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至产量的重要因素,试验通过对碱地风毛菊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CO3进行胁迫,Na+浓度为0(CK),60,120,180,240,300,360 mmol/L,测定其丙二醛、PM-ATPase活性及5'-AMPase活性,以探讨盐胁迫对其膜系统的影响及其苗期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丙二醛含量增大,Na2CO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和叶片中MDA含量在Na+浓度为36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2.15和1.94倍;在NaCl胁迫下,碱地风毛菊叶片中MDA含量最大为对照的1.22倍.同一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中PM-ATPase活性和5’-AMPase活性显著高于叶片(P<0.05),碱地风毛菊根系中PM-ATPase活性最大为56.29μg磷酸/(mg蛋白·h),而5'-AMPase活性最大为53.91 μg磷酸/(mg蛋白·h).2种盐胁迫下PM-ATPase和5’-AMPase活性差异显著.总之,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比叶片受到的损害小,碱地风毛菊更耐NaCl胁迫.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浓度NaCl对碱地风毛菊苗期进行胁迫,测定碱地风毛菊叶片和根系中Na+、K+含量,以探讨NaCl胁迫对碱地风毛菊中Na+、K+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胁迫,碱地风毛菊叶片Na+、K+含量高于根系;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碱地风毛菊根系和叶片的Na+含量显著增加,当NaCl浓度低于300 mmol/L时,碱...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为试验材料,在苗期以溶度为0、60、120、180、240、300和360 mmol/L的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处理,对叶片和根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耐盐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探讨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mmol/L的盐浓度胁迫时碱地风毛菊苗期的渗透调节能力最强,碱地风毛菊对NaCl的适应能力大于Na2SO4,根系的耐盐能力大于叶片。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以NaHCO3进行胁迫,浓度为0(CK)、30mmol/L、60mmol/L、90mmol/L、120mmol/L、150mmol/L、180mmol/L,通过对其氮代谢关键指标的研究,以探讨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中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碱地风毛菊中NR活性下降,叶片中NO3-N含量下降,根系中NO3-N含量增加,碱地风毛菊对NO3-N的利用能力下降;碱地风毛菊中GS活性上升,碱地风毛菊生长氮素来源以氨态氮为主要供应形式。  相似文献   

5.
NaHCO3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氮代谢关键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以NaHCO3进行胁迫,浓度为0(CK)、30mmol/L、60mmol/L、90mmol/L、120mmol/L、150mmol/L、180mmol/L,通过对其氮代谢关键指标的研究,以探讨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中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碱地风毛菊中NR活性下降,叶片中NO3-N含量下降,根系中NO3-N含量增加,碱地风毛菊对NO3-N的利用能力下降;碱地风毛菊中GS活性上升,碱地风毛菊生长氮素来源以氨态氮为主要供应形式。  相似文献   

6.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了土壤、牧草低磷情况下,可影响奶牛血清磷含量。血清磷含量可影响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血清磷含量减少会导致Na^+,K^+-ATPase活性降低,进而影响Ca^2+-ATPase活性和Mg^2+-ATPase活性。  相似文献   

7.
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浓度为0(CK)、60mmol/L、120mmol/L、180mmol/L、240mmol/L、300mmo1/L、360mmol/L,通过对其氮代谢关键指标的研究,探讨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叶片中硝态氮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根系中硝态氮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升高;NaCl胁迫下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Na2SO4胁迫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出现轻微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Na2CO3和NaHCO3对苗期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进行胁迫,探讨其苗期耐碱性及脯氨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NaHCO3和Na2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中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大值为对照的15.5倍;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受到抑制;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活性升高,最大为12.58 U/μg Protein;碱地风毛菊中脯氨酸合成途径以鸟氨酸(Orn)途径为主;NaHCO3胁迫下脯氨酸降解代谢旺盛,Na2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叶片中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下降,根系中ProDH活性增大,脯氨酸降解代谢旺盛.  相似文献   

