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1949年以来我国森林昆虫学教材的发展历程,对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根据21世纪森林昆虫学教学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森林昆虫学教材整合的指导思想,对森林昆虫学教材的知识覆盖面、知识结构、各章节知识内容的组配方式及其在整个教材中应占有的比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森林昆虫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森林昆虫学160多年来随着其它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成长和壮大,因而理论,防治方法和技术上取得了长足发展,该文回顾了迄今世界森林昆虫学研究的现状,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森林昆虫学突飞猛进的进展情况,文中第二部分对森林昆虫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这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缅因大学森林资源学院院长F. B. Knight教授和弗吉尼亚大学森林昆虫学副教授H. J. Heikkenen合著的《森林昆虫学原理》(Principle of Forest Entomology)1980年出第5版。全书分20章,附黑白图123幅。前言论述了森林昆虫学的重要性,林虫  相似文献   

4.
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今年6~7月间将在我国北京亚运村召开,这是我国昆虫界的大事,应全力以赴完成这项光荣任务。本次大会分18个组,林虫组就是其中一个。1990年1月,我被聘为该组中方主持人,大会会程委员会还聘请了三位外方主持人。他们是:美国加州大学昆虫系系主任 D.L.伍德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金光桂二教授,以及法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A.罗阔斯博士。经过两年的筹备,我们初步建立了以下7个专题小组:第一专题小组:“东北亚森林昆虫学新进展”,由金光桂二教授负责组织并又邀请 A.亚马尼和 M.J.李两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中主要昆虫学名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中涉及的所有昆虫学名进行检查和订正,列出其中发生变化且较为重要的种类,使广大森林昆虫学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知晓昆虫学名的变化情况,以便参考应用。【方法】通过检索最新研究文献并参考《中国动物志》等专著、书籍对《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中昆虫学名进行订正。【结果】在我国严重危害松树的6种松毛虫中,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以及思茅松毛虫的学名发生了变动;竹子上重要的食叶害虫黄脊竹蝗的属名、中文名称均变更;桑天牛的学名也受到国外专家的关注和更正;危害珍稀树种金钱松的小卷蛾以及危害胡杨的二种木虱现已鉴定到种,并给出种名;危害松树的日本松干蚧、辽宁松干蚧和马尾松干蚧被证明是同一物种——日本松干蚧;枯叶蛾科和卷蛾科的学名和中文名参考《中国动物志》中枯叶蛾科和卷蛾科专著做了更正;鳞翅目中蝶类的中文名称和学名参考《中国蝶类志》进行了变更;白蚁类昆虫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参考《中国动物志》等翅目专著做了更正。【结论】作为森林昆虫学工作者普遍使用的工具书,随着《中国森林昆虫》第3版(中英文版)编辑工作的进行,一些昆虫学名或中文名称将继续得到订正,可为森林昆虫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森林昆虫》第三版经过多年的修订,2020年终于正式出版面世了,这是我国森林保护学工作者期待已久的盛事。《中国森林昆虫》第一版和第二版均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萧刚柔先生(1918—2005)主编,萧先生是我国森林昆虫学的创始人之一,毕生从事森林昆虫学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森林昆虫学科的发展和森林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当前,"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其原因是我国本科教学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课程产生了较大冲击,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大幅压缩;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手段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就业单位希望"淘"到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无需较多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构建了新的"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基于现场教学的昆虫标本采集及其制作、基于现场教学和"互联网+"昆虫标本的鉴定、基于虚拟仿真+实操的昆虫生物生态学特性观察、基于虚拟仿真的害虫预防控制技术的实践。在"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性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性的探究式学习、兴趣目标驱动的自主型学习和面对面互动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问题驱动的师生互动型教学策略,兴趣目标驱动和问题驱动的师生互动型教学策略。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的"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改革后学生的平均实践总成绩增加了12%,理论课程考试成绩的优良率由改革前的76%提高至88%。这些成绩为"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继续改革增添了信心。  相似文献   

8.
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课程设置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为了适应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对农业昆虫学进行了课堂讲授内容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害虫发生新动态以及害虫防治方法;对实验课程的改革,以学生为本,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对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农业昆虫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实习教学,是培养能力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森林昆虫学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型为主、以被动学习为主、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忽略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诱导及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不足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新性在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创新性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包括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确立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性地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和评分体系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后,结合森林昆虫学的特点,提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相关建议,包括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实验课堂教学环节,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与地点,提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性教学,加强昆虫学网络资源建设,强化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创新性等。  相似文献   

