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的动物病毒分类简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于1995年发表了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就病毒分类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1996年8月11—16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了第10次国际病毒学会议,对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的建议进行审议通过。1997年5月ICTV执行委员会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批准通过了病毒成员资格。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对病毒分类遵循病毒基因组的种类、病毒基因组链的性质、反转录能力、病毒基因组的极性等4个准则,将截止1997年底ICTV批准通过  收稿日期:19990101的病毒(包括细菌病毒、动…  相似文献   

2.
刘二龙  唐婕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1):101-103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于2004年发表了第8次病毒分类报告,就病毒分类提出了新建议。第8次报告新增了双顺反子病毒科(Dicistroviridae)和戊型肝炎病毒科(Hepaviridae)。在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之下增列了两个亚科,即正反转录病毒亚科(Orthoretrovirinae)及泡沫反录病毒亚科(Spumaretrovirinae),文章对第8次报告和第7次报告中关于脊椎动物病毒分类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细菌的病毒——噬菌体最新分类与命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发表了《病毒分类一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8次报告》(以下简称第8次报告)对目前已经确认并比较系统研究的绝大多数细菌的病毒——噬菌体(Bacterial viruses,或bacteriophages),根据病毒核酸类型、形态结构、基本特性以及宿主菌类型等特征,进行了系统的依据分类与命名。  相似文献   

4.
动物病毒分类新进展朱其太(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1991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发表了第5次病毒分类报告,在这次报告中有关动物病毒的部分共有25科,包括9个亚科、78个属或群。1996年8月11—16日在耶路撒冷召开了第10届国际病毒学会议,对...  相似文献   

5.
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是由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7次分类报告,2000年)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以猪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病毒分类的新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于1995年发表了第六次病毒分类报告,就病毒分类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1996年8月11日-16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了第10次国际病毒学会议。对第六次病毒分类报告中的建议进行审议通过。1997年5月ICTV执行委员会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批准通过了病毒成员资格。截止1997年底,ICTV批准通过的病毒分类为189个属,其中166个属可分类到55个科内,剩余23个属待定。而此次报告中涉及动物、人及昆虫的病毒有用个科,包括9个亚科,96个属或群。1998年3月7-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圣迭戈斯克里普斯研究院召开了I…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于1974年在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认为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证实为一种新的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环状、无囊膜、单链DNA病毒;在ICTV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猪的圆环病毒(PCV)、鸡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毒(PBFDAV)3个病毒归类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相似文献   

8.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首先由美国学者Kapikin,于1972年采用免疫电镜方法,从1968年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诺沃克地区的一所学校暴发的胃肠炎病人粪便标本中检出,并以发现地名称将其命名为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virus,NLVs)。199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六次分类报告中正式将诺如病毒列入杯状病毒科、诺如毒属。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1987年首发于北美和欧洲的一种猪的新传染病〔1〕,其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3〕。该病毒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六次报告中(1996),归属于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系正股单股RNA病毒〔4〕。该病主要症状为...  相似文献   

10.
噬菌体最新分类与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烨  刘军  孙洋  冯书章 《兽医大学学报》2013,(12):1954-1958
《病毒分类一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9次报告》介绍了病毒的最新分类与命名,与2005年发布的《病毒分类一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8次报告》相比,分类体系更趋完善,病毒种类与数量大幅增加。本文重点介绍细菌病毒一噬菌体的最新分类体系,力求对所涉及的重要噬菌体给出准确而简明的中文名称,期望对中国噬茵体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科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脊椎动物病毒分类的新近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发表第7次分类报告以来,随着学者对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病毒分类也随之不断变化。从2000年的第7 次分类报告到2004 年的第8 次分类报告,动物病毒分类变化不是太大,原来的3个目没有变,增加了6 个科,而涉及脊椎动物病毒的只有Roniviridae 科。在属的水平上变化较多,包括新增设了27个属,更改了4个属的属名,正式确定命名了4 个属的属名。在种的水平上变化的更多,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新的种。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最早于1987年发现于美国,1990年以后在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等地迅速传播。当时由于病原不明、症状不一,曾先后命名为“猪神秘病”、”“猪神秘繁殖综合征”、“猪不孕与呼吸综合征”等十几个病名,又因患猪耳部等处发钳变蓝,故又名为“猪蓝耳病”。至1992年在国际猪病学术会上才正式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本病的病原体是有囊膜的核糖核酸病毒,呈球状。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六次病毒分类报告,PRRS病毒归属于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现…  相似文献   

