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甘薯"两段法"种苗繁育技术包括第一阶段育苗(冬季繁殖育苗)、第二阶段育苗(春季繁殖育苗)等内容。2013-2017年,通过大量试验示范证明甘薯标准苗产量第一阶段育苗为500万株/hm2,第二阶段育苗为150万株/hm2。育苗、扦插、上市时间较常规种植提早30 d以上,节省种薯2/3,种薯苗床育苗面积的扩繁比例达1 500倍以上;叶菜类型甘薯和鲜食类型甘薯生产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早育苗、早扦插、早上市销售;发展淀粉加工类型甘薯春季栽培,与夏、秋季栽培比较,单产增加15 t/hm2以上。示范区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8 200 hm2,示范区鲜薯平均增产24.65 t/hm2,农民增收1.23亿元。  相似文献   

2.
薯类加工与营养专题导读:中国薯类加工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薯类作物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元素等成分,在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薯类加工业的发展在促进中国农业的持续增效、农民的持续增收、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中国薯类种植面积约为1 100万hm2,总产量达1.64亿t。目前,中国薯类(甘薯、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其加工比例相对较低,加工产业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马铃薯为例,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工技术比较先进,马铃薯的加工比例高达80%,其相关食品随处可见,主要有马铃薯条、马铃薯泥、脱水马铃薯片(泥、条)、马铃薯全粉等,各种马铃薯食品的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也十分成熟。中国马铃薯加工的主要产品有淀粉、变性淀粉、全粉、速冻薯条、各类薯片及粉丝、粉条、粉皮等产品。据统计,2014年,中国马铃薯加工业消耗马铃薯约1 000万t(约占马铃薯总产量的10%),其中马铃薯淀粉43.4万t、冷冻薯条28.3万t、薯片45万t、全粉25万t、变性淀粉25万t、粉丝粉条等28万t,以及马铃薯方便菜肴食品、马铃薯泥等方便食品10万t,说明中国马铃薯产品已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加工比例整体仍偏低。     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薯类淀粉行业普遍存在能耗高、淀粉提取率低、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以甘薯淀粉加工能耗为例,中国甘薯淀粉加工设备大多是在仿造国外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基础上制造的,平均淀粉提取率低于85%。中国每年因生产马铃薯和甘薯淀粉而排放的废液约1 650万t,薯渣约550万t,薯皮约110万t,肆意丢弃后造成环境污染;而薯浆中的蛋白、多酚和β-淀粉酶等成分及薯渣中的膳食纤维和果胶等有益副产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在薯类全粉加工、生物乙醇发酵以及薯类功效成分等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目前加工和销售的薯类产品主要以淀粉和薯条等休闲食品为主,并未将薯类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充分利用,对薯类中的功效成分缺乏深入挖掘,缺少适合中国大众普遍消费的馒头、面条等传统主食类的加工产品。因此,在设备的研发和改进上,需重视和借鉴发达国家薯类淀粉及薯类全粉等产品的研发经验,对现有技术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中国甘薯淀粉及薯类全粉加工技术和装备的水平。重点针对薯类加工废弃物(薯浆、薯渣、薯皮)以及薯类茎叶的资源化利用展开研究,开拓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途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强化薯类功效成分及新型薯类加工制品的研发。如紫心甘薯和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较高,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作用,但不同加工处理方式(蒸、煮、烤、炸、微波、超声波等)、环境条件(pH、温度)及提取方法都会影响花青素的提取率、结构组成及功能特性,因此有待在提取技术上加强研发。橙色甘薯中的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可用于生产甘薯面包和馒头作为缺乏VA人群的重要膳食补充。此外,以甘薯、马铃薯为原料直接生产乙醇及其他发酵饮料,也将成为开发新型生物能源及新型薯类加工制品的重要研究方向。      2015年,中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2016年,中央又将“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列入中央1号文件,为薯类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中国科研人员在薯类品种选育、原料生产、产品加工、营养评价等方面已取得一批科研成果。研发含薯类成分的馒头、面条、米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食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消费,可以丰富中国居民的营养膳食,有力促进中国薯类产品的消费,大幅提高薯类主食产品消费的比重,推动马铃薯和甘薯从杂粮副食转变为与三大主粮协调发展的第四大主粮。     本专题将从薯类蛋白提取、薯渣发酵技术、甘薯营养成分鉴定等方面展开评述,旨在为薯类产品加工、新型生物能源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0年,广东甘薯种植面积、产量平稳发展.甘薯种植面积32.78万hm2,甘薯干总产量162.43万t;甘薯出口大幅增长,甘薯产品出口量为9.02万t,同比增长41.8%.出口金额为9 485万美元,同比增长72.2%;甘薯消费结构出现调整,甘薯加工的比例上升,甘薯消费需求旺盛,年食用消费有约5万t的缺口:甘薯产业科技研究有新方向,甘薯产业科技支撑体系逐步完善,甘薯产业及关联产业科技发展有新需求: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甘薯产业的发展,广东应科学规划甘薯产业的区域布局,加大对甘薯科研投入,大力培育甘薯龙头企业,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强化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靳艳玲  赵海  曾凡逵 《农学学报》2021,11(11):98-103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甘薯生产国,目前甘薯主要加工利用方式为生产淀粉及淀粉制品,但加工过程中伴随淀粉同时产生大量副产物——甘薯渣,因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导致了农村面源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甘薯淀粉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甘薯渣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本文以其基本成分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近年来针对甘薯渣中淀粉、纤维、果胶、蛋白质以及全原料开展高值化利用的技术要点、主要产品及应用效果等,并提出了避免二次污染、开展全组分生物炼制、重视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着力攻关鲜甘薯渣配套利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伟  邓虹 《农业科技通讯》2009,(10):102-103
以往多作为灾年口粮的甘薯,近年来已逐步转化成工业原料和饲用作物,特别是用于加工淀粉、燃料乙醇和轻工业产品的高淀粉甘薯的市场需求量大增,栽培高淀粉甘薯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改变四川丘陵旱区套作甘薯低产现状,提高种植效益,于2007年-2008年两年在麦、  相似文献   

