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农村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2018年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晋中市通过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的建设形成了产业支撑型、能人带头型、文化铸魂型、生态治理型、党建引领型五类模式,进而推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绘好乡村振兴之"图"、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打造乡村振兴之"军"、传承乡村振兴之"魂"、塑美乡村振兴之"形"、筑牢乡村振兴之"垒"六条经验,以期为山西省乃至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60-261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而乡村产业、乡村环境、乡村人才、乡村文化、乡村组织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这其中乡村产业振兴处于核心地位,产业振兴则需要土地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而将土地整治作为一种平台恰恰具备了支持农村产业振兴的潜力,因此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9,(5):89-91
"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针对当前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生态建设难度大、振兴人才缺失、振兴文化动力不足、基层党组织薄弱五大重难点,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生态观念转变、引育乡村振兴人才、严格把关基层党建、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等五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进行梳理,阐述了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措施。引入浙江省嘉兴市乡村人才"八型模式"案例,进一步解析了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总结了乡村人才振兴的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进行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为我国未来的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从乡村振兴的意义和乡村振兴的途径两个方面尝试论述了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重要举措。而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和关键一环,是五大振兴的关键所在。如何摆脱当前乡村"空心化"的困境,把人才吸引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意义深远而重大。在社会学视阈里,促进农村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建设乡村社会共同体、重塑乡村社会公共精神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改善和保障乡村民生、实现乡村社会"七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托底;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本文简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的意义,通过介绍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遵循,提出了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总体思路,并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振兴应鼓励人才回流、加大人才引流、加强乡土人才培养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其内涵要求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基础,要着眼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要高度重视各领域人才,善于营建长期服务"三农"的专业人才队伍;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所系,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特质,积极塑造"精神引擎";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外在要求,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之路;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牵引器".  相似文献   

10.
正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明确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在审议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  相似文献   

11.
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工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对当前"三农"工作的新认识,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是至关重要的,研究乡村文化建设具有十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下活产业发展"这盘棋",乡村振兴就指日可待。武邑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大结合点和关键突破口,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积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相似文献   

13.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只有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才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同样也可以成为保护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免疫系统",实现环境保护过程、领域的"全覆盖",进而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本文结合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3项机理分析审计在乡村生态振兴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这3个方面提出了审计服务于乡村生态振兴的具体实现路径,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不能不重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振兴,功由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助推力量。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是人才队伍的振兴。但目前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针对人才队伍的振兴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缺乏有效解决措施。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为此,我们应该重视乡村人才的培养,以人才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角色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历史任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农业行业复合功能及区位优势,构建以"政校行企"为载体,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全面服务首都乡村振兴,乡村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水平显著提升,产生巨大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任务是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意见》指出,要"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是国家为乡村振兴专门立法,充分总结"三农"法治实践,该法明确了乡村振兴本质上是要依法振兴。《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完善"三农"法律体系,对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国家将在法律层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十三届第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讨论时,就党的十九大号召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振兴"的具体要求,为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乡村旅游,是新兴的乡村第三产业,正在呈现出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这就需要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探寻适宜的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农行山西绛县支行举办了"乡村振兴主题卡"发卡仪式,农行山西分行首张"乡村振兴主题卡"在绛县率先成功发放。在活动现场,农行工作人员为首批乡村教师办理了"乡村振兴主题卡"。乡村教师代表还在工作人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气象工作如何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在乡村振兴中履职履责、发挥作用,需要理清思路,抓好落实。以河南省气象部门为例,分析气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梳理乡村振兴对气象工作的具体需求,指出气象助力乡村振兴"把握一个内涵、突出两大作用、抓牢三个引领、做实四个保障、助力五个振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