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满足犊牛饲喂初级阶段对常乳进行恒温饲喂的要求,设计一种适于犊牛饲喂的常乳恒温装置。介绍装置的机械部分设计和其功能,以及电气控制部分采用模糊PID温度控制技术,搭建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实验室对装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设定38.5℃温度点时,恒温控制阶段的温度幅度变化在±0.2℃范围内,满足犊牛饲喂要求。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畜牧场恒温供水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养殖场供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规模化畜牧场恒温供水装置研究。集成机械和电气控制技术等设计一种针对羊和犊牛饮水的恒温供水装置。通过试验验证,装置加热到设定温度值38.5℃时,温度波动变化可控制在±0.5℃范围内,满足给羊和犊牛等牲畜提供恒温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物与原料的不同配比、发酵液酸碱度等主要工艺条件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同时,设计了自动加热恒温系统,对秸秆进行了氨化处理,进行了接种物与原料不同配比、发酵液不同pH值等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物与原料比例为1:1,发酵液pH值为7.0左右时,产气效果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用MCS-51单片机控制电加热器的恒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的结构、硬件电路以及相应软件的设计.采用增量式PID算法处理电加热器的温度控制,能够满足农业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作物生长等有关恒温加热的要求.该系统具有控制简单、扩展能力强、系统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频恒温数控超声辅助提取技术优化了诃子总多酚提取工艺;通过比较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该技术高效提取的原因;从Fick第一定律出发建立了诃子总多酚扩散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恒温超声提取诃子总多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频率80 k Hz、超声功率180 W、提取温度70℃;该工艺提取效率显著高于水浴振荡提取工艺(P0.00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恒温超声提取技术对原料粉末微观结构破坏更严重。结合Fick第一定律及超声提取动力学推导了恒温超声辅助提取诃子总多酚动力学方程;验证试验表明,在相应的范围内,提取时间对数和提取功率对数均与诃子总多酚浓度对数呈正比关系。结果表明:恒温超声辅助技术可用于诃子总多酚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奶牛养殖场饮水槽结冰严重,低温下传统温度检测控制系统精度低,饮水槽温度控制、进出水、清洗依赖人工等问题,本文基于STM32设计了恒温水槽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箱恒温、饮水槽水位及温度恒定、远程控制等功能。本设计采用STM32C8T6为主控板,利用PT100传感器实现温度采集,利用投入式水位传感器实现水槽液位检测,利用涡流加热模块为控制箱提供恒温控制源,利用水槽加热板控制饮水槽水温,利用4G模块实现数据及指令与服务器的通信。通过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在-35~85℃的环境中正常工作,满足北方冬季使用环境,测温精度控制在±0.3℃,水槽温度控制变化范围可以保持在±2℃内,采集的温度及水位可以实时上传至云服务器,系统具有控制精确,鲁棒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沼气工程的恒温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LabVIEW的模糊控制和PID工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控制太阳能和地热能水泵的开闭实现了对沼气工程恒温50℃发酵。同时设计报警监控模块,实现对整个工程的实时监控。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沼气工程的主要参数实现了智能控制、实时监控,通过模糊PID恒温控制,提高了产气率。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能有效的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提高响应速度,增强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豇豆进行恒温干燥与变温干燥这两种不同的干燥方式,研究了豇豆在不同预处理方式、温度和风速下的热风干燥特性,并绘制了湿基含水率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结果表明:恒温干燥时,温度及风速是影响干燥的主要因素,长度影响干燥程度较小;变温干燥时,豇豆色泽及表面质量比恒温干燥时要好。  相似文献   

9.
自动加热恒温系统是沼气反应装置的主要工作部件,该系统设计的好坏,将决定料液是否能够高效稳定的产生沼气。而系统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工作原理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是否正确。为此,本文详细论述了自动加热恒温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合理确定了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为本系统的加工、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推广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关键在于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工厂化育秧技术。自2014年以来,杭州丰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浙江理工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和萧山区农机部门指导下,开展了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试验与推广应用。水稻恒温叠盘暗化育秧技术是指水稻通过播种流水线在规格秧盘播种,秧盘叠盘后放置在恒温暗室内,经1~2 d,稻芽催长至1 cm左右,然后送至大棚培育的一种工厂化育秧方式,是一项新的农业节本增效技  相似文献   