6.
正1柬埔寨农业市场近况1.1中国依然是柬埔寨大米最大的单一国家出口市场2020年,柬埔寨水稻种植面积为333万hm~2,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7.2万hm~2。柬埔寨约有34%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2019年,柬埔寨农产品生产量达2 100万t,其中,水稻产量为1 088万t;柬埔寨农产品出口总量约700万t,出口额约30亿美元。大米是柬埔寨主要出口农产品,2019年大米出口量约62万t,出口总值约5亿美元。其  相似文献   

7.
介绍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渝薯1号"选育过程和在推广示范中的表现,以期为推广与种植提供参考.在2012-2013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1号"淀粉产量为7.23 t/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32.90%,淀粉百分比为26.24%.在2014-2015年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渝薯1号"淀粉产量为7.15 t/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21.70%,淀粉百分比为25.64%.该品种萌芽性一般,大中薯率70%以上,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和蔓割病.  相似文献   

8.
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是中国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的高淀粉甘薯育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六五",此后,各育种单位育成了一系列优良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为了使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更上一个台阶,本文通过对中国淀粉甘薯品种选育历程的回顾,阐述了不同时期淀粉型甘薯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品种审定(鉴定)标准,论述了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的育种方法,总结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成就,着重分析了2003-2016年淀粉型甘薯育种进展,探讨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优化中国甘薯出口结构,提高中国甘薯出口贸易竞争力。【方法】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及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2010—2017年中国甘薯生产及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甘薯进出口贸易趋势及结构。【结果】研究发现:中国甘薯生产规模在经历下降和波动中趋于稳定;出口规模近两年呈明显回升态势;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和世界甘薯出口中的地位逐年增加;出口的区域结构以亚洲的日本、欧洲的德国和荷兰、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为主;出口市场集中度明显上升。证明中国甘薯出口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需求仍有差距、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对甘薯出口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结论】为提升中国甘薯出口竞争力,建议:以需求导向优化生产加工结构并提升产品质量和丰富产品种类;动态优化出口市场结构,适当多样化地开拓新市场以分散风险;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合理利用WTO的政策优化配置国内外要素资源,降低贸易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0.
据农产品市场预警课题组分析预测: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份,我国出口食糖11.5万t,同比增长2.1倍:进口72.4万t,同比下降13.2%。1-7月进口食糖占今年关税配额的37.2%。从进出口国别和地区看,1-7月食糖主要出口到巴基斯坦(4.06万t)、香港(2.03万t)、蒙古(1.17 万t)、新加坡(0.98万t)和印度(0.90万t);进口主要来自古巴(31.8万t)、澳大利亚(12.3万t)、危地马拉(11.1万t)和韩国(6.95万t)。从进出口省份看,出口省(区)主要有广东  相似文献   

