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5日,第45个世界环境日。这一天,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暨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有19个先进集体获得了中国生态文明奖。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是我国高校中唯一的获奖单位。这个奖项是去年设立的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方面的政府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对生态文明创建实践、宣传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是我国重要的林业教学、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6月5日,第45个世界环境日。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暨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在京隆重召开。全国有19个先进集体获得了中国生态文明奖。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是我国高校中惟一的获奖单位。这个奖项是去年设立的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方面的政府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对生态文明创建实践、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  相似文献   

3.
9月24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首次公布了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这是我国第一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确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铁铮 《中国林业》2009,(20):24-25
9月24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首次公布了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这是我国第一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确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8月29日,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召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分享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解读。研讨会由亚太森林组织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举办,来自柬埔寨、尼泊尔、缅甸、泰国的官员、学者与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赤峰市林业局的代表共同分享交流各地、各经济体在林业生态领域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12日,北京林业大学联合30余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单位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等。据悉,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着力服务国  相似文献   

7.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民健康优先,建设"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实现全民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高等林业院校应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把握机遇,找准全民健康与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点,利用自身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优势,投身大健康产业,从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生活生产环境建设、健康森林食品和药品供给、森林康养等方面向学校所在地区乃至全国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同时,以服务社会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作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健康环境的建设者、健康生活的倡导者、健康产业的直接参与者。为此,北京林业大学通过知识传播和专家服务2种形式,切实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在知识传播方面,主要以"学院路共同体"为依托,开设与健康相关的生物、食品及生态环境类课程;响应北京市教委的要求,承担北京市中学生课外实践项目,传播食品安全健康理念;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和职业技能培训。在专家服务方面,通过为北京市"播草盖沙"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提供咨询服务以及为首都"增彩延绿"科技示范工程和"圃林一体化"及林木种苗产业提升科技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参与首都健康环境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平台、以健康产品和服务为"抓手"推动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北京林业大学设立中国首个生态与健康研究院为契机夯实森林康养的基础,积极发展林业大健康产业;以及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服务社会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作为北京林业大学重要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同时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开展主体旅游、建立植物"二维码身份系统"、开展植物专题科普、建立林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经营机制、开放性实习课程和科研基地等途径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专门的科普教育经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以及生态文化建设及科普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了通过申请专项经费、组建专业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力度等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普教育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林业研究》2006,19(2):38-38
中国北京2006年8月8~10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和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实验站主办,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国际林业研究中心、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奥卡诺根分校、中国林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和世界自然基金协办的“变化环境中的森林与水”国际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8~1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国际会议的目的是为世界各国从事生态水文学、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学、集水区管理及全球变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知识和研究成果的机会,发展集水区研…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日前通报了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陶德田表示,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新年第一天,广西第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关注方向的社会艺术组织——桂林生态诗书画摄影研究院在桂林成立。来自桂林12县5城区文联、诗词文学书画摄影艺术家、爱好者等10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据了解,桂林生态诗书画摄影研究院是广西目前第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普及和生态文化培育传播为主要关注方向的纯公益社会组织。该研究院依托花坪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协助桂林市林业、环境保护以及桂林市12县、5城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立足举世闻名的漓江,为大桂林和漓江生态态环境保护、生态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京2006年8月8~10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和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实验站主办,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国际林业研究中心、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奥卡诺根分校、中国林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和世界自然基金协办的“变化环境中的森林与水”国际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8~1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世界各国从事研究生态水文学、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学、集水区管理及全球变化等领域的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知识和研究成果的机会,发…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11日,首届生态文化北京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报告厅举办。本届论坛经市委宣传部和中国贸促会北京分会批准,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主论坛之一。论坛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生态文化协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协办,论坛主题为"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美丽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生态文化协会名誉会长赵文芝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了弘扬生态文化对创建绿色大学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弘扬生态文化的基本做法,系统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弘扬生态文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5.
3月2日,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暨《森林`环境与管理》丛书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和中国林学会支持,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协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出席了研讨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8日下午,大型电视访谈节目"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中江篇)拉开帷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晓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教授黎祖交,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撑,而青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充分重视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姜恩来的这一观点,在不久前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生态教育论坛上引起了共鸣。日前,笔者就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对姜恩来副校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充分发挥园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联合优势,在广东省科技厅的认可与支持下,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园林企业,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农科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些美国生态领域专家对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世园会)给予高度评价和期待,认为北京世园会有助于展示中国园艺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为其他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经验。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博士指出,北京世园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追求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成就,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诸多成就的一部分。他说:"我相信,此次博览会将会在生态农业、园林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非凡。"十三五"期间,全国林草系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主动作为,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草原防灭火、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上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新进步,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全国两会中,来自林草系统的代表委员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代表委员共同发出了"两会上的林草之声"。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多方出击,积极联络采访这些代表委员,将他们就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呈现给广大读者。"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在全体林草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