11.
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试验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检验和改进泵站进水设计的主要方法,而试验标准则是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尚未有关于泵站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的试验标准。本文简要讨论了水泵进水设计的整体概念,并根据美国国家标准《水泵进水设计》(ANSI/HI9.8-1998),介绍了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的目的、主要内容、试验准则、测试方法、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评价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基于“温度对口,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设计了新型的三级恒温沼气热电联供系统。本文根据兰州地区实际情况,设计了日发电量为960kwh的三级恒温沼气热电联供系统,并从理论上对本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年节约标准煤约125吨,能源利用效率85.67%,系统火用利用效率47.26%,系统投资回报期2.5年。  相似文献   

13.
基于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微致动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Terfenol-D作为微致动器主要材料,采用弹簧对GMM棒施加一定的预压力以获得较大的磁致伸缩应变,采用偏置磁场消除GMM棒的倍频现象并使之工作在线性段,对磁路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针对电磁线圈工作发热及涡流损耗引起的GMM棒温升,采取了强制水冷方法并专门设计了一个恒温冷却系统用以消除材料的热变形对致动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倪涛 《湖南农机》2011,(11):107-108
本文旨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恒温模糊控制系统,采用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水温,温度值通过三乘三键盘进行设定,比较温度设定值与检测值,输入信号为加热时间和温度偏差值,输出量为不同温度调节器的工作状态,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实现水温恒温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采用半干法净化工艺进行垃圾焚烧,设计了一套基于PLC控制垃圾焚烧布袋除尘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解决预加热控制实现烟气的恒温(130℃)控制,清灰过程控制实现清灰系统的投运、定时清灰。采用WinCC组态软件与下位机结合控制实现对整个系统设备的实时远程监控,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基于DOE的电磁吸盘设计方法研究及DOE技术的原理,重点研究了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得到了相应的试验结果。通过对电磁吸盘试验进行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得到了相应的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17.
红外玉米穗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红外辐射干燥条件下收获期玉米穗干燥的水分迁移规律,利用自制红外玉米穗干燥试验台对玉米穗进行了恒温和变温干燥试验,探讨了多种温度条件下玉米穗的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对干燥后玉米穗外观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干燥温度、干燥用时和辐射距离是影响玉米穗干燥效率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当恒温干燥玉米穗的干燥温度为58℃、辐射距离为150mm时,干燥速率达2.25%/h,且玉米籽粒的外观品质最好;变温干燥玉米穗时,较佳的干燥温度范围为55~65℃,且采用逐渐升温干燥时的干燥品质较好。本研究为研制红外辐射玉米穗干燥机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稻种催芽的主要方式及原理,探讨智能化恒温有氧浸催一体化生产线及小型恒温催芽机械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在辽宁地区的应用推广情况,为提高辽宁地区的水稻大棚育秧质量及选择适用机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倪越  丁文捷 《农业工程》2017,7(6):63-66
针对宁夏气温及出租车用气的需求,利用产气-产热-恒温-产气过程模型,设计了沼气发酵罐恒温系统。秸秆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加压成天然气用于出租车用气,取部分沼气燃烧生成热量用于预热发酵料液,减少循环水管道散热损失、发酵罐散热损失。并和国内外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常用的热水循环加热法作对比。结果表明:沼气发酵罐恒温系统(罐外预热发酵料液的方法),减少沼气及其他能源的使用,所需的沼气用量是总产气量的15.3%。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热泵梯度变温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升温、降温、恒温3种干燥曲线对罗非鱼进行梯度变温干燥试验,在全程能耗基本一致的情况下,3种干燥方法的降水幅度及降水速率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推荐较优的热泵干燥罗非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