11.
<正>据AEBE分析,厄瓜多尔的香蕉出口商协会出口至中国的香蕉数量猛涨。该国平均每星期出口21.7万箱香蕉,截止2014年6月,共出口412万箱,约7万t;而2013年共出口约2万t。影响中国市场增长的几个因素有政治和气候等。菲律宾与中国在中国南海的领土纠纷,导致2国之间贸易壁垒产生。气候因素在影响菲律宾和中国国内的香蕉生产中扮演着主要角色。2国香蕉产量的下降,增加  相似文献   

12.
1美国农业近况1.1美国与欧盟是乌拉圭柑橘主要出口市场截至2019年底,美国和欧盟是乌拉圭柑橘主要出口市场。这2个地区乌拉圭柑橘进口量占乌拉圭柑橘总进口量的38%和30%。乌拉圭还向巴西出口柑橘,出口量约为7 000 t。向俄罗斯出口柑橘总量为1 900 t。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口柑橘总量为1 800 t。欧盟进口乌拉圭柑橘总量为2.7万t,比2018年上涨11%,但是出口额下降3%,总计1 350万美元。美国是乌拉圭柑橘主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2006-2007年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渝苏8号’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达36.22t/hm~2,10.48t/hm~2和6.86t/hm~2,比对照品种‘南薯88’分别增产10.81%,14.81%和16.88%.该品种萌芽性中上,大中薯率为85.60%,薯块烘干率为29.19%,淀粉含量为19.05%,中抗黑斑病,适宜长江流域薯区推广种植,但应注意预防茎线虫病.  相似文献   

14.
吕玲玲 《世界农业》2006,(10):29-32
一、中越热带作物贸易现状近年来,中国对越南农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势头,年出口额从1998年的5000多万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2亿多美元,出口产品主要是种子、蔬菜、花卉、水果、玉米、烟叶等。越南几乎全部的杂交水稻种子和杂交玉米种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每年约进口1万 ̄1.5万t杂交水稻种子、1000t左右的杂交玉米种子。越南农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也在扩大。1999年越南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近2亿美元,2001年已增加到近3亿美元,占到越南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21%。越南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主要是大米、橡胶、咖啡、茶叶、胡椒、蔬菜和热带水果等,其中向中国…  相似文献   

15.
<正>优良品种是甘薯生产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因素,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各地应根据甘薯的生产用途、病害发生情况、土壤肥力水平等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品种。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主要用于甘薯淀粉制品、乳酸、柠檬酸、乙醇等食品和工业加工,其特点是淀粉含量、产量均较高。国家对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的鉴定标准为淀粉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8%以上,60%以上试点淀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木质燃料颗粒制品两个主要产区在北美大陆,美国南部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出口继续增长,2季度的出口新记录为76万t。  相似文献   

17.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透露,2011年8月份,越南木薯制品出口量达16万t,创汇6000万美元。由此,越南2011年头8个月的木薯出口量达190万t,创汇6.74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加了47.5%和90.4%。中国仍是越南最大的木薯出口市场,对华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近96%。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农村仅售每千克0.6元的马铃薯,到了泰国市场上能卖到每千克5元人民币。一些实地考察过东南亚市场的专家认为,中国马铃薯出口东盟市场前景看好。虽然马铃薯在东南亚不少国家受到欢迎,但由于马铃薯是冷凉作物,受气候制约,东盟大部分国家无法种植。东盟国家对新鲜马铃薯的年需求量在30万吨以上,以前他们主要从美国和欧洲进口,近年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薯和种薯每年约7.5万吨,其中云南所占份额最大。目前东南亚市场的马铃薯进口额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除鲜薯外,东南亚市场对马铃薯淀粉、薯片、薯条以及冷冻薯制品的需求量也很大。据昆明海关…  相似文献   

19.
甘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种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和最重要的甘薯贸易国之一。从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分析了中国甘薯的生产现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甘薯进出口贸易格局演变,发现出口贸易相较于进口更加活跃。基于1995—2016年中国对14个国家(地区)甘薯出口贸易情况,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甘薯出口的关键因素,测算主要出口目的市场的贸易潜力,以期改善中国甘薯出口现状,促进中国甘薯出口贸易乃至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透露,今年11月份,越南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约达24亿美元,将2012年前11个月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提升至250亿美元,同比增长9.9%。在主要农产品名单中,咖啡、木薯和木薯制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具体是,今年前11个月,咖啡出口总量达156万t,出口金额达33.3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42%和37.4%。关于木薯和木薯制品,今年前11个月出口总量达380万t,出口金额达12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6%和36.8%。大多数越南木薯进口大国的进口量猛增,对中国市场的木薯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