9.
给大鼠口服甲状腺粉,每只8m g/d,连续30 d,大鼠出现甲亢体征,检测心肌微粒体Na+ 、K+ -ATPase,Ca2+ -ATPase 和Mg2+ -ATPase 活性。结果:甲状腺粉组以上各项指标分别为7.6±1.3 ,16.5±1.8和21.8±2.2μm olPi/gHb /h,均明显低于丹参酮ⅡA 磺酸钠组和对照组(P< 0.01);丹参酮ⅡA 磺酸钠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上述结果表明,甲状腺粉诱导甲亢过程中心肌微粒体ATPase 活性降低;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ATPase活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钴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本研究就CoCl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大麦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程度的加重,大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显著降低,芽与根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幼苗脱落酸(ABA)与丙二醛(MDA)大量积累,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加入0.1mmol/LCoCl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大麦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促进了芽与根的生长,抑制了幼苗ABA的积累,同时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MDA 的含量,且在较严重NaCl胁迫下作用更明显。CoCl提高了NaCl胁迫下幼苗(IAA+GA)/ABA 的值,减缓了活性氧(ROS)的积累与膜脂过氧化进程,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麦幼苗对NaCl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碱地风毛菊苗期以Na2CO3进行胁迫处理,浓度为0、30、60、90、120、150和180 mmol/L,测定了盐胁迫下叶片和根系氮代谢过程的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硝态氮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等指标。结果表明:在Na2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120 mmol/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6.76和6.75 mg/g.FW,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随Na2CO3浓度增大,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根系的先下降后升高,根系硝态氮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根系的呈上升趋势,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研究了大肠杆菌仙毒素对山羊红细胞膜损伤的膜泵分子活性的变化及654-2(山莨菪碱)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ET处理组在1h,3h红细胞膜Na^+-K^+ATPase(腺苷三磷酸酶,简称ATP酶),Ca^2+,Mg^2+-ATPas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5h有下降趋势并一直持续到9h。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浓度为0(CK)、60,120,180,240,300和360mmol/L,测定其根冠比、相对生长率、根长及株高,以确定其耐盐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根冠比和根长均大于对照组,相对生长率和株高均小于对照组;2种盐的相同浓度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NaCl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相对生长率要显著高于Na2SO4胁迫下的相对生长率。  相似文献   

14.
NaCl处理对梭梭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年生梭梭幼株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100,200,400 mmol/L)NaCl处理对梭梭生长状况及同化枝过氧化氢(H)、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水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处理(50mmol/L)对梭梭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梭梭株高和基茎粗在400 mmol/L NaCl处理下较对照显著减少,冠幅面积和同化枝、茎干重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 时较对照开始显著减少,根干重在NaCl浓度为≥100mmol/L时较对照呈显著减少趋势。因此,NaCl胁迫对梭梭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冠幅面积,同化枝和茎干重大于对株高和基茎粗。根冠比在NaCl浓度≥100 mmol/L 时较对照显著减少。H 和MDA 含量在高浓度NaCl处理下较对照出现积累现象。低浓度NaCl处理下(≤100mmol/L),梭梭同化枝SOD、POD、CAT 和APX 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它们协调一致的共同作用,有效地清除植物体内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高浓度的NaCl处理下(≥200mmol/L),CAT 和POD 活性较对照开始降低,抗氧化酶系统对ROS的清除效率减弱。梭梭同化枝水势随NaCl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增加较对照先上升后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设6个浓度和1个对照,测定其脯氨酸含量及δ-氨基转移酶、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和脯氨酸脱氢酶活性,以探讨其苗期耐盐性及脯氨酸代谢途径,并为盐碱地植被恢复与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NaCl和Na2SO4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脯氨酸含量随NaCl和Na2SO4胁迫浓度增加而增高,在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脯氨酸合成途径以鸟氨酸途径为主;且在300mmol·L-1的盐浓度胁迫下碱地风毛菊苗期的脯氨酸代谢最为旺盛,其对NaCl胁迫的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变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日益加重,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高羊茅是重要草坪绿化植物,如何提高其耐盐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评价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l,AM)真菌改善高羊茅耐盐性的效应,探索AM真菌增强高羊茅耐盐性的作用机制。在盆栽条件下,对高羊茅接种摩西球囊霉并用不同浓度NaCl(0%,0.8%,1.2% 和1.6%)溶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能增加高羊茅叶片抗氧化酶(SOD、POD 和CAT)活性和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矿质元素(N、P、S、Zn、K、Ca和Mg)含量、K/Na、Mg/Na、Ca/Na和植物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IPA)、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含量;降低丙二醛(MDA)、Na、Cl含量和膜透性。认为AM真菌能通过增强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反应,降低氧化胁迫造成的伤害,减缓Na 和Cl 毒害,改善养分的吸收,强化渗透调节作用,维持激素平衡等来提高其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野大麦种子萌发条件及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余玲  王彦荣 《草业学报》1999,8(1):50-57
对野大麦种子在不同温度和预处理萌发条件以及在盐(NaCl和Na2SO4)和干旱(聚乙二醇,分子量6000)胁迫下萌发能力的研究表明,野大麦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是15/25℃变温,破除休眠的最佳方法是预先冷冻,野大麦种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对2种盐的耐盐顺序为NaCl〉Na2SO4;种子萌发期耐盐临界值为-1.34MPa(NaCl)和-1.13MPa(Na2SO4)高渗透性盐胁迫(≥-0.5MPa)下,胚  相似文献   

