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蓄电池极板硫化后如何处理?答:对于极板硫化轻微的可以采用过充电办法排除。方法是用正常充电第2阶段充电电流的二分之一(或更小)进行长期充电,直到电解液出现大量气泡(沸腾)、密度达到128g/cm3为止。这时极板的活性物质复原。对于极板硫化严重的采用如下方法排除:(1)将蓄电池以10h放电率电流(8~14V)放电至终止电压(约175V),倒出电解液。(2)加入蒸馏水,用初充电第二阶段电流连续充电,至电解液密度为115g/cm3左右。(3)以额定容量的1/10电流值放电至终止电压。(4)再用上述充电电流充电,直至电解液密度不再上升。(5)把电解液密度调…  相似文献   

2.
由于新蓄电池板原料的颗粒比较大,组织不够疏松,而且在存放中会有轻微硫化。为延长极板的使用寿命和去硫,新蓄电池按下述步骤和方法经过初充电才能使用。 一、注入比重合适的电解液,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放置7小时左右,使电解液充分浸透极板。 二、第一阶段充电电流为蓄电池额定容量1/15(容量为140A的蓄电池可用10A电流充电),时间在25~35小时。当单格电压升至2.4  相似文献   

3.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剧烈放电或电解液面过低,极板上会沉积下白霜状的硫酸铅晶体。由于硫酸铅不导电,致使蓄电池的容量减小,电压降低。可采用反复充电方法消除硫化。 把极板已经硫化的蓄电池,注入蒸馏水,2h后,用电流I为1~ 2A的电流充电,迫使硫酸铅在蒸馏水中电解。此时可用比重计测蒸馏水的比重,当蒸馏水比重增大到1.05时,再换入新的蒸馏水继续充电,反复数次,最后换用稀的电解液继续充电,充至蓄电池电压达到2.5V,比重不再升高时,硫化物便可清除完,蓄电池功能又完好如新下。 蓄电池极板被硫化的处理方法@永泰…  相似文献   

4.
一、极板硫化蓄电池极板上产生一层导电不良、白色的粗晶粒硫酸铅 ,正常充电时 ,不能完全使其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 ,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粗晶粒硫酸铅堵塞了极板孔隙 ,使电解液渗入困难并增加了内阻 ,因而蓄电池容量降低。启动时不能供给足够的电流 ,发动机不能启动。极板硫化在充电时有下列现象 :充电时电压迅速上升 ,过早发生“沸腾” ,电解液温度很快上升到4 0℃以上。使用时电容量显著不足 ,且电压下降很快。极板硫化排除方法有以下几项 :1.过充电法 (适用于轻微硫化 )。用初次充电的第二阶段充电电流连续地进行过…  相似文献   

5.
1.忌不定期检查电解液面高度 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解液水分蒸发和电解液溢出,而使电解液液面降低,易使极板暴露于空气中而导致容量减少和极板硫化。为此,应定期检查,使电解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若高度不够  相似文献   

6.
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其修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变型运输机迅速发展,蓄电池的使用也日趋广泛,现将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其修理介绍如下。 一、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有极板硫化、蓄电池自行放电、隔板损坏、单格短路、极板翘曲、极桩氧化与折断以及外壳破裂等。 1.极板硫化 极板硫化后,其导电性差,电池容量降低,内阻增加。造成极板硫化的主要原因是:经常充电不足,放电后长时间不充电,电解液不足,放电过度,电解液  相似文献   

7.
由于新蓄电池板原料的颗粒比较大,组织不够疏松,而且在存放中会有轻微硫化。为延长极板的作用寿命和去硫,新蓄电池经过初充电才能使用,步骤和方法如下:(1)注入比重合适的电解液,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放置7小时左右,使电解液充分浸透极板。(2)第一阶段充电电流为蓄电池额定容量1/15(容量为140安的蓄电池可用10安的电流充电),时间在25~35小时。当单格电压升到24伏时,把电流降低一半,然后转入第二阶段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时间在20~30小时,直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比重不再上升,单格…  相似文献   

8.
<正>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靠内部的化学反应来储存电能和向外供电。机动车辆上大都使用铅酸蓄电池,它具有内阻小、容量大,能在发动机启动时,短时间供给大电流。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外壳、隔板和电解液等构成。铅酸蓄电池极板硫化,是指极板上生成一层白色的粗晶粒硫酸铅,这些硫酸铅堵塞了极板孔隙,使电解液渗入困难,减少了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使蓄电池的容量下降。同时因其导电不良,使内阻增大。当给蓄电池  相似文献   

9.
1 忌未定期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 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解液水分蒸发和溶液溢出而使液面低落,这样容易使极板暴露于空气中,导致容量降低和极板硫化.因此,必须定期检查.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 mm,若不够应添加蒸馏水.如电解液溢出,应添加密度相同的电解液.  相似文献   

10.
蓄电池极板硫化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多发故障。一些机手常常由于对蓄电池使用维护不当而使极板硫化,进而由于不加排除或不会排除而使蓄电池报废。这样做很不经济。蓄电池极板硫化故障原因与排除介绍如下:1 极板硫化故障的特征1.1 在极板表面生成一种白色、坚硬而粗大的晶体,即硫酸铅。这种再结晶的硫酸铅很难溶于电解液中,在正常的充电下不能转化为PbO2和Pb,并粘附在极板  相似文献   

