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区人多地少,棉花生产没有集中专用的生产基地。为了发展棉花生产,历来采用棉麦套种的种植方式。但这种种植方式,两季都不能耕翻土地,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小麦要预留播棉行,土地利用率低,单产不高;棉花在前作行间播种,管理比较费工,两种作物共生期长,影响棉花壮苗早发和早熟丰产。为了夺取粮棉高产,我们从1976年开始进行试验,改棉麦套种为棉麦连作。在小麦收割后耕翻土地播种棉花,棉花拔杆后又耕地种麦子。试验地1.31亩,亩产皮棉186斤。1977年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试验,小麦选用中熟偏早的47(1)品种,于1976年11月3日播种,1977年5月21日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棉麦两熟面积迅速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耕作制度。但在某些地方,由于技术措施不配套,往往造成棉花迟熟减产,小麦黄丛矮病严重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于1982年始,进行了保棉增麦研究,结果表明,套棉不套麦,适时拔柴种麦,是保证棉麦套种连年增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鲁西平原的腹地聊城地区,每年麦套棉面积100万亩以上,但是由于套种方式不当,小麦单产徘徊在每公顷3000—3750公斤,棉花1050公斤。近几年来,将麦棉套种种植模式改为三二式后麦棉获得双高产,折合每公顷小麦4500公斤,棉花1350公斤,比露地棉花每公顷增产271.5公斤。1百二式支棉套种的好处1.l有利于两晚变两早过去的麦棉塞由于棉花晚播晚发晚熟,导致小麦播斯推迟.形成麦晚棉也晚。三二式套种较好地解决了两晚问题,棉花可提前播种25—30天,小麦可能提前播种10—15天。1.2有利于发挥边行优势三二式麦棉套种,其共生期相对缩短,能避…  相似文献   

4.
麦套棉花两膜促早发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时覆盖地膜,以促苗早发,多结有效铃,增加铃重,从而夺取棉花高产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1麦棉配置以4-2式和3-2式为宜。4-2式麦棉配置,种4行小麦,套种2行棉花,预留棉行110cm,小麦收获后,棉花窄行50cm,宽行120cm。3-2式麦棉配  相似文献   

5.
河南黄泛区农场引进夏棉新品种中棉所50,大力推广麦垄套种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麦棉争地的矛盾,取得了每公顷小麦6465kg、子棉3463.5kg的高产纪录,实现了小麦不减产、夏棉更高产的双丰收。1选用优良品种小麦品种选用矮秆、抗倒、大穗、大粒型高产、早熟品种,以减轻麦棉共生期小麦对棉花苗期生长的不利影响。棉花品种选用中棉所50高产优质夏棉新品种。该品种结铃性好,上桃集中,早熟、易釆摘、抗虫抗病,早播增产潜力大,是麦垄套种较为理想的品种。2适时适墒套种5月15—25日是夏棉套种的最佳播期。套种原则是足墒播种,应结合小麦灌浆水或麦前最…  相似文献   

6.
棉麦套种播收机械化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寒菊 《中国棉花》2018,45(4):35-36
正河北省曲周县是冀南植棉大县,年平均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在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曲周县农牧局的指导下,经过近几年试验示范,棉麦套种模式机械化管理技术日渐成熟。该模式下不仅能实现播和收全程机械化,且省去冬前除草、浇水等环节,效益可观。曲周县槐桥乡西漳头银絮棉花种植合作社2016―2017年度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种植20 hm~2示范田,每667 m~2小麦实收产量  相似文献   

7.
麦棉两季连作,如何解决麦棉争季节的矛盾。过去我们推广“麦林套棉”,在小麦的预留棉行内套种(栽)棉花,使麦棉有30~50d的共生期,有利于棉花早播早栽,全苗早发。但后期拔杆过早的问题仍是矛盾,继而我们又推行了“棉林套麦。”,10月中、下旬在棉林内小耕小种,套种小麦,使麦棉又有50~70d的共生期。既有利于秋桃成熟,棉花优质高产;又保证小麦适时播种、全苗,相得益彰。“麦棉双套制”的推广,促进了粮棉双丰收,实现高产高效。1麦棉双套增产的原因.麦棉双套能充分利用土地、温光资源。提高棉花产量。麦棉双套共生…  相似文献   