18.
信号分子H2O2 调节抗氧化系统提高高羊茅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10mmol/L 的H 对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外源低浓度H对高羊茅叶片中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其对高羊茅抗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 可能作为信号分子预先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变抗氧化剂的浓度,从而减轻随后发生的热胁迫对草坪草造成的氧化伤害;在胁迫过程中POD 和CAT 活性在H 预处理后增加不显著,热胁迫本身增加了POD 的活性,但是降低了CAT 活性,POD 对于提高高羊茅的耐热性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外源H 显著影响了高羊茅叶片中的AsA-GSH 循环,其中处理植株中的APX、GPX 和GR 的活性在热胁迫过程中增加20% ~110%,GSH/GSSG 下降了80%,与高羊茅抗热性的提高密切相关。可见信号分子H2O2 可以通过调控高羊茅的抗氧化系统提高其抗热性。  相似文献   

19.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盐浓度胁迫下幼苗根、茎和叶中Na 、K 、Ca2 和Mg2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分配与运输规律。结果表明,苏牧2号和N51植株各部分Na+ 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 、Ca2 、Mg2 含量和K/Na 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号根中Na 含量显著高于N51。4~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 号茎中Na 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N51,叶中Na 含量苏牧2号均低于N51,但不同胁迫时间下差异不尽相同;苏牧2号根、茎中K 含量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号和N51 叶中K 含量高低则不尽相同;苏牧2 号叶中K/Na 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 号的S/Na+ (茎/根)除4g/L 处理后第7天苏牧2号低于N51外,苏牧2号均高于N51,是其运输系数的1.02~2.19倍。表明苏牧2号的S/Na+(茎/根)高,使得根系能截留更多的Na和向茎选择性运输更多的K,提高茎中K/Na,同时其叶片中保持了高K/Na,从而减小植株受盐害程度,是苏牧2号耐盐性比N51 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时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 苗期分别以NaHCO3,和Na2CO3进行胁迫,浓度为0(CK)、30mmol/L、60mmol/L、90mmol/L、120mmol/L、150mmol/L、180mmol/L,测定其根冠比、相对生长率、根长、株高及存活率,以确定其耐盐生长特性.结果表明:Na2CO3胁迫对碱地风毛菊造成的伤害大于NaHCO3;随碱浓度的增加,根冠比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根长、株高及相时生长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NaH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能够完全存活,而Na2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存活率随碱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