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乡村人才全面振兴,当前我国乡村人才振兴面临诸多困境,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通过全方位、分类别、分层次、多路径培育乡村人才,才能实现乡村人才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要抓好人才这个关键要素。乡村人才振兴面临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不契合;乡村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农业高校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乡村振兴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才需求更加趋于多方面宽领域。农业高校作为涉农人才培育的主要场所,应为乡村人才振兴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与使命,亟需在保障乡村人才供给、提升乡村人才素质和能力、促进人才流入乡村上下功夫,切实通过服务人才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其内涵要求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基础,要着眼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要高度重视各领域人才,善于营建长期服务"三农"的专业人才队伍;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所系,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特质,积极塑造"精神引擎";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外在要求,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之路;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牵引器".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是“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重要发展目标之一,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人才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具有逻辑一致的可能,但地方本科高校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存在失调现象,两者之间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数量不匹配,学生就业能力与乡村基层实际需求错位,无法有效满足未来乡村人才振兴需求。地方本科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实现路径体现为构建“三融三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政府、企业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厚植人才发展“土壤”;地方本科高校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乡村人力资本整体水平;提升地方本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产业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本文简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的意义,通过介绍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遵循,提出了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总体思路,并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振兴应鼓励人才回流、加大人才引流、加强乡土人才培养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莫广刚 《农学学报》2019,9(12):87-91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补齐乡村人才资源短板。通过分析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流失严重、培养与需求脱节、工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分类施测、抓好重点群体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加快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发展和人才振兴,从而带动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 的人才支撑,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科技服务产业实效、强化责 任担当意识教育等途径,为乡村振兴输送急需人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人才正确价值理念,是高校人 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校地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为此,需要高校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技帮扶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建强乡村基层党组织、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帮扶、专业与产业对接等路径,推进农业全面进步、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9.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对于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衡、人才引进困难、人才内生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为此,必须坚持“引、育、用、留”多管齐下,从优化环境、发展教育、加强统筹、制度激励等方面持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它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而其中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与动力之源,因此积极推进乡村人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分析其在乡村人才振兴发展中的成绩和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以期为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突破瓶颈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提出诸多方面的要求。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是乡村人才振兴,职业教育则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工具与手段。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研究,探索“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乡村”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扩大职业教育功能,丰富职业教育类型,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有助于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形象。  相似文献   

12.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高质量人才队伍能够促进乡村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协同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当前,部分乡村存在的基层部门履职能力不足、资源要素匮乏、有关人才政策体系不完善、培养机制相较滞后等问题,不仅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也阻碍乡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应通过加强基层部门能力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乡村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提升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更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将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心。为加快发展乡村农业与文化经济,促进生态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乡村振兴中人才匮乏的问题。本文针对乡村振兴产业结构与人才类型需求进行分析,并从内涵式教学、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及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应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作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增强师资力量,转变培养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多维融合学科知识教学则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当继续发挥在教育、人才、科研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为乡村振兴做好深度服务与全面支撑。  相似文献   

15.
魏为群 《云南农业》2022,(12):42-44
<正>乡村振兴靠的是产业,而产业要兴旺、要发展,首先依靠的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创新发展最强劲的动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人才的振兴。所以,政府要重视引进、培养和留住人才,加快出台农村人才新政策,全面建设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人才队伍体系,激活现有农村人才的活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新乡村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乡村振兴汇聚合力。一、乡村振兴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  相似文献   

16.
乡村本土人才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排头兵和急先锋,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动力。在农村、农业现代化不断提升的当前,乡村地区应尽快吸引人才回流,调整失衡的本土人才结构,补齐人才“短板”,这是推动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要求。这就要求乡村地区一方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提升培育本土人才水平,另一方面发挥乡贤的榜样作用,切实引领好、组织好本土人才这支可靠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莫广刚 《农学学报》2022,12(4):89-9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要振兴,也必须靠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有力支撑了乡村快速发展需要。本研究在简要分析乡村人才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根据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要求提出政策建议和举措,以期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乡愁与乡村振兴有着紧密的联系。乡愁是人们对于故乡的深情回忆和情感投射,而乡村振兴则是对于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全面推进。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人们记忆中的乡村在不断消失,乡愁逐渐与现代生活脱节。乡愁和乡村振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加强对乡村的保护和发展,才能让人们拥有更多的乡愁。乡愁与产业、生态、文化、乡村善治有机结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保护传承乡愁载体、吸引留住乡村人才、塑造文明乡风、积极利用平台宣传特色乡愁,留住乡愁,发挥乡愁的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角色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历史任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农业行业复合功能及区位优势,构建以"政校行企"为载体,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全面服务首都乡村振兴,乡村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水平显著提升,产生巨大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