8.
棉麦间作套种是冀中南地区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提高复种指数,农民增收,发展高效农业的技术。从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棉花和小麦的栽培技术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促进棉麦间作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棉麦双高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3—1式麦棉套种的增产原因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增产原因1.能充分利用地力。单作棉花每年大约有5个月的冬闲时间和3个月的行空闲地。采用3—1式麦棉套种,4月中下旬育苗,5月上中旬移栽,这样可多收一季小麦,  相似文献   

10.
杨振武 《作物研究》1994,8(1):46-46,48
棉花套种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杨振武(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棉地套种间作是南方棉区一种主要的耕作制度。合理的间套作能充分利用光能、地力、空间、时间,是实现高产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当前生产上应用的棉地间套作方式有许多,现将棉花与小麦的套种技术简...  相似文献   

11.
一、麦套直播棉主要采用2—1式,小麦大小行种植,小行距16~20厘米,大行距40厘米,在大行中套种1行棉花。麦收后棉花成为56~60厘米的等行距。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针对中棉16中后期生育较旺,结铃多,不易早衰的特  相似文献   

12.
麦棉套种能充分利用全年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较好地解决了麦棉两熟生长期的不足,成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大田生产和良种繁育最主要种植方式。但在实际种子繁育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麦棉共生期间,小麦、棉花争光、争肥、争水矛盾突出,且棉花处于明显劣势。因小麦的遮光,棉行地温低,光照弱。小麦处于灌浆期,需水、耗肥量大,棉苗往往缺肥、受旱,从而导致棉花弱苗晚发,霜前花率低,有些年份甚至不足50%,种子成熟度差,发芽率低,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必须根据麦棉套种的生态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提高种子的质量。本文总…  相似文献   

13.
淮北地区麦棉一体化栽培技术朱国清,王阶样,徐家安徐州市农科所徐州2211211992~1994年我所进行了麦棉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即收了小麦栽棉花,拔了棉柴种小麦的一年两熟麦棉连作的新型种植技术。通过研究和调查表明,麦棉连作与麦棉套作相比,小麦增产3...  相似文献   

14.
惠民县是理想的棉麦产区,但由于热量的限制,一年只能种一季棉花或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不能实现正常的麦棉两熟。为了充分发挥黄河水利资源优势,挖掘光热资源潜力,于1982年进行了棉麦套种一膜两用试验,迄今已经4年了。实践证明,棉麦套种采用一膜两用后,不仅实现了麦棉两熟,而且经济效益高。据统计,1983~1985年,小  相似文献   

15.
鲁棉研19号适于黄淮流域棉区棉麦(油)夏套种植,或瓜、菜、薯等作物收后直播种植,以及特早熟棉区春直播种植。实践证明,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以“3-1式”或“2-1式”较好。“3-1式”即播种3行小麦,占地40cm,留出33~40cm套种行,套种1行棉花,小麦收获后,棉花行距73~80cm;“2-1式”  相似文献   

16.
三二式是黄淮地区麦棉两熟的最佳模式刘文祥,王洪信山东巨野县棉花生产指挥部274900巨野县人多地少,为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扩大棉花生产,从1982年开始实行麦棉套种。但由于套种方式不当,导致棉花苗期晚发,后期晚熟,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寻...  相似文献   

17.
3—2式麦棉套种棉行的合理配置初探①庄军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3—2式麦棉套种方式能有效缓解麦棉争光、争水等矛盾,有利于粮棉双高产,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但从生产实践中发现,东西行向套种时,如果两行棉花与两边小麦等距离配置,北...  相似文献   

18.
棉麦两熟双高产,实现小麦6000kg·hm-2、棉花1350kg·hm-2,必须满足实现高产的基本条件,并在综合运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首先应选用合理的套种方式,确保小麦足够穗数,实现小麦产量指标;其次,棉花实行营养钵育苗移栽,缩短棉麦共生期;第...  相似文献   

19.
一、麦棉菜蒜一年四熟。9月下旬先在棉小行套种1~2行大蒜,同时撒上菠菜,10月上旬在棉大行内套播小麦,幅宽33~40厘米,次年2~4月收获菠菜,5月上中旬在麦蒜间移栽棉花。一般亩产菠菜150~250公斤,蒜苔、蒜头100~125公斤,小麦200~250公斤,皮棉75~80公斤。与麦棉两熟  相似文献   

20.
怎样防止麦套棉缺苗断垅郭连柱,魏海华,庞彤山东阳谷县棉办2523001种麦时,分别按套种春棉和套种夏棉的计划面积留好标准行。套春棉三二式即带宽1.5m,高低畦种植,低畦内种3行小麦,预留空档1.1m起垄,次年种2行棉花,小行50cm,麦棉间距3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