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一类人兽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某些养鹿场中时有发生。大多数鹿感染布氏杆菌病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很难通过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  相似文献   

2.
布氏杆菌病的研究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阐述了布氏杆菌病的生理特点、症状、致病因子、传播途径,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燕 《农业与技术》2014,(3):6+9-6,9
布氏杆菌病是世界范围的人兽共患病,在内蒙古农村地区更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布氏杆菌属布氏杆菌科,是小的、需氧的、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包含10种类型。其中羊、牛和猪3种布氏杆菌在动物中即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主要引起天然宿主山羊、绵羊牛、牛和猪的流产和不育。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动物和或是它们的分泌物、奶和奶产品而感染。本文就内蒙古地区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鉴定及致病机理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对新疆某地区2009—2014年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疫情流行原因及风险,针对风险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牛布氏杆菌病以前主要发生在牧区,现在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该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牛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只有掌握其病原、病理和传播特点,才能作出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积极防范和治疗。布氏杆菌病不仅使牛等畜群感染受害,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预防工作已成为布氏杆菌病防治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6.
动物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动物布氏杆菌病流行范围广,遍布世界各地。动物布氏杆菌病曾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内蒙古等畜牧业发达的牧区一度流行。因此,吉林省长岭县动物检疫站,对动物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视。本文将针对动物布氏杆菌病及其防治技术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奶牛是布氏杆菌病最易感动物,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人畜感染布氏杆菌的阳性病例明显增加,严重威胁着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并危害人类健康。晋北地区是山西省奶牛养殖密集区域,研究开展了晋北地区奶牛布氏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确诊阳性率达到13.79%,远高于全国布氏杆菌感染阳性率(3.57%)。因此,加强对晋北区域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某鹿场天山马鹿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该鹿场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鹿场无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9.
刘先萍 《新农业》2023,(20):50-51
<正>牛羊布氏杆菌病是牛羊常见疾病,其能直接影响母畜繁育,降低幼畜存活率,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解该病的诊断技术要点,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实现对该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对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牛羊布氏杆菌病常见症状牛羊布氏杆菌病属于隐性感染疾病,其主要表现症状为流产。怀孕三个月左右的牛羊若患有布氏杆菌病,则极有可能出现流产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近几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都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养殖户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引进、频繁调运和扩大养殖数量,但缺乏布氏杆菌病的防护知识和环境消毒意识,引起布氏杆菌病的大面积传播。因此,做好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牛、羊及人均易感此病。在家畜中,牛、羊最常发生,并由它们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患  相似文献   

1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非常广泛,有不少人也同时感染上了布氏杆菌病。因此,该病已经给奶牛养殖业和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重要疾病,不同种属的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羊种的布氏杆菌对人的危害最大。羊围产期是携带和传播布氏杆菌的高危时期,如果对该时期的羊进行高床管理,通过异位发酵床对粪尿进行全量收集,对配套环境彻底进行消杀,阻止布氏杆菌对水、土的污染,垫料密封运输收集后实施有氧发酵,利用产生的生物热杀灭隐藏的布氏杆菌;配合产羔时胎衣、恶露全量无害化收集,随同产房污染物一起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产房环境进行彻底消杀,即可实现布氏杆菌零排放。抓住羊围产期管理这一防控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期,羊间布氏杆菌病防控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净化布氏杆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养殖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在全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被国家列为二类重大动物疫病。更为重要的是布氏杆菌临床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因此,寻求布氏杆菌病快速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布氏杆菌病的现代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刘磊  刘晶芝  赵宝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39-614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人畜共患慢性细菌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布氏杆菌可感染人类、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与病理损伤,如发热、流产与不育、慢性关节炎及神经损害等,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许多国家,布氏杆菌对反刍动物和猪的感染都很严重,由于部分野生动物也感染了布氏杆菌,将对人和家畜构成一种潜在的危害。对布氏杆菌病的危害、检测、治疗等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引发子宫、腹膜、关节和睾丸等炎症,临床上以母牛流产和不孕症为主。病畜可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布氏杆菌病影响奶业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控制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应采取布病疫苗接种与检疫净化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控制和消灭牛布氏杆菌病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养殖是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采取舍饲和适当放牧的养殖方式.通过加快牲畜生长速度和提高群体产量而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产、高效的养殖方式。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在集约化养殖中因采用种公羊集中饲养管理、舍饲和适当放牧的养殖方式、引进优质种公羊等方式方法使得对布氏杆菌病的防治要求更为严格,同时要求牧户和动物防疫员存饲养管理中提高对布氏杆菌病的认知程度,避免威胁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性。近几年,随着畜禽和农畜产品的大量流通,畜禽疫病感染机会不断增加,为了及时全面掌握威宁县牛羊布氏杆菌病流行动态,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县兽医实验室2012—2014年在全县35个乡镇开展牛羊布氏杆菌病调查,对3644份牛羊血清样本进行了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8.
布氏杆菌病(布病)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严重地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人感染布氏杆菌后,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而且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在布氏杆菌流行的国家,消除布病一直是公共健康计划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根据宿主差异、生化反应特点及菌体表面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9.
1.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特点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牛及其皮毛、乳汁、尿液和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 2.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症状 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当奶牛感染此病后,主要症状以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具体可引发子宫、腹膜、关节、睾丸、淋巴结等炎症,最显著的症状则是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或不孕症,有些奶牛还会从阴道流出恶臭的分泌物.人若患此病,其免疫力降低,并且感染者会逐渐增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正>前言:奶牛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奶牛饲养期间,由于工作人员的监管和防治措施不及时或者不到位,导致奶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目前,布氏杆菌病已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胎膜、睾丸、子宫、关节等各处发炎,由于生殖器官受到感染,很容易导致奶牛的不育、流产等症状发生。这对奶牛饲养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奶牛布氏杆菌病可通过病牛传染人类,也直接危害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