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湖北省长阳县11个乡镇155个土样及农副产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027~4.192 mg/kg,平均为0.381 mg/kg,高于全国富硒地区0.3 mg/kg的标准,高硒、富硒、适硒土壤分布在不同的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海拔高度。农副产品天然硒含量丰富,抽检的62份样品中,含硒产品49个,占79.0%;高硒、富硒产品26个,占41.9%;其中清江鱼、茶叶、水稻等硒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富硒标准。因此,可以对长阳县硒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西茶叶主产区茶园富硒情况、开发富硒茶和制订相关栽培技术规程,对广西凌云、乐业、桂平、昭平4个茶园土壤和茶叶含硒量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富硒茶栽培的土壤含硒量、种植品种、土壤p H、有机质含量、采摘季节和等级等主要技术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富硒茶生产调控措施,并从外源施硒的方式和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及与茶叶吸收量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调查表明,恩施茶园土壤硒含量参差不齐。恩施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大于1.00mg/kg,是名符其实的富硒地区,但分布不均;利川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37mg/kg,属中硒或局部富硒地区。土壤含硒量与成土母质有关,但茶叶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mg/kg,平均含量为1.52mg/kg,高于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0.1 mg/kg),属富硒土壤;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变幅为0.040~1.03mg/kg,平均硒含量为0.16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08~0.12mg/kg)。土壤中pH值范围在4.5~5.5时,土壤全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呈显著相关(r≥0.90)。【结论】恩施茶园大多为富硒茶园,茶园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区间有利于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发展富硒产业有利于充分开发我国富硒土壤资源,改善各地区硒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现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分析富硒产业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统计数据,对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富硒产业起步较晚,依赖当地硒资源与政府扶持;富硒产品类型多样,但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全,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硒资源分布状况、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政策、品牌和营销意识.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6.
该文阐述了宜宾市富硒农产品开发优势、发展概况、分析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富硒农产品良性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详尽调查硒资源分布;制定硒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培育壮大富硒龙头企业;加强地域品牌建设;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学习借鉴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建设生态茶园及茶叶加工、经营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研究探讨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下一步工作思路,5月12日,省农业厅在漳平市召开闽台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观摩交流会。我省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和10个综合试验站站长、重点产茶县(市)茶叶技术干部等6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参会代表先后实地参观了漳平市九德农场开发有限公司有机茶园、台品茶业有限公司标准化生态茶园和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茶叶标准化加工厂,交流了生态  相似文献   

8.
广西茶叶产业的基本态势、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近几年广西茶叶产业的种植概况、产品布局、加工技术水平以及遭遇的困境进行总体评估,认为目前广西茶叶产业发展主要面临市场开发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品牌产品建设滞后,尚未形成品牌茶叶的规模生产能力以及尚未建立起自有良种推广体系等问题,最后提出做大做强广西早春茶,写好广西茶园生态文章,突出广西茶叶特色,打造广西特色品牌产品等4条加快广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安康市是我国少有的土壤富硒区域之一,且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正努力开发富硒产品特别是富硒食品,打造天然富硒品牌。介绍了安康市富硒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牌发展规划滞后、品牌建设重视不够和品牌形象定位不明晰、品牌管理不到位、品牌商标注册未落实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制定品牌的科学发展规划、培育品牌的核心要素、营造品牌建设的良好生态环境、做好品牌的定位与形象塑造、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和助推富硒产业发展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了解和把握安康富硒品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安康市富硒食品品牌建设进行了调研与思考,并探索富硒品牌发展思路。当前,安康的富硒产品品牌数量增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当地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然而,安康富硒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硒资源地理分布不均、生产环节遭遇瓶颈、富硒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缺乏高知名度品牌的问题。因此,安康富硒品牌建设需要通过科技手段突破生产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建设安康市富硒产品行业协会,完善产业体系;提升文化内涵,挖掘品牌深度,打造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1.
在所采集的133个茶样中,其含硒量范围处于0.021~0.774 ppm(最高值4.320ppm,最低值0.017 ppm);茶叶含硒量数据的分布特征,属于对数正态型,它的几何平均值为0.129 ppm,影响茶硒素浸出率的因子有:冲泡水温和冲泡次数,而冲泡方式(保温及平衡时间等)对茶叶硒素浸出率影响不大。茶叶硒素含量高低主要受茶园土壤母岩或地层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富硒岩层出现在古生代二叠纪和寒武—奥陶纪的硅质页岩等岩层(如湖北省恩施、鹤峰、宣思、咸丰和陕西省紫阳县),我国南方茶园绝大部分母岩的含硒量较低;高硒茶均产于富硒岩层发育的茶园。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选择茶园环境、建设要求、肥力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修剪与采摘等方面介绍了江津猫山富硒茶叶有机种植技术,为促进当地有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紫阳县丰富的夏秋季富硒茶叶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介绍了现代茶食品的类型及特点,指出作为富硒以及优质茶叶产区,紫阳县应利用夏秋季茶叶开发富硒茶食品,从而拉长茶叶产业链,促进当地茶产业和富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宜宾市富硒农产品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对宜宾市富硒农产品开发优势、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并提出促进富硒农产品良性发展的建议,主要涵盖的内容:详尽调查硒资源分布;制定硒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培育壮大富硒龙头企业;加强地域品牌建设;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富硒中药材产业探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硒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特色产业已悄然兴起,多地政府部门正在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极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打造富硒品牌。富硒中药材也被作为中医药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链来培育和发展。笔者阐述了硒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功效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分析了当前富硒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以及富硒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开拓前景,并针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开发富硒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韶关市茶叶产业发展历史、产区与品种、企业与品牌、资源与文化优势等现状,针对韶关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形势分析,提出包括配套建设茶叶良种繁育基地、重点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着力构建茶叶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壮大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提升茶叶品牌竞争力及加快融合茶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是画廊”。随着清江梯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隔河岩、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长阳库区水面达1.2万hm~2,为发展清江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发清江,水兴长阳”的发展战略,把清江水产养殖作为骨干财源建设项目来抓。通过几年的努力,清江水产已成为长阳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99年清江库区已发展网箱  相似文献   

18.
城口县位于秦巴山区富硒带且土质和气候符合魔芋生长条件。本文结合城口县农业资源概况深入分析魔芋产业现状,提出扶持龙头企业,以点带面,逐步规模化;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玉米间套种植;全力打造生态富硒品牌;成立魔芋协会、建设魔芋示范基地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重庆市江津猫山富硒茶叶生产基地112个土壤样品和5家企业15个绿茶产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江津富硒茶园土壤全硒含量较高,硒平均含量为0.54 mg·kg-1,是富硒土壤临界值的1.35倍;5家企业生产的针形名优茶茶叶全硒和有机硒含量均最高,A企业加工的茶叶产品全硒和有机硒含量最高,较E企业分别高0.268mg·kg-1、0.398mg·kg-1,且生产的针形名优茶酚氨比最低,表明该企业名优茶的生产加工方式较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紫阳县东木镇依托独特的地理条件,“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大户示范、茶农主体、部门服务”,将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东木镇拥有茶园面积6000余亩,2011年产量达60吨,产值500万元.茶叶产业的壮大发展调整了东木镇农业产业结构,带动了农民增收,更是对县委、县政府建设富硒生态经济强县的战略部署,实现“四大战略”,建设“五个紫阳”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