10.
吴怡蓓 《绿色科技》2019,(7):283-284
指出了森林昆虫学是林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铜仁学院为例,目前的教学方式仍是基于普通教材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稀缺、教学过程照本宣科、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结合该校办学思想及专业定位,提出了在林学专业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改革中,以项目带动课程实践教学发展的这种新型教学途径完全契合我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达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双赢的效果;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达到服务地方与人才培养的互惠互利;结合该校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达到校园绿色发展与人才培养共赢的效果。试图探索出林学专业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以期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林学专业学生真正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三、森林害虫及大发生特点昆虫种群动态研究是揭示害虫种群消长规律及大发生机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立准确、可靠的测报系统以及采取有效防治策略的理论依据。近年来,随着微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森林害虫种群动态模型及大发生机理分析的研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昆虫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在40年代,随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渗透以及电子显微镜和计算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应用,昆虫学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昆虫学的基本方向和范围大体形成。1994年2月7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昆虫学internet站点,以后昆虫学站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20世纪末期昆虫学网络教学也逐步开展。本文主要介绍国外昆虫学相关的站点和电子出版物,以供广大同仁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中查询。  相似文献   

13.
一、总的情况第16届国际昆虫学会议于1980年8月3—9日在日本京都举行,到会代表共2,205人,隶属于60个国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肖刚柔研究员出席了大会。会议于8月3日下午3时举行开幕式,大会主席Ishii教授致开幕词,日本国家科委主任Husimi致欢迎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Huber教授作关于“昆虫作为神经科学的典型系统”的报告。8月4日起进行分组讨论,共分18个组,即:系统昆虫学和进化昆虫学、形态学和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生态学和种群动态、遗传学和发生生物学、病理学、行为学、农业昆虫学、森林昆虫学、贮藏昆虫学和建筑昆虫学、医用和畜  相似文献   

14.
笔者作为日本国科学技术厅长期驻外研究员,于1978年2月1日起,在瑞士国立理工科大学(ETH)昆虫学研究所逗留约一年时间,从事生态性森林害虫防治的基础研究。在此期间,曾出席了两个国际性会议,并有幸访问了英国等几个欧洲国家,耳闻目睹了这些国家有关森林害虫发  相似文献   

15.
教材建设是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昆虫学科组在继承原有教材精华基础上,采用“吸纳国内外最新科教成果 重构教材体系 更新和重组教材内容与知识体系”的方式,对“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进行建设,编写完成了4部全国统编教材,其中3部填补了国内教材的空白,在教材建设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提出了“编写队伍权威化、理念现代化、知识新颖化、结构合理化、内容系统化、知识衔接流畅化、插图电子化”的教材建设新经验。  相似文献   

16.
谈谈上好"森林昆虫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森林昆虫学”是我国林业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刚开始讲授这门课的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其结果是教师讲得艰难费劲,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差。笔者从事森林昆虫学教学、实验工作多年,从中拾得几点体会,提出来以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7.
<正> 吕昌仁副教授,是湖北林业界所熟知的一位林业科学教育工作者。1953年,吕昌仁毕业于安徽大学农学院林业专科,在湖北林校任教至今。三十余年来,他忠于党的林业教育事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为湖北林业培育了大批的科技人才。他曾主编了《森林保护学》、《森林害虫生物防治》,并参加编写了《森林昆虫学》、《中国森林昆虫学》、《湖北省普通中学农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学会松毛虫、天牛综合管理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3—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18个省市51个科研、教学、生产和行政单位的9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执中主持。理事长、中国林科院研  相似文献   

19.
1980年第16届国际昆虫学会议后,日本昆虫学家在石井象二郎主持下,吸取会议的主要成果编写了本书,1981年由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全书包括38个专题:1.昆虫种的分化。2.亚洲、太平洋地区昆虫的进化与分布。3.昆虫胚胎学与分类。4.昆虫发生遗传学。5.昆虫血液细胞的超微结构和机能。6.昆虫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7.昆虫内分泌学的新进展。8.昆虫的生物钟。9.休眠与代谢。10.适应季节的进化。11.昆虫的神经生物学。12.昆虫外激素。13.种群在时间的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专业素养的训练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从更新"森林昆虫学"课程实习指导书、规范实习内容、完善实习考核模式和实习评价体系入手,实施了"森林昆虫学"课程教学实习的改革,并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实习的热情,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