工作称油茶育种。 2.什么叫油茶物种? 油茶物种是山茶属植物长期演变和进化的产物,其在进化过程中无论在形态和各种性状方面都有各自的相似性和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对非豆科固氮树种—沙棘、大果沙枣染色体数目进行2年研究的结果。采用根尖涂片法,制出染色体切片,通过镜检、照相、查数,取得沙棘染色体2n=24,大果沙枣2n=28的结果,与国外报导的结论相一致。对于研究非豆科固氮树种选种和育种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宁红花油茶在广东、广西等原生地种植容易获得高产,具有良好的遗传改良潜力。文章以广宁红花油茶为对象,探索了适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的染色体制片技术,并与传统的染色体压片制作技术进行比较,总结了一套节省时间、技术要求较低和效果较好的染色体根尖压片制作技术,可用于广宁红花油茶的细胞学研究,为开展分子染色体工程育种以及基因组分析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广宁红花油茶在广东、广西等原生地种植容易获得高产,具有良好的遗传改良潜力.文章以广宁红花油茶为对象,探索了适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的染色体制片技术,并与传统的染色体压片制作技术进行比较,总结了一套节省时间、技术要求较低和效果较好的染色体根尖压片制作技术,可用于广宁红花油茶的细胞学研究,为开展分子染色体工程育种以及基因组分析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自20世纪中叶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工作以来,我国先后选育出优良农家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和优良杂交组合等油茶良种200多个,结合油茶更新与低产林改造,推广应用良种,使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度增长。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良种选育现状和趋势,提出油茶育种以常规育种为基础,进一步开展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多方面育种研究,凭借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展更高层次的分子育种的建议。并对当前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世界三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最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是慢生树种,常规育种周期长,育种效率低。分子育种具有缩短育种周期、避免连锁累赘、提高育种效率的特点和优势,是今后油茶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油茶分子育种是建立在油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油茶分子育种研究时间相对较短,遗传基础研究积累少,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但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分子育种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中简要介绍了油茶分子育种的历史,系统总结了油茶分子育种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油茶基因组、生殖发育、油脂合成、重要活性成分代谢、抗逆性能等方面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基因组组装解析和遗传转化技术是影响当前油茶分子育种进程的瓶颈问题,指出了油茶分子育种的主要技术是基因工程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展望了油茶分子育种的重点领域是产量提升育种、品质改良育种、抗性增强育种,为我国油茶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引领。  相似文献   

8.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油茶光合特性研究进展与高光效育种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油茶光合作用和山茶属其他植物光合作用的规律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高光效株型的选育、生理生化型的选育、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论述了油茶高光效育种的主要方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适应性强,分布广,寿命长,产量高。在提高油茶产量上,除改进经营水平外,选育油茶良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进行了物种普查、主要物种种内变异、地方品种类型选择利用和优株选择等工作,并建立了良种繁殖基地。在“以选为主,选引育繁相结合”的原则下,各地对选出的优株,应用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技术,建立了采穗圃、种子园。在育种方面也相继开展了油茶种间、种内杂交育种,对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也进行了探索。这些都为实现油茶良种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增殖的最普遍分裂方式,对植物个体的生长和繁衍极为重要。植物育种工作中,观察染色体形态,染色体结构变异及确定染色体数,必须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寻求,而对樟子松有丝分裂规律的研究,迄今报导甚少。本实验通过樟子松有丝分裂的大量观察,系统了解有丝分裂过程,寻求木本植物细胞分裂的旺盛时期,尤其是中期分裂相,对指导木  相似文献   

12.
作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培育高产、优质品种一直是油茶育种工作重点.传统育种周期长且存在盲目性等缺点,已无法满足当前油茶育种需求,而分子育种可以快速选择目标性状,加速育种进程,实现精确、高效育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油茶分子标记、多组学研究及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挖掘等相关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油茶分子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茶Camelliaspp.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从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以及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目前油茶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油茶育种的发展方向和油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油茶育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紫薇属植物的倍性研究是其遗传育种工作的基础,本文从直接鉴定、间接鉴定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包括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分子标记法、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指标等方法,以期为紫薇育种和染色体倍性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油茶育种工作中收集和保存一定数量有价值的育种原始材料,掌握其特性及遗传变异规律,对于正确选配杂交亲本,缩短育种时间,克服育种工作中的盲目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站于1965年分别由湖南、广东、江西、浙江以及我省的腾冲、广南等地引种了攸县油茶、大果油茶、小叶油茶、浙江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普通油茶等6个油茶物种。引种以后,我们分物种进行了形态特征、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油茶红翅天牛(Erythrus blair Gre-ss)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为害油茶的蛀干性害虫之一。幼虫钻进一、二年生的油茶枝条,被害率达25~30%,被害枝自顶梢以下全部枯死,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发育。近几年来,我们对红翅天牛进行一些研究,特别是对它的成虫及蛹的生物学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观察,现将观察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油茶育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括中国油茶育种现状,包括油茶育种历程、育种资源概况和育种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油茶育种资源和育种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明了今后油茶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属豆科蝶形花亚科红豆属(Ormosia Jacks.),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和越南。木材致密坚实,材纹美丽,可作高级家具、工艺木雕和工具手柄等材料。红豆属全世界约有110种,我国约35种,但已做过染色体计数的仅5种。本文首次报道了花榈木的染色体数目,并进行了核型的描述和分析,旨在为红豆属植物的造林育种工作和属内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引言近年来,对染色体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遗传变异现象都直接与染色体有关,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树木染色体的研究对遗传理论和林木育种工作都有重要意义。落叶松属约18个种,我国产10个种1个变种。国外对落叶松染色体组型研究较多。关于欧洲落叶松(Larix decidua),新疆落叶松(Larix sibirica),苏卡切夫落叶松(Larix  相似文献   

20.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大面积油茶林单产低,育种研究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我国油茶当前育种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指出油茶育种应该重视丰富种质资源,以常规育种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技术育种,通过杂交育种扩大遗传基础,开展更高层次的育种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良种选育体系,全面提高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