11.
一忌不定期检查电解液面高度蓄电池使用过程中 ,由于电解液水分蒸发和溶液溢出 ,而使电解液液面降低 ,易使极板暴露于空气中而导致容量减小和极板硫化。为此 ,应定期检查 ,使电解液面保持高于极板 10~ 15mm ,若高度不够应添加蒸馏水。若因电解液溢出使液面降低 ,则应添加比重相同的电解液。二忌不注意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干燥极板上有脏物 ,容易造成极板间短路 ,使蓄电池自行放电。所以必须经常清除蓄电池表面的脏物与极板上的氧化物 ,并防止脏水流入单格电池内。三忌不及时调解电解液比重蓄电池工作过程中 ,电解液浓度会发生变化 ,因而检…  相似文献   

12.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靠内部的化学反应来储存电能和向外供电。机动车辆上大都使用铅酸蓄电池,它具有内阻小、容量大,能在发动机启动时,短时间供给大电流。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外壳、隔板和电解液等构成。 铅酸蓄电池极板硫化,是指极板上生成一层白色的粗晶粒硫酸铅,这些硫酸铅堵塞了极板孔隙,使电解液渗入困难,减少了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使蓄电池的容量下降。同时因其导电不良,使内阻增大。当给蓄电池充电时,充电电压迅速上升,使电解液过早发生沸腾,使用时间不久后又会出现亏电现象。其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洪如下。  相似文献   

13.
铅蓄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板组、隔板、外壳、盖板等组成。正负极板组为蓄电池的主要原件,通常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电解液中。当电解液液面高度不够。极板露出液面时,极板表面就会慢慢沉积一层白霜状的祖结晶物,这一现象就称为极板的硫化。极板硫化后.其多孔性活性物质上的微小孔穴就会被堵塞,电解液渗入能力明显降低,极板参与化学反映的有效面积变小,将发生充电不良和电容量不足的后果。极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蓄电地极板原料的颗粒比较大,组织不够疏松,而且在存放中会有轻微硫化。为延长极板的使用寿命和去硫,新蓄电地应按下述步骤和方法经过初充电才能使用。(1)注入比重合适的电解液,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放置7小时左右,使电解液充分浸透极板。(2)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应为蓄电池额定容量1/15(容量为140安的蓄电池可用10安的电流充电),时间在25-35小时。当单格电压升至2.4伏时,把电流降低一半,然后转入第二阶段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时间在20-30小时、直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比重不再上升…  相似文献   

15.
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和溶液外溢,蓄电池内的液面下降,极板与空气接触会导致极板硫化,造成蓄电池容量降低。蓄电池极板硫化后的表现是极板表面覆盖一层白色霜状物,情况严重时打开加液口盖即可看到。1.主要原因(1)蓄电池长期处于完全放电或半充电状态。由于气温变化,如温度升高时,极板上一部分硫酸铅溶入电解液中,直到电解液饱和为止;在温度下降时,硫酸铅即从饱和的电解液中析出,结晶到附近的极板上。(2)电解液液面太低,使极板上部长期外露在空气中,与空气接触而受到氧化。在行驶中,由于电解液液面上下振荡,使得部…  相似文献   

16.
<正>极板硫化时有下列现象:(1)放电时电压下降快,蓄电池容量显著下降.(2)充电时,端电压迅速上升至2.9伏,但很快又降至2.2伏,充电终了时达不到2.5—2.7伏.(3)充电时电解液温度比正常上升的快,冒泡较早.(11)硫化的阳极板呈浅棕色,阴板板呈浅灰色.极板硫化的原因:(1)蓄电池长期处于放电状态,或补充充电不足.放电后蓄电池的极板上形成了白色细结晶硫酸铅,这种硫酸铅与电解液面接触较大,充电后即溶解消失.但如果不能及时充电,由于温度上升硫酸铅溶解度增加,温度下降硫酸铅析出,以极板上的硫酸铅为中心进行再结晶,温度变化继续再结晶,便在极板上产出粗的硫酸铅结晶,使电解液渗入困难,蓄电池容易降低.再充电时,粗硫酸铅结晶很难溶解.蓄电池容量恢复困难.  相似文献   

17.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主要有硫化、自行放电和活性物质脱落。一、硫化硫化就是蓄电池在放完电或充电不足的情况下长期放置,极板表面逐渐生成一层很硬的白色物质—粗结晶的硫酸铅。这种物质颗粒粗大,导电性差,容易堵塞极板空隙,因而使蓄电池内阻显著增加,容量大幅度下降。若使用这种蓄电池,电压很底,并很快就放完电。如果用它启动发动机,就会发生启动困难的故障。此外,电解液的液面如果过低,露出液面的部分极板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车辆行使中,电解液上下波动,与极板的氧化部分接触时,也会形成大颗粒硫酸铅,使极板上部硫化。避免硫化产生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8.
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解液水份蒸发和溶液溢出,而使电解液面低落,这样容易使极板暴露于空气中,而导致电容量降低和极板硫化。因此,必须定期检查。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mm,若不够。应添加蒸馏水,如电解液溢出,应添加比重相同的电解液。  相似文献   

19.
蓄电池硫化属常见故障。所谓“硫化”是指在蓄电池极板上产生了一层导电不良的粗晶粒硫酸铅。正常充电时,不能完全使其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从而影响了蓄电池的容量。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 极板硫化后蓄电池有下列现象:充电时电压迅速上升,过早发生“沸腾”,电解液温度很快上升到40℃以上;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一、自行放电 蓄电池因放置不用而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即称为自行放电。其原因之一是电解液内含有杂质,在沉附于极板上的杂质与极板之间.以及沉附于极板上的不同杂质之间,都会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池,通过电解液产生局部电流,促使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转变为硫酸铅,从而使蓄电池失去电量。若电解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