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3~1995年棉铃虫发生特点的异同性及其原因分析宜城市植保植检站汤茂琴,肖辉荣,陈大兵,丁开腊,徐启平1993~1995年,我市棉铃虫连续3年大发生。作者在这3年中,对棉铃虫的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观察,发现棉铃虫由于受耕作制度、作物生育期、气候条...  相似文献   

2.
1995年襄樊市棉铃虫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襄樊市植保站张荣华,薛晓昌,杨秋生,王长青1995年襄樊市棉铃虫是继前二年大发生之后又一个大发生年.由于今年各级采取了强有力、的组织措施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夺取了棉铃虫防治的胜利,确保了棉花的增产丰收,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1995年武汉市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武汉市植保站徐建武,刘立泰,汤少云1995年是我市棉铃虫继1994年大发生后的又一个大发生年,其特点是发生早、面积大、危害代次提前、世代重达突出、5代大超4代。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通过植保部门及时准确预报,有...  相似文献   

4.
1995年湖北省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罗汉钢,顾卫东,周文科1995年湖北省棉铃虫的发生,是继1994年大发生以来又一个大发生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各级切实加大了领导力度,强化领导责任目标,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种植结构调整、气候条件适宜和棉铃虫取食性杂、抗药性强、适应性强等原因,导致我场90年代棉铃虫发生严重.其主要特点为发生期早、为害时间长、发生量大、发生面广且世代重叠严重.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棉铃虫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棉铃虫1a发生5代,其中第二至四代为主害代。通过对湖南省近年棉铃虫的发生情况系统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变、大区域连年大发生和天敌控制效应下降是湖南省棉铃虫加重为害的主要原因;成虫诱测技术中以黑光灯诱测较为简便易行;采用回归预测、期距预测可提前20d以上准确预报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7.
1996年湖北省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罗汉钢1996年我省棉铃虫的各代发生情况变化很大,呈现出1、2代来势猛、3代受抑制,4代后峰猛,部分5代也不轻的态势。现将1996年我省棉铃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总结如下。1发生特...  相似文献   

8.
洪湖市第五代棉铃虫发生概况及1995年暴发原因浅析洪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33200)周斌洪湖市植保站(433200)陈永祥,李显军棉铃虫是我市常发性主要害虫,历年来多为4代多发型,在测报和防治上均引起高度重视,但由于第5代棉铃虫多数年份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9.
本文揭示1994年江西各代棉铃虫的发生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荆州市1997年棉铃虫暴发原因浅析荆州市植物保护站(434100)齐立李冬梅王玲1997年我市棉铃虫是继1994年特大暴发后又一个大发生年份。全市植棉面积10.2万hm2,棉铃虫各代累计发生面积23.0万hm2次,发生数量和发生面积,均居1959年有...  相似文献   

11.
1995年枣阳市棉铃虫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枣阳市植保站张广照1995年棉铃虫在我市大发生,全市种植棉花面积2.44万hm2,2、3、4、5代累计发生面积6.33万hm2次,防治面积11万hm2次,667m2平防治4.25次,挽回皮棉损失0.698万t,...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湖北省棉铃虫是继70年代初期暴发后的又一个重发年。全省棉铃虫第二代就达到中等,局部中等偏重,第三、四代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五代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全年累计发生面积71.94万hm~2次,经及时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为害,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全年累计防治面积108.4万hm~2次,防治总效果83.3%,青铃被害率1%左右,挽回皮棉损失6.1万t,为全省棉花丰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洪湖市棉铃虫发生和防治方面几个问题的浅析洪湖市植保站(433200)周斌棉铃虫是我市棉田常发生的主要害虫,70年代曾在全市暴发成灾,尤以新滩、燕窝、大同、大沙是闻名全省的重发区。1972年新滩区1300hm2棉田,单产19.2kg,该区红卫大队8...  相似文献   

14.
1995年荆沙市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湖北省荆沙市植保站齐立,周柏龄1995年荆沙市植棉面积13.5万hm2。棉铃虫仍是一个大发生年份,全年各代累计发生面积35.13万hm2。各代在棉田的发生面积2代为35.11%,3代为57.85%,4代为76....  相似文献   

15.
东台市棉铃虫大发生的防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市棉铃虫大发生的防治经验薛根祥,杨昌林(江苏省东台市植保站224200)90年代以来,棉铃虫在我市连年严重发生,尤其是1994年,出现了四代百把累计诱蛾3600头,最高6650头;百株累计卵平均为3000粒,最高为5230粒,盛发期持续达24天的...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在我区属于常发性害虫,70年代初期曾经严重暴发,给棉花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发生有所下降。随着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的调整,90年代初期起,棉铃虫的发生又明显回升。1992年全区有7个县市(江陵、松滋、石首、监利、天门、潜江、京山)四代卵高峰期百株卵量达到100粒以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1993年棉铃虫发生仍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全区累计各代发生棉铃虫面积达39.66万hm~2次。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湖北省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湖北省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湖北省植保总站顾卫东1994年湖北省棉铃虫的发生,不仅超过前二年。而且超过1972年,是超历史的大发生年,全省50万hm2棉花,棉铃虫累计发生面积129.23万hm2次,占植棉面积的258.46%。各代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天门市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天门市植物保护站李明福我市1995年棉铃虫继1992、ig93、1994年的逐年加重。又呈大发生趋势,发生数量呈相对“V”字形。发生期提前,对棉花生产丰收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在市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大动员、...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高邮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棉铃虫为棉花主要害虫,年发生4代,个别年份可见不完全5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期连年重发,90年代后期,随着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和推广以及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扩大,棉铃虫发生程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来棉铃虫发生面积仍占种植面积100%,发生程度为轻至中等发生,在不防治的情况下,一般造成减产30%左右,特大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60%~70%.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棉铃虫的发生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每年发生3代 ,主要寄主作物有春小麦、蚕豆、玉米、番茄等。第 1代危害春小麦和蚕豆 ,第2代主要危害玉米、番茄 ,使间套玉米造成严重损失 ,第 3代集中危害大麻 ,对农作物无大影响。幼虫期经历的龄期分为 5龄、6龄 ,两者混合发生。滞育蛹在玉米田埂、玉米田和辣椒田等处所越冬 ,是越冬代虫源之一。天敌、气候因素对棉铃虫的抑制率达36.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