13.
免疫鸡羽毛根中火鸡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剂量的商用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经腹腔免疫1日龄非免疫鸡,于第3周采集羽毛根,分别采取直接法和间接法(即经过滤获取脱细胞的游离物)接种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以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在免疫后第3、4、5、6周,2种方法都分离到病毒,第7周仅直接法分离到病毒,而第8周2种方法都没有分离到。根据分离到病毒的细胞病变(CPE)特征,结合地高辛标记的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核酸探针检测结果,表明HVT免疫鸡羽毛根中含有可脱离细胞的、具有感染性的疫苗株HVT粒子,且其可检出时间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14.
与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有关的病毒新近分类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于1991年发表的病毒分类和命名的第五次报告,与第四次(1982)报告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1.修改了病毒命名法规,取消了原第四和第十三条,并对原第五、十二、十四、二十条的内容作了修订;2.增加了许多科、属、组及新发现的和前此未收进的病毒;3.调整了某些病毒的分类位置;4.建立了单股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将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副粘病毒科、弹状病毒科隶属于此目;5.删除了一些病毒,如非洲猪瘟病毒、马立克病病毒等;6.开列了第四次报告以来到1991年年初新发表的参考文献。现将第五次报告中与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有关的重要病毒的分类情况,按目、科、亚科、属(群)、亚属(亚群)、种、亚种(变种、血清型)顺序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病毒基因组中F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病毒(NDV)的分类位置,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报告归列于副粘病毒亚科的Avulavirus内,由NP、P、M、F、HN、L等六种基因组成,其中F基因是病毒毒力强弱和免疫原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是业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临床上用已烯雌酚(南京动物激素厂生产)和缩宫素(人用)治疗母猪孕期过长引起死胎5例,均能使死胎全部排出母猪体外,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 治疗方法临产母猪体重约在100千克左右,第1天上午(第一次)已烯雌酚6毫克×2,肌注;下午(第二次)己烯雌酚6毫克×4,肌注;第2天上午(第三次)己烯雌酚6毫克×4;下午(第四次)己烯雌酚6毫克×2,缩宫素10μg×5混合肌注。2 典型病例2.1 1997年10月7日,双桥镇双桥村快上屯黄某家饲养的一头3岁母猪超出正常孕期6天后求诊…  相似文献   

17.
动物病毒分类新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病毒统一分类 ,对于病毒的发现、认识、研究、利用和病毒病的防制有着重要意义。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 ;1 96 6年成立至 1 973年称 ICNV,即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 ,1 973年更名为 ICTV)发表的历次报告 ,都对病毒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逐次报告内容的增加反映了对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新病毒的不断发现。2 0 0 0年 ICTV第 7次报告 (以下简称第 7次报告 )出版 [1 ,2 ] ,与 1 995年发表的第 6次报告包含的 1个目、5 0个科、1 6 4个属的内容相比 ,这个 1 1 6 2页的报告共描述了…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病毒的分类位置,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报告归列于副粘病毒亚科下的新属Avulavirus内,由NP、P、M、F、HN、L六个基因组成,其中HN基因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促进病毒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病毒粒子的播散、病毒毒力和抗原性的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N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用乙型脑炎(JE)和登革4型(DEN4)病毒人工感染雏鸡,结果表明,雏鸡能产生1~4天的JE病毒血症和1~5天的DEN4病毒血症,JE血凝抑制(HI)抗体和中和(NT)抗体第6~8天产生,DEN4的HI和NT抗体于第8~10天产生,两种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均于16~20天达到高峰,感染蚊虫叮咬,能将JE和DEN4病毒传给雏鸡,实验证明,雏鸡这两种病毒敏感,认为雏鸡在JE和DEN病毒的保存和扩散中起一定  相似文献   

20.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根据仙台(1984)、埃德蒙特(1987)和柏林(1990)召开的第6、7、8届国际病毒学大会的有关材料,1991年下半年发表了第5次报告,由Springer出版社以Archieves of Virology增刊的形式发表。作为病毒分类的权威文献,受到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