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指出传统文化保护对乡村景观建设的价值,探讨了益阳市乡村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益阳乡村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强烈要求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工作指明了方向。海南省委、省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之一就是营造乡村农业景观。本文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以农业景观为出发点,通过文献分析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农业景观类型,提出海南美丽乡村农业景观规划思路,积极探索海南美丽乡村农业景观营造策略,从而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3.
姜欢  郭婉婷  帅晓迈  晏丽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1):114-115,149
为促进红土坪村美丽乡村景观建设,该研究以农业生产用地为对象,分析了场地现有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农业生产用地景观化生产性、生态性、以人为本和特色文化的营造原则以及营造五感体验式农田景观、一体化道路景观、多样性垂直居民点景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符合乡村个性特征的景观营造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法。  方法  以杭州市瓶窑镇为例,从乡村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瓶窑镇的空间数据和调研信息,通过ArcGIS对景观特征要素进行空间图示表达,划分景观特征区域,并构建与景观特征相联系的景观功能评价模型,对乡村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  结果  ①瓶窑镇形成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域;②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的项目层指标得分从高到底排序分别是: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态性景观)、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态性景观)、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  结论  景观特征识别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准确信息,鉴于此,本研究为杭州市瓶窑镇提出了4种兼顾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的典型乡村景观营造模型:瓶窑镇山地聚落景观营造模式、平原农业景观营造模式、历史遗址景观营造模式和平原湿地景观营造模式,可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3参25  相似文献   

5.
作为实现“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可以被人所感知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景观”,是综合提升人居环境形态美、功能美和文化美的重要载体和纽带,是保护魅力国土特征、重塑区域特色禀赋、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景观立法体系的构建既有助于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主要控制线,对农业发展、生态功能的恢复及保护、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本文介绍了6个国家(经济体)开发的针对乡村景观资源的评估规划技术和保育治理体系,并分析了其通过立法机制推动景观资源保育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经验。同时,本文从建立乡村景观资源特征数据库、探索景观特征营造和立法保育技术体系、通过地方实践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工作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通过立法机制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乡村城市化与农村乡土特色的保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景观内涵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乡村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农村乡土特色的丧失。然后由此说明了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创造和谐发展的乡村新文化景观体系,是保护农村的乡土特色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可行途径。文章对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关键、原则和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指导下,丽水市积极谋划花园乡村建设。为加快推进"花园乡村"建设,通过加强植物景观的营造,切实提高人居环境,助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丽水版"。本文以云和县小顺村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植物景观运用情况;总结出该村植物景观主要存在营造手法"城市化"、缺少文化内涵、视觉效果不佳3个问题,并提出严控植物选材来源、保护本土乡村景观风貌,注重植物文化塑造、提升核心景观人文内涵,重视植物景观设计、营造美丽乡村人居环境3个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茂  莫力  杨玲 《农学学报》2020,10(8):89-94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是农业文明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云南有着丰厚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从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景观保护、特有农作物品种保护和加大农业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等层面,提出了挖掘云南农业文化遗产及建设云南美丽乡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是农村的重要资源,水环境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村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都十分重视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积极构筑水生态、水文化等景观工程,提升农村水环境的质量和品位。本文围绕乡村景观和水环境的关系,结合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避免的错误取向。  相似文献   

10.
水是农村的重要资源,水环境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村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都十分重视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积极构筑水生态、水文化等景观工程,提升农村水环境的质量和品位。本文围绕乡村景观和水环境的关系,结合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避免的错误取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农村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的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分析了乡村景观建设的含义,对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乡村景观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指出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由于建设方式失当,乡村景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景观特色逐渐丧失,用简约设计的方法可以解决或者规避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保护和延续乡村景观特色。为营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出简约化乡村景观建设模式,并将之运用到罗田县八迪河中心社区乡村景观建设中,以其生活性、生产性、生态性为特色和基点,从规划、建筑、法制、社会、经济等方面去指导乡村景观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3.
张艳 《甘肃农业》2023,(10):77-80
本文重点探讨了生态休闲消费需求视域下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营造策略。分析了生态休闲消费需求的内涵及特征,指出其对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影响和要求。根据功能、形式、风格等维度,将乡村旅游园林景观分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设施性景观和人文性景观等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各类型的特点和价值。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园林景观,提出了相应的营造策略,包括保护和修复绿地和水域资源、优化农田布局和作物配置、改造和保护乡土建筑、去城市化打造设施性景观、挖掘和展现乡村文化内涵等,旨在提高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功能性、参与性、适应性、亲和力、教育性和感染力,满足生态休闲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聚落景观是自然环境和乡村居民活动的综合载体,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在乡村聚落景观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摸索,探寻出一条具有浓郁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其发展经验对世界各国的乡村建设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鉴于此,本文首先追溯德国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历程,随后从区域空间形态、绿化形态、历史文化形态和农业形态等方面系统总结德国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特征。最后,依据德国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经验提出,在中国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实施科学规划、健全法律法规、注重保护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坚持以人为本鼓励乡村居民参与等启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乡村也面临着传统农业的衰弱、乡村边缘化和空心化、农村生境与农民精神生活没落等问题。论述了乡村吸引力的概念,剖析了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提出了其测度方法,并以案例实证研究,以期为提升区域乡村吸引力、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全省休闲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经过规划设计和综合开发,提供公众休闲和农村生活体验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实现农业与其它产业有机融合,促  相似文献   

17.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来,我国对村落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加之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传统村落的愿望日益强烈,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新型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打造具有自然和谐、舒适闲散、文化传承等特点的村落植物景观.在未来的传统村落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将植物群落为纽带,力求延续村落乡土地域价值,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该文从植物景观的作用与价值方面,对苏州传统村落建设提出适合当地环境、充分体现特色并尊重历史文化的植物种类和景观配置模式,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植物景观营造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小冬  张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10-2811,2843
对于新疆乡村聚落规划只注重完善社区基本功能,而忽视景观规划与风貌塑造导致"千村一面"的现状,以乌昌地区各民族杂居的乡村聚落景观营造为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认为应处理好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问题,协调好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标准化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促进聚落景观功能最大化,聚落景观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聚落风貌要符合传统风水思想,营造明确的景观地理位置,营造地域景观特色。最后针对聚落景观的设计与整治,提出尊重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尊重现有聚落形态与布局,避免重新整体规划再建新村,成立"聚落景观建设与发展自治委员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对乡村景观进行先评价、后建设的策略是提升乡村景观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方法路径。本文从体现江南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文化景观,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例,通过构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为指标的江南乡村景观体系,对江南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要素进行分析评价,得到了“江南乡村景观历史遗迹与传统民居的保护、创新是承载江南文化的核心要素,民间信仰是体现江南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载体,乡村展馆对江南文化的传播力度有待提升”的结果,并针对在乡村景观中如何展示江南地域文化的三个方面内容,提出了加大对民居和遗迹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民间信仰融入乡村公共艺术设计和优化乡村展馆的功能建议,为江南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如何用乡村景观展示与凸显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实用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乡村景观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乡村景观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可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农民致富、生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景观遗产